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不去后悔一辈子!(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哪怕只是现在的数据,都已经非常惊人了,放在月球基地里,完全可以取代植物的作用。
  这还只是说月球基地,放在工业体系中,变异红螺菌的作用会更大。
  比如,污水处理、有机垃圾处理。
  利用变异红螺菌就可以清除里面的有机物,同时还能分解出大量的氧气。
  在食品加工、医疗等领域,变异红螺菌也可能会起到相当重大的作用。
  当然,一切还需要慢慢挖掘。
  看了数据报告以后,赵奕马上就去了微生物技术实验室,进了门就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我看了报告,太厉害了!”
  “真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发现、研究!老李,恭喜你,你要成名了!”
  李仁喆正和魏世清一起看数据,实验研究主要是他们两个人做,白建武也参与进来,一起对红螺菌进行检测。
  虽然白建武不在实验团队中,但他是微生物技术实验室支柱级别的研究员,研究也会有微生物技术实验室一份,他也就直接参与了进来。
  “我早就知道这个研究很厉害。”李仁喆笑嘻嘻的说道,“不过,还是谢谢你的提醒了,赵奕。”
  “不客气,确实很厉害!”
  赵奕没有直接拆台,而是说道,“这个研究,后续还有方向。我觉得可以继续进行培养,比如,让它适应各种环境,或者是继续增强代谢强度。”
  实验室里的人都认真听着。
  “这也是变异研究的方向。”赵奕道,“如果能在一方面继续增强,未来的应用空间肯定会更加广泛。”
  “现在这个研究也说不好,我认为最少能拿到一个国际医学奖项,应用广泛以后,拿到一个诺贝尔也不奇怪。”
  诺贝尔医学奖非常主动应用。
  在学术领域的诺贝尔医学奖,大多数奖励给新的研究方式,比如,基因切割技术的发现,就可以为基因的研究带来广阔的空间。
  而医药、微生物相关技术的研究,想要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就必须要应用足够广泛,比如一种新的药物,需要治好很多的人,大量的人群因此受惠,才可能会获奖。
  变异红螺菌的研究,也是一种微生物技术的研究,就需要应用广泛以后,才可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虽然赵奕说是‘应用广泛’以后,才可能会获奖,但要听听‘诺贝尔’三个字,就让实验室的几个人激动不已了。
  那可是诺贝尔医学奖,准确的说是诺贝尔奖生物医学奖,别说是能获得这个奖项了,哪怕是作为候选人被提名,也已经非常的了不起。
  赵奕则在思考另一个事情,就是把变异红螺菌带到月球上,建造一个超小型的实验室进行研究。
  月球的环境和地球表面是完全不一样的,但可以利用实验室手段创造出一个环境。
  如果变异红螺菌可以在月球大面积的繁殖,就可以放进月球基地里,顶替里面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或者说,和植物一起改善月球基地内部环境。
  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提前进行相关的实验,而实验肯定要放在月球上。
  “那么就需要一个生物学家,最好是微生物学家。”
  “水平不需要太高,需要有一定的水平,而且连年轻力壮。”
  “这样的人应该很好招到吧?”
  赵奕思考了一下,忽然想到了一个人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