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梅山教(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做“禁”和做“压”的原因和目的不大一样,场面比较隆重。
  因为家里常发生或现在发生了伤亡事故时才做禁。
  做禁时,除米头和钱外,还有鸡、猪肉等供物,法童躺有供床前的席子上,盖上被单,并由另一法事在其身边念经,让他到阴间与伤亡的人通话,从而弄清家中发生不幸事故原因。
  古云“治病工也,或从巫”。
  古巫祝、巫师,即今“老司”、“道士”、“仙娘”。
  这基本上就是梅山教的来历了。
  传承也算是上千年的时间,秦风也清楚,梅山一派,可以说是上古巫术和道术两大传承的结合教派。
  独成一脉,其术法秘术,更是各具特色。
  而且,在梅山教之中,还有一个人,不容忽视,那就是张五郎。
  张五郎,是流行于湘、黔、桂、瑜、鄂五省道教梅山教中的信仰神。
  也是原始宗教的猎神。
  梅山教有“三洞梅山”之分,“上洞梅山”为弓驽射猎者所信奉。
  “中洞梅山”为赶山打猎者信奉。
  “下洞梅山”为装山套猎者所信奉。
  三洞梅山信奉的梅山教主神均为张五郎。
  是湘西南梅山教中唯一以木雕神像供奉的神明。
  人们往往对此神冠以“翻坛倒洞”四字,称“翻坛倒洞张五郎”。
  张五郎是一个双手撑地、两脚朝天的倒立神。
  神像由民间专事神像刻作的工匠用野葡萄或家葡萄的藤雕刻。
  明代建阳书林坊刻本《海游记》中有张五郎的身世传说。
  雍州府张百万生有一子名世魁,乳名五郎。
  进京赴试得中,尚书郭正以其女月英招张为婿。
  张携妻赴山东青州府,于途中嵩山岭邮亭驿,闻当地有一乌虎庙,若不祭祀对地方有害,便往祭之。
  不料于祭庙时,其妻被乌虎精摄入洞中。
  张世魁得太白星指点往闾山学罡法救妻。
  在返回途中,由于救妻心切,致使其妻烧死洞中。
  太白金星救活其妻,夫妻回闾山谢恩,张被封为闾山护法神五郎。
  这就是张五郎,而梅山教之中,主要有着以下术法。
  梅山咒:五路梅山兵,上硐梅山扶大王,中硐梅山李大王,下硐梅山赵大王,杨士九郎,翻坛倒硐张五郎,一十二岁去学法,三十六岁转回乡,寻到老君殿前过,拜见老君不起身,寻到西眉山上过,西眉山上早行人,看见蔡郎来挑水,蔡郎挑水洒坛场,左手端碗清凉水,右手拿起一炷香,口中咬把飞毛剑,左手拿来斩妖怪,右手拿来斩邪精,敕封下坛场,翻坛倒硐张五郎,吾奉五猖兵马,急急如张五郎律令敕。
  老司”为人“打符”、“封禁”、“打醮”、“还愿”;““八字先生”为人“算命”、“看手象”,卜凶吉宿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