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我有了新的战争目标(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韩起拱手询问:持牛耳者何人
  盟誓双方修建高台之后,要宰杀牲畜祭告苍天。监督双方盟誓的人要割下牛的耳朵,将牛耳握在手里。倾听双方宣读誓词,所以持牛耳者就是盟约监誓人。宋鲁为公爵,从宋鲁两国选拔持牛耳者,如何
  韩起想了想,论起与列国之间的交往,公卿之间相处的经验,韩起比赵武丰富,他建议;索国与楚国敌对情绪强烈。恐怕楚国不会同意宋国持牛耳。
  赵武一声冷笑:楚国不同意,又能怎样
  韩起呕了晒嘴:那不是又要起纷争了吗弄不好还要打一场。
  赵武微笑。叔向在一旁傲然插嘴:现在,想继续战斗下去的是我晋国。
  韩起摇头:不好,那不好。既然双方签订了盟约。就应该以和为贵,元帅请多想几个方案,若楚国不同意宋鲁持牛耳,我们再换一个一郑国如何
  赵武诧异的问:为什么是郑国,难道不能是鲁国
  韩起回答;楚国人一向骄傲。一向以力服人,所以看不起在齐国摧残下仅靠我晋国支持才芶延残喘的鲁国。而郑国就不同了,郑国毕竟跟楚国亲密,想当初我们三军疲楚。纯粹靠点数折腾的楚国无力相斗。这才获得了郑国的归附。楚国人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失去郑国却不怨恨郑国,因此提出郑国持牛耳。他们会同意的,毕竟郑国是春秋第一霸。
  赵武叹了口气,拱手拜别韩起:就按副帅的考虑吧。
  弗头,吃力的爬上战车。战车被他压得咯吱咯吱响,而后,韩起在战车上扭身挥手,带领大军南下了。
  宴着韩起远去的背影,赵武若有所思,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只怕队友是国足你踢不进别人球门不怕。就怕你往自家球门里踢球。
  旁边的人没人听懂赵武的意思。
  韩氏的席家臣田苏跑过来,一路招呼赵武进城休息,赵武招手让秦后子靠上战车,边走边问:您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秦后子恭敬的回答:我害怕被国君降罪,所以才来到这里,恐怕等国君死后才能回国。
  赵武又问:你们国君有道吗
  后子答:无道。
  赵武再问:那么秦会亡国吗
  后子答:不会。一代国君无道。国家没有什么危险;连续几代无道才会亡国。
  赵武问:你们国君会短命吗
  后牟答,会
  赵武问:要等多久
  后子答:国君无道,但我国庄稼却获得大丰收,这是上天在保结他啊。看情形,他应该还能活五年。
  赵武叹息:哎,早上的事情和晚上没关系朝不及夕,谁能去等上五年啊。
  后子回后告诉别人:赵武要死了。作为人民的主宰,却得过且讨地混日子,他还能活多久呢
  原本的时空中,秦后子的预言应验了:赵武死于这年冬天。
  但现在的时空中,赵武在入城后马上招来了叔向在张趟祈午,他的询问表示,当初他答复秦后子的评论,纯粹是在敷衍对方:秦后子说秦国国君还能活五年一按规矩,川目君去世了如果我们坏要攻击对方,那妾非常不礼兜心不丧伐国,不祥。况且,既然对方国君去世了,即使胜利也没人跟我们签协议,每人敢同意向我们交纳征税。那么我们动战争的目的就无法达到。
  所以,我们必须在五年之内,在秦君活着的时候,解决秦国一一咱们晋人向来小心眼,谁招惹了我们晋国。入侵我们,屠杀我们的庶民,谁来承担我们的报复,我不打算把这一后果让秦君的孩子承担,对此,诸位有什么好办法
  叔向一边思考,一边慢悠悠的回答:秦国与我晋国消息不通许多年了,虽然秦后子的到来,以及追随秦后子而来的那些秦国大夫。让我们开始清楚的了解秦国的动态。但我认为。即使我们先花一年去了解秦国,依旧不足。请执政给我一年时间,而后第二年整军备武,第三年年头,我们才可以出兵西进,或许能够报复秦国的两次入侵吧。
  为什么是第三年赵武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