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西湖论剑的坑(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番讨论的结果是,全国作家给西湖市办事小组上联名信。建议峰会现场举办一场“写文会”,不必强调是“比试”,就是作家们自由发挥,灵感来了就涂几笔,如果出现佳作,对宣传也有好处。
  接到这封联名信的组委会成员喜不自胜,因为这个流程本就是他们计划之中的一环,按照他们的部署,峰会现场会安置二十台计算机和三块巨型电子屏幕。作家们论谈之余,如果有兴趣。可以当场留下文字。
  如今这个安排和作家们的建议信不谋而合,为接下来的宣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
  “近日。组委会接到数十位作家联名信,要求峰会当天现场安排一场‘写文会’,以便论谈之余,作家们可以随兴创作,经组委会慎重考虑,决定在峰会现场安置二十台计算机及三块电子屏幕,作家们可以现场即兴创作,向中华历史历次文会致敬。”
  表面上当然是“自由即兴创作”,实际上到了现场,大家言语中的挤兑挑衅,氛围的烘托,写文很容易就成为斗文。
  “本来还不愿意去的,他们这么一搞,我反而有兴趣了。”
  这个消息发布之后,韩朔立即给柳敬亭打来电话。
  “你和我的情况差不多,得罪圈里很多人,我是想你也能出席,多少能有个帮着堵抢眼的。”柳敬亭笑着说。
  “坦白说,我对这个圈子绝望已久,但是这次他们亮明刀斧要给我们一点颜色看看,那就会一会吧,反正我想出他们丑也很久。”
  “倒也没那么严重吧?”柳敬亭说:“说到底这种事还是看个人,比如我到时候就一个字不写,随你们怎么说,我就是不写,谁还能咬我?”
  “他们现场是不会咬你,散场后就难说了。你还不明白这个所谓圈子里的做派。”
  “这个不是也早就习惯了吗?”
  “重点是,他们现在就把消息放出来,目的是提醒各位作家提前做好准备,虽然公告说即兴创作,到时候你看吧,肯定是一群默写背书的。”
  柳敬亭道:“我也是。”
  “当然,我也会准备几篇,大家都是背书默写,看谁水平高就是。”韩朔语气中带着一丝恶作剧。
  “你不会写一篇恶搞的文章吧?”
  “哈哈,我其实想写一篇动物园运动会的童话故事,但后来想想,这么写,把你和水安都骂进去了,只好放弃了。”
  柳敬亭笑着说:“你可以把这篇文章发到你的杂志上。”
  “你这么说,我想到了另外一个好主意,要不我们两一起发布一则约稿启示,就说峰会现场如果出现质量比较好的作品,可以酌情录用,给千字千元的稿酬,你觉得怎么样?”
  “可以。”柳敬亭一边答应着,一边为韩朔的恶搞的天分点赞。
  于是,就在网上一溜烟讨论西湖论剑的文会时,《原上草》和《匠录》同时挂出约稿函:
  “为响应峰会号召,本刊决定将录用峰会当天质量上乘的作品,并给与作者千字千元的稿酬。”
  这则约稿启示看上去郑重其事短小精悍,其实大有文章,首先峰会比文,胜负之数不过就是现场那批人自己评价罢了,没有什么固定标准,也是文无第一;
  其次在韩朔的概念里,文坛本就是互相吹捧成风的一个圈子,到时候不论他跟柳敬亭写出什么文字,大家都说不好,那也就是不好;
  最后,有了这则征稿启示,韩朔和柳敬亭等于有了一个退路,他们的文章可以不为现场人待见,但是他们可以互相称赞对方的文是“质量上乘”从而录用,等于还了那些人一个耳光。
  这就是柳敬亭觉得韩朔反应快的原因。
  韩朔和柳敬亭的约稿函发出来之后,唐斐随即给柳敬亭打了电话,询问了一下他们这么做的担忧,柳敬亭如实转告,唐斐想了想最后说:“既然如此,到时候我们对文会进行跟踪直播,并在直播视频页面开通投票通道,让广大网友做评委。”
  柳敬亭笑着说:“不是我骄傲自大,如果这么搞,他们可能会输得连裤衩都找不到,这倒不是说文章质量差距多大,而是读者基数不同。”
  “文章总是要公布出来的,如果要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