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2 / 3)
拍卖会即将开场,主持人请袁亭书上台致辞,而后“砰”的落槌,拍卖会正式开始。
场子里灯光暗下,唯留几盏射灯聚在展台,空气里充斥着金钱和欲望的味道。
袁亭书招招手,场务端来两杯饮品。他给姜满介绍说:“你左手边的是芒果汁,右手边是矿泉水。”说罢,手又搂上来。
姜满刚要挣,耳边传来一句:“刚才那人在看我们。”他身体一僵,不得不配合袁亭书把这场戏演完。
中场,一块玉石被推上展台,旁边男人问袁亭书:“书爷,您看怎么样?”
“迎光面有折射角,这是老坑料特有的光学性。”袁亭书端详几眼,“是个好东西。”
“——怎么就好东西了?”
后排传来几声议论:“是啊,分明很普通。”
“书爷莫不是看走了眼?”
姜满瞬间精神起来。
像袁亭书这种做古董生意的多数狡猾。一面诚信经营,一面旁门左道,最擅给老物件编故事哄抬价码,再见人下菜狠敲一笔。
但这种人必须具备毒辣的眼光,和果决的判断。
拍卖会上的物件质量参差,好货手慢无,垃圾货也能卖上高价。姜满看不见展台上的东西,但他好奇这玉石究竟是个宝,还是一棵草。
拍卖师第一次叫价了,姜满敏感捕捉到邻座翻动竞价牌的声响,二次叫价比第一次高出两倍。
“你看,表皮‘苍蝇翅’分布均匀,说明成矿时压力稳定,”袁亭书泰然自若,跟旁边的朋友聊天,“我估计至少能到‘一分水’往上。”
拍卖师又叫几次价,一块玉石从六位数飙到了八位数。
袁亭书唇角微勾:“带原生色根的料子,现在可不多见了。”
声音不大,只够周围人听见。“砰”的一声,拍卖师落槌,隔壁以八位数的价格成交了。
“恭喜。”袁亭书贺道,“王总眼光独到,这玉的实际价格可远高于成拍价,您可捡了个大便宜。”
“混圈混久了,当然有几分眼力。”
男人笑得喜气,姜满辨出这道声音,竟是白天在大厅拽他的那人。
听袁亭书的意思,这块玉果真是罕见的宝贝,那人一身酒色财气,没想到有几分真本事。
“——这不对吧?”后排冒出一声轻微的质疑,“这玉瞧着透亮,实则水头浮得很,内里隐纹都没化开,顶多算个中看的玩意儿,当不得‘宝贝’二字。”
“难不成书爷看走了眼?”
“诶,这话可说不得……”
离得近,姜满听得一清二楚。
袁亭书的拇指在他腰际摩挲,蓦地,他灵光一闪——他早该清楚袁亭书的手段。
这是袁氏集团主办的拍卖会,收入的大头将纳入集团,其余则捐赠给残疾儿童慈善基金会,最后剩下的才作为场地租赁和分红流入福利院账上。
袁亭书在圈里的地位足以点石成金,他判定的“好东西”必然受众人追捧,即便某些人有异议,也不敢公然驳斥,说不定还怀疑自己功夫没练到家。
那个“朋友”八成是托儿,两人一唱一和,看似随口闲聊的几句话,句句往别人心坎上戳。 ↑返回顶部↑
场子里灯光暗下,唯留几盏射灯聚在展台,空气里充斥着金钱和欲望的味道。
袁亭书招招手,场务端来两杯饮品。他给姜满介绍说:“你左手边的是芒果汁,右手边是矿泉水。”说罢,手又搂上来。
姜满刚要挣,耳边传来一句:“刚才那人在看我们。”他身体一僵,不得不配合袁亭书把这场戏演完。
中场,一块玉石被推上展台,旁边男人问袁亭书:“书爷,您看怎么样?”
“迎光面有折射角,这是老坑料特有的光学性。”袁亭书端详几眼,“是个好东西。”
“——怎么就好东西了?”
后排传来几声议论:“是啊,分明很普通。”
“书爷莫不是看走了眼?”
姜满瞬间精神起来。
像袁亭书这种做古董生意的多数狡猾。一面诚信经营,一面旁门左道,最擅给老物件编故事哄抬价码,再见人下菜狠敲一笔。
但这种人必须具备毒辣的眼光,和果决的判断。
拍卖会上的物件质量参差,好货手慢无,垃圾货也能卖上高价。姜满看不见展台上的东西,但他好奇这玉石究竟是个宝,还是一棵草。
拍卖师第一次叫价了,姜满敏感捕捉到邻座翻动竞价牌的声响,二次叫价比第一次高出两倍。
“你看,表皮‘苍蝇翅’分布均匀,说明成矿时压力稳定,”袁亭书泰然自若,跟旁边的朋友聊天,“我估计至少能到‘一分水’往上。”
拍卖师又叫几次价,一块玉石从六位数飙到了八位数。
袁亭书唇角微勾:“带原生色根的料子,现在可不多见了。”
声音不大,只够周围人听见。“砰”的一声,拍卖师落槌,隔壁以八位数的价格成交了。
“恭喜。”袁亭书贺道,“王总眼光独到,这玉的实际价格可远高于成拍价,您可捡了个大便宜。”
“混圈混久了,当然有几分眼力。”
男人笑得喜气,姜满辨出这道声音,竟是白天在大厅拽他的那人。
听袁亭书的意思,这块玉果真是罕见的宝贝,那人一身酒色财气,没想到有几分真本事。
“——这不对吧?”后排冒出一声轻微的质疑,“这玉瞧着透亮,实则水头浮得很,内里隐纹都没化开,顶多算个中看的玩意儿,当不得‘宝贝’二字。”
“难不成书爷看走了眼?”
“诶,这话可说不得……”
离得近,姜满听得一清二楚。
袁亭书的拇指在他腰际摩挲,蓦地,他灵光一闪——他早该清楚袁亭书的手段。
这是袁氏集团主办的拍卖会,收入的大头将纳入集团,其余则捐赠给残疾儿童慈善基金会,最后剩下的才作为场地租赁和分红流入福利院账上。
袁亭书在圈里的地位足以点石成金,他判定的“好东西”必然受众人追捧,即便某些人有异议,也不敢公然驳斥,说不定还怀疑自己功夫没练到家。
那个“朋友”八成是托儿,两人一唱一和,看似随口闲聊的几句话,句句往别人心坎上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