第二百五十九章 乖(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这种情况下,楚国君位的继承只能由现任楚王做决定,或许楚国确立一位成年公子,比如拥有军权的公子围。还能有一番作为,但公子弃疾一直是现任楚王的防范对象。所以他最不可能接任兄长的个置一常言说:象以齿焚身。大象因为象牙的珍贵被猎人搜捕的无法存活,公子弃疾因为是君位继承的关注对象。他必然无法存活在这个世上,我看他死于非命的可能性非常大。
  赵武沉思片刻:你说的是:拥有足够的利益,却没有相应的武力保障,必将因为自己拥有的那份东西而命不保夕,,难怪周武王说:止戈为武
  古代的止是一个通假字,它其实是脚趾的趾。所以止戈为武本意并不是说:侵略者来了不许战斗,如果战斗了那就是破坏民族和谐,挑动民族对立情绪,是一种罪行,,它的本意说的是:国家站立的基础脚趾是足够的武力保障;人在世间,也如此
  放过了沉重的政治话题,赵武冲情意绵绵歌唱的楚姬使了个眼色。那眼色当中隐含的柔情,让军国主义国家的武士见了想呕吐。而赵武本人一点不自觉,他举起酒杯,表新年祝词:两年了,我们击穿了半个楚国,围堵在楚国国都之下庆贺新年。
  这样一来,我晋国的霸业终于稳固了。
  我猜想,楚国至少在一代人的时间内,不敢挑战我们晋国,不敢正眼迎接我们晋人的目光,我对这种结局非常满意。让我们为此庆贺吧,自晋文公以来,我晋国努力了二百年,终于彻底压服了楚国,楚国人服软了,爪,川只楚圭献上的大阿剑拿来,有人会弹剑而歌吗。且为我曲。
  春秋时的音乐就是金石音乐。在成语毛遂自荐当中,毛遂所擅长的就是弹着宝剑歌唱。这项技艺,几乎春秋战国时代的所有武士都很擅长,而军国主义国家的晋国武士也不例外。在战场之上,他们能用宝剑敲击着盾牌,一边整齐的向前推进,一边誓死如归的歌唱。
  赵武不擅长这点,不代表别人不擅长。他话了,相应者很踊跃。中行吴行政级别最高,他抢过了太阿宝剑,用手中的青铜筷子敲击着太阿剑,就在金顶亭上,用他那饱经征战而沙哑的歌声,放声歌唱。
  中行吴唱的是正乐,正乐在诗经当中属于雅部,所以后代人称之为雅乐这种乐曲曲调不慌不忙。几乎没有转折起伏,而在后来的历史当中,这种没有起伏与转折的中平之音称之为堂皇之声
  真实的历史上,中行吴在国内政治上并不出色,他的出名在于抵抗外部侵略。中行吴是戎秋的征服者。是他,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彻底灭了晋国周边的戎秋部族建立的各个小国,使得晋国北方彻底平静。
  就是这样一位杀场硬汉,用他网劲的声音,沙哑的唱着大雅之音。
  即使是唱歌,中行吴也显得一板一眼,他竭力将每个字唱得非常标准,音调高亢而嘹亮。
  伴随着中行吴的歌声,场中炎黄集团的北方将领齐声附和:
  江有记,之子归,不我以
  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
  不我与,其后也拜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
  不我过,其啸也歌。
  这江有记的小诗,说的是肢嫁婚中腾的情绪。大意是:
  江水分流又归回。你要出嫁做夫人,但你出嫁却不令我相陪。
  出嫁不令我相陪,其后你终究要自悔。
  江水之中有陆地,你要嫁做诸侯妻。不能使我相伴去。
  不能使我相伴去,其后亦当能安居。
  沱江终汇入长江。你将出嫁喜气扬,不使我伴在身旁。
  不使我伴在身旁,悔意现于啸歌上。
  腾嫁婚,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在春秋陪嫁制度当中,姊妹共嫁一夫的现象。春秋公羊传说,诸侯一娶九女,同姓二国往腾之,以侄姊从说的这是这种婚姻。其中,九是阳数,非实指,但言其多。
  此诗以一咋。腾的口气,以江有记起兴,反复申述:不让我陪嫁。你会后悔的。
  中行吴唱这歌,音调中充满着意犹未尽的意味,尤其是他是在赵武宠爱的楚姬,哀怨的吟唱情歌之后唱的这诗,似乎别有规劝的意味。
  然而,此诗并不是现代人理解的咒怨诗诗中其后也处一句。是说肢妾希望夫人在我不能伴随左右的时候,也能够安宁快乐。而不是幸灾乐祸甚至诅咒;其啸也歌是说腾妾似乎看到了夫人悔过之后舒畅愉快的情景,而不是颓废悲观。联妾的这一切想法和做法,都是一个目的,那就是:自己不违背礼义闹着要陪嫁,更不希望夫人违背礼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