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2)(2 / 2)
哲学也给予我们人生理想。某民族或某时代的哲学所给予的那种理想,有一部分必定仅只属于该民族或该时代的社会条件所形成的这种人生。但是必定也有一部分属于“人生一般”,所以不相对而有长远价值。这一点似可以儒家的理想人生的理论为例说明。照这个理论说,理想的人生是这样一种人生,虽然对宇宙有极高明的觉解,却仍然置身于人类的五种基本关系的界限之内。这些人伦的性质可以根据环境而变。但是这种理想本身并不变。所以,如果有人说,由于“五伦”中有些伦必须废除,因此儒家的人生理想也必须一道废除,这样说就不对了。又如果有人说,由于这种人生理想是可取的,因此全部“五伦”都必须照样保存,这样说也不对。必须进行逻辑分析,以便在哲学的历史中区别哪是不变的,哪是可变的,每个哲学各有不变的东西,一切哲学都有些共同的东西。为什么各个哲学虽不相同,却能互相比较,彼此翻译,原因就在此。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将来会变吗?这就是说,新的中国哲学将不再把自己限于“用直觉得到的概念”吗?肯定地说,它会变的,它没有任何理由不该变。事实上,它已经在变。关于这个变化,在本书末章我将要多说一些。
[1]filmer s.c.northrop,《东方直觉的哲学和西方科学的哲学互补的重点》(the complementary emphases of eastern intuition philosophy and western scientific philosophy),见《东方和西方的哲学》(philosophy,east and west),c.a.moore编,187页,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46年版。
[2]同上
[3]同上书,205页。
[4]同上
[5]filmer s.c.northrop,《东方直觉的哲学和西方科学的哲学互补的重点》(the complementary emphases of eastern intuition philosophy and western scientific philosophy),见《东方和西方的哲学》(philosophy,east and west),c.a.moore编,187页,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46年版。 ↑返回顶部↑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将来会变吗?这就是说,新的中国哲学将不再把自己限于“用直觉得到的概念”吗?肯定地说,它会变的,它没有任何理由不该变。事实上,它已经在变。关于这个变化,在本书末章我将要多说一些。
[1]filmer s.c.northrop,《东方直觉的哲学和西方科学的哲学互补的重点》(the complementary emphases of eastern intuition philosophy and western scientific philosophy),见《东方和西方的哲学》(philosophy,east and west),c.a.moore编,187页,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46年版。
[2]同上
[3]同上书,205页。
[4]同上
[5]filmer s.c.northrop,《东方直觉的哲学和西方科学的哲学互补的重点》(the complementary emphases of eastern intuition philosophy and western scientific philosophy),见《东方和西方的哲学》(philosophy,east and west),c.a.moore编,187页,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46年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