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九章大溃败之始(4 / 4)
说着,李四维接过缰绳,就往马背上爬,声音苦涩,“走,回去好好准备一下,后面的日子怕是难过得很了!”
世人都喜欢力挽狂澜的英雄故事,也渴望着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
可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最坏的结局一步步降临,却无能为力。
这才是现实!
这才是人生!
说史迪威将军和罗长官对于英缅盟军的情报深信不疑也好,说史迪威将军和罗长官对英缅盟军一味袒护也好,他们最终还是坚持分兵乔克巴当,去抵挡那三千根本就不存在的日寇,掩护英缅盟军继续撤退。
至此,缅北大溃败的悲剧已经拉开了帷幕,李四维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做些准备,尽力把兄弟们活着带回中国去。
李四维带着满心悲凉与无奈回到了驻地,强打起精神安排各部为即将到来的大撤退做着准备。
与此同时,缅甸战局开始急剧恶化。
四月二十日,第二百师前锋部队――摩托化步兵团赶到乔克巴当,一番搜索,只见大批英缅军在新编第三十八师的掩护下狼狈后撤,却哪里有半个日寇的影子?
同日,东线罗衣考失守,腊戍东南门户――棠吉岌岌可危。
四月二十一日,第二百师和第五军直属部队奉命由西线乔克巴当转调棠吉,阻击由棠吉北进之敌,往返之间已延误三日……
四月二十四日夜,就在第二百师和棠吉和日寇苦战之时,杜长官又接到了史迪威将军和罗长官的命令:“棠吉攻克之后,即返曼德勒,准备会战。”
四月二十五日,第二百师刚刚收复棠吉又无奈奉命撤往曼德勒,放弃了棠吉。
四月二十七日,史迪威将军和罗长官下令发动曼德勒会战,却不知另一场危机已经降临。
四月二十八日,日寇第五十六师团完成缅北大迂回,千里奔袭至腊戍,当日占昔卜,次日夜陷腊戍,切断了远征军最重要的一条退路――滇缅公路。
接到腊戍失陷的消息,史迪威将军和罗长官终于慌了神,连忙向远征军各部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
至此,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败局已定。
只是,这一败……败得太突然,败得太不值!
回顾同古防御战,第二百师孤军奋战十余日不落下风!再看仁安羌大捷,新编第三十八师一举成功,震动英伦三岛……由此可见,远征军将士不仅敢战,而且能战!
可是,这样一支敢战、能战的部队却这样稀里糊涂地就败了……不能不让人唏嘘啊!
其实,若能冷眼旁观,便会明白:这一败早在远征军入缅之前便已注定。
早在四一年六月,中方便提交了《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报告书》,可是,直到十二月二十三日《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才得以签订,尔后,英方又屡次阻挠远征军入缅,其踌躇犹豫让远征军陷入被动,坐失先机。
三月八日,英方又启用了亚历山大将军继任英缅总司令,其用心便已暴露无遗……毕竟,亚历山大将军曾成功地指挥过敦刻尔克大撤退!
远征军入缅之后,英缅军又一味地保存实力,先后迫使远征军放弃了在同古和平满纳歼敌的良机。
同床异梦的夫妻尚不能兴家,各怀心思的盟军又如何能成事? ↑返回顶部↑
世人都喜欢力挽狂澜的英雄故事,也渴望着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
可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最坏的结局一步步降临,却无能为力。
这才是现实!
这才是人生!
说史迪威将军和罗长官对于英缅盟军的情报深信不疑也好,说史迪威将军和罗长官对英缅盟军一味袒护也好,他们最终还是坚持分兵乔克巴当,去抵挡那三千根本就不存在的日寇,掩护英缅盟军继续撤退。
至此,缅北大溃败的悲剧已经拉开了帷幕,李四维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做些准备,尽力把兄弟们活着带回中国去。
李四维带着满心悲凉与无奈回到了驻地,强打起精神安排各部为即将到来的大撤退做着准备。
与此同时,缅甸战局开始急剧恶化。
四月二十日,第二百师前锋部队――摩托化步兵团赶到乔克巴当,一番搜索,只见大批英缅军在新编第三十八师的掩护下狼狈后撤,却哪里有半个日寇的影子?
同日,东线罗衣考失守,腊戍东南门户――棠吉岌岌可危。
四月二十一日,第二百师和第五军直属部队奉命由西线乔克巴当转调棠吉,阻击由棠吉北进之敌,往返之间已延误三日……
四月二十四日夜,就在第二百师和棠吉和日寇苦战之时,杜长官又接到了史迪威将军和罗长官的命令:“棠吉攻克之后,即返曼德勒,准备会战。”
四月二十五日,第二百师刚刚收复棠吉又无奈奉命撤往曼德勒,放弃了棠吉。
四月二十七日,史迪威将军和罗长官下令发动曼德勒会战,却不知另一场危机已经降临。
四月二十八日,日寇第五十六师团完成缅北大迂回,千里奔袭至腊戍,当日占昔卜,次日夜陷腊戍,切断了远征军最重要的一条退路――滇缅公路。
接到腊戍失陷的消息,史迪威将军和罗长官终于慌了神,连忙向远征军各部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
至此,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败局已定。
只是,这一败……败得太突然,败得太不值!
回顾同古防御战,第二百师孤军奋战十余日不落下风!再看仁安羌大捷,新编第三十八师一举成功,震动英伦三岛……由此可见,远征军将士不仅敢战,而且能战!
可是,这样一支敢战、能战的部队却这样稀里糊涂地就败了……不能不让人唏嘘啊!
其实,若能冷眼旁观,便会明白:这一败早在远征军入缅之前便已注定。
早在四一年六月,中方便提交了《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报告书》,可是,直到十二月二十三日《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才得以签订,尔后,英方又屡次阻挠远征军入缅,其踌躇犹豫让远征军陷入被动,坐失先机。
三月八日,英方又启用了亚历山大将军继任英缅总司令,其用心便已暴露无遗……毕竟,亚历山大将军曾成功地指挥过敦刻尔克大撤退!
远征军入缅之后,英缅军又一味地保存实力,先后迫使远征军放弃了在同古和平满纳歼敌的良机。
同床异梦的夫妻尚不能兴家,各怀心思的盟军又如何能成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