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2 / 3)
“医院的灯光好暗,风吹出来好冷,一点都没有夏天的味道。”我止不住地哭泣、抱怨,接着陷入无边的思念,“我想外公回来,我想他了……他明明答应过要参加我们的婚礼。”
话一出口,我更控制不住,越说越伤心,像是要把眼睛哭瞎、喉咙哭哑:“他之前不还好好的吗?”
死亡原来是这样突然而沉重,让人无从接受。人为什么会这么不懂得珍惜,直到失去,才会一遍又一遍想起那人对自己的好。
“我不想要他离开。”这一刻,我才真正懂得岑仰的孤独。他曾独自扛过父亲的死亡,那得是多大的勇气。
“一辈子都不要离开我,”我胡言乱语说着些魂不守舍的话,“我爱你,我求你......”
“我带你回家。”岑仰没再多说,只安静抱着我,任我语无伦次。过了片刻,他又低声重复,“回我们的家。”
妈妈是家中长女,但因情绪起伏太大,爸爸把丧事的重担交给了我。岑仰始终陪在身边,替我对接每一个环节。他做事利落沉稳,仿佛早已习惯与死亡打交道。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可我心里却怎么也生不起安慰,因为一切都建立在失去之上,是悲哀,不幸的。
追悼会在殡仪馆举行。展厅里,黑衣白花的人群肃立,外公的战友也悉数到场。灵柩与遗照簇拥在鲜花之间,我们在沉痛中完成最后的告别。火焰吞噬棺木,他终究化为一捧灰烬,骨灰按族规安置在祠堂。
送请那天,天又落下一场暴雨,空气沉闷,水汽灌满肺腑。风水师仍说这是个好日子。
我们站在宗祠里,先祭祖,再为外公送别。
他是我所熟悉的长辈中第一个离去的人,也是第一个教会我直面死亡的人。
死亡带来的,是漫长的沉寂。
外婆执意回了老家,她说那里有外公的痕迹与气息,是她心安的地方。家里像被罩上一层雾,厚重而浑浊。爷爷也更像受了惊吓,频频留意自己的身体。
可日子还是要继续。
我照常工作,爸妈似乎也很快走了出来,可平静的表面下,我总觉得提不起劲儿,好像有件重要的事等着我去完成,却又想不起来。
直到有一天,外婆专程打来电话,叮嘱我要尽快振作,她还等着参加我和岑仰的婚礼。
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心口缺失的那口气,那口能让我大口呼吸的新鲜氧气,终于送到。我竭力呼吸,感激涕零,这才想起我的婚礼。
如果让外公的死亡,成为我忽视爱人的理由,那便是对岑仰的不公。
岑仰始终给予我最大的理解,他说他知道我需要时间。可我依旧常常愧疚,连声道歉,甚至忘了许多事项都是他在操持。我变得不上心,而这正是我最害怕的——让失去的阴影,吞没眼前的幸福。
于是我努力调整。
处理工作的同时,重新投入婚礼筹备。虽然大部分环节已无需我操心,但我仍随岑仰的节奏,参与礼服试装、捧花设计等细节。
我希望捧花意义非凡,便请花艺大师定制最合适的版本;我觉得头纱优雅精致,它同样适合男性佩戴,于是又订做了一顶头纱。我渴望更多浪漫细节,于是在岑仰的方案基础上,追加预算满足我的巧思。
一切在忙碌中消散,我找回了本真,比以往更好、更充实且圆满的状态。
谈及资金,有一天我才意识到,自从筹备婚礼以来,岑仰从未向我提出过费用需求。我们虽有共通账户,却没有一笔消费明细出现在我眼前。
我递给他一张黑卡,顺便询问进展。他笑着拒绝,说攒了很久的钱,只为给我一场完美婚礼。
我对他的资金状况不甚清楚,便半开玩笑地问:“你那点钱,真的能满足我的心愿吗?”
他皱眉,摇了摇头,随即安抚我:“放心,一定做到。结束后我会如实告知开销。”
可我仍有疑虑,毕竟方案中各项预算我都看过,一些品牌和场地的开支只需一瞥便能估算。于是忍不住问:“哥哥,这场婚礼不会让你倾尽家财吧?”
他耸耸肩,满不在意地说:“如果我说是呢?没了就再赚,或者想到一个更‘激进’的办法……”
“什么办法,说来听听?” ↑返回顶部↑
话一出口,我更控制不住,越说越伤心,像是要把眼睛哭瞎、喉咙哭哑:“他之前不还好好的吗?”
死亡原来是这样突然而沉重,让人无从接受。人为什么会这么不懂得珍惜,直到失去,才会一遍又一遍想起那人对自己的好。
“我不想要他离开。”这一刻,我才真正懂得岑仰的孤独。他曾独自扛过父亲的死亡,那得是多大的勇气。
“一辈子都不要离开我,”我胡言乱语说着些魂不守舍的话,“我爱你,我求你......”
“我带你回家。”岑仰没再多说,只安静抱着我,任我语无伦次。过了片刻,他又低声重复,“回我们的家。”
妈妈是家中长女,但因情绪起伏太大,爸爸把丧事的重担交给了我。岑仰始终陪在身边,替我对接每一个环节。他做事利落沉稳,仿佛早已习惯与死亡打交道。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可我心里却怎么也生不起安慰,因为一切都建立在失去之上,是悲哀,不幸的。
追悼会在殡仪馆举行。展厅里,黑衣白花的人群肃立,外公的战友也悉数到场。灵柩与遗照簇拥在鲜花之间,我们在沉痛中完成最后的告别。火焰吞噬棺木,他终究化为一捧灰烬,骨灰按族规安置在祠堂。
送请那天,天又落下一场暴雨,空气沉闷,水汽灌满肺腑。风水师仍说这是个好日子。
我们站在宗祠里,先祭祖,再为外公送别。
他是我所熟悉的长辈中第一个离去的人,也是第一个教会我直面死亡的人。
死亡带来的,是漫长的沉寂。
外婆执意回了老家,她说那里有外公的痕迹与气息,是她心安的地方。家里像被罩上一层雾,厚重而浑浊。爷爷也更像受了惊吓,频频留意自己的身体。
可日子还是要继续。
我照常工作,爸妈似乎也很快走了出来,可平静的表面下,我总觉得提不起劲儿,好像有件重要的事等着我去完成,却又想不起来。
直到有一天,外婆专程打来电话,叮嘱我要尽快振作,她还等着参加我和岑仰的婚礼。
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心口缺失的那口气,那口能让我大口呼吸的新鲜氧气,终于送到。我竭力呼吸,感激涕零,这才想起我的婚礼。
如果让外公的死亡,成为我忽视爱人的理由,那便是对岑仰的不公。
岑仰始终给予我最大的理解,他说他知道我需要时间。可我依旧常常愧疚,连声道歉,甚至忘了许多事项都是他在操持。我变得不上心,而这正是我最害怕的——让失去的阴影,吞没眼前的幸福。
于是我努力调整。
处理工作的同时,重新投入婚礼筹备。虽然大部分环节已无需我操心,但我仍随岑仰的节奏,参与礼服试装、捧花设计等细节。
我希望捧花意义非凡,便请花艺大师定制最合适的版本;我觉得头纱优雅精致,它同样适合男性佩戴,于是又订做了一顶头纱。我渴望更多浪漫细节,于是在岑仰的方案基础上,追加预算满足我的巧思。
一切在忙碌中消散,我找回了本真,比以往更好、更充实且圆满的状态。
谈及资金,有一天我才意识到,自从筹备婚礼以来,岑仰从未向我提出过费用需求。我们虽有共通账户,却没有一笔消费明细出现在我眼前。
我递给他一张黑卡,顺便询问进展。他笑着拒绝,说攒了很久的钱,只为给我一场完美婚礼。
我对他的资金状况不甚清楚,便半开玩笑地问:“你那点钱,真的能满足我的心愿吗?”
他皱眉,摇了摇头,随即安抚我:“放心,一定做到。结束后我会如实告知开销。”
可我仍有疑虑,毕竟方案中各项预算我都看过,一些品牌和场地的开支只需一瞥便能估算。于是忍不住问:“哥哥,这场婚礼不会让你倾尽家财吧?”
他耸耸肩,满不在意地说:“如果我说是呢?没了就再赚,或者想到一个更‘激进’的办法……”
“什么办法,说来听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