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明月的话解答了他的疑惑:“一饮一啄,自有定数。”
  “刘彻把支持太子的人、反对太子的人和太子本人都送进了地府,不巧,张安世的哥哥张贺就是支持太子的那一波。他是太子非常要好的宾客。”
  “出于宗族观念和兄弟亲情,张安世向刘小猪,哦不,刘老猪求情,免去了哥哥的死罪。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张贺因此身受腐刑,被迫迁掖庭令。”
  “因祸得福,张贺能够在掖庭悉心照拂刘据的孙子——未来的汉宣帝,为他弟弟张安世挣得一条生路。”
  “毕竟张安世是板上钉钉的霍光党羽,竟然能完好无损地渡过了这一劫,得到善终,可见刘病已不仅在爱情上故剑情深,在亲情这块也一样念旧。”
  “要知道,汉宣帝亲政后,彻彻底底地清除了霍家势力,连霍去病的两个孙子都被治了谋反之罪,好家伙,直接给咱们冠军侯整绝后了。”
  涉及到的所有人都在明女郎这几句话中沉默了。
  张贺显然知道腐刑是什么东西,一时间呆滞又迷茫:
  他确实已经做好了为皇长子而死的准备,但如果必须要割掉那里,那自己恐怕还得再准备准备。
  刘据汗颜:本来去病表哥就更倾向于长姊,如今知晓自己的孙子把他的两个孙子都弄死了,恐怕对他那仅剩的一点点愧疚之心也没有了。
  已经习惯被明女郎叫成“刘小猪”的刘彻,因为“刘老猪”这个称呼黑了脸,但心情不会影响他思考的速度:
  据儿这孙子竟然是个念旧情的性子?这可跟他们老刘家不像。
  张安世这运道倒是不错,也算是当上“爱屋及乌”中的“乌”了。
  至于自己将据儿的孙子送到掖庭吃苦一事......他又不知道那刘弗陵不中用,自己这样安排,显然是在保护他。
  “其实感觉许平君没被害死的话,刘病已还不至于做到这个份上。”明月为“故剑情深”可惜道,“只能说权势迷人眼。霍光敢陪葬茂陵,显然问心无愧,但自己没被迷住,架不住妻女都被养大了野心,觊觎皇后的位置,毒死了许平君。”
  “霍光事前并不知情,但事后竟然还给下毒的医女签署了免予问罪之令,他的女儿霍成君也真的成为了皇后,相当于是踩着汉宣帝的脸蹦迪了,这么大的仇恨,霍家族灭不冤,霍光还能陪葬茂陵,显然刘病已已经很克制了。”
  “值得一提的是,刘病已和许平君的这门婚事,是张贺做的媒。”明月深感古人忠君事主之义,张贺对他亲儿子恐怕都没有这么上心吧,“很有意思的是,张贺最开始做媒,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孙女。”
  “但刚跟弟弟一提,张安世就劈头盖脸地训斥了兄长一通,理由是刘病已是戾太子之孙、罪人后代,以后能当个普通平民就很不错了,你就不要再想把咱们家的女儿嫁过去的事了。”
  “此时张安世位高权重,远胜于其兄张贺,在张氏一族的话语权显然也更大。张安世断然拒绝后,张贺果然不敢再提,但找到许平君的父亲做媒时,还是暗戳戳地抬高刘病已,说他大概率能做关内侯,绝不可能只是平民。”
  霍光和张安世一同请罪。
  前者是因为许皇后之死——权势大到毒杀皇后亦毫发无损,让如今的少年霍光颇为惶恐,他想象不出那时的自己,怎能狂妄到那样的地步。
  后者则是因为蔑视皇长子之孙——与霍光比起来,他这显然是小事,但考虑到自己如今是卫长公主的门客,幼年张安世还是选择了请罪。
  从这也能看出,张安世的谨慎早有端倪。
  还是两个孩子呢。
  看在长女的份上,刘彻也不至于为难他们,此事暂且按下不表。
  见明女郎一副张安世吃了大亏的模样,刘彻心中颇觉好笑:
  她想得太简单了。
  明女郎讲到这,他才真正意识到,张安世确实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
  他只是不愿意趟皇室的浑水罢了。
  那霍光手握废立太子之权,所有姓刘的都很危险,更何况据儿是自己的嫡长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