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 / 3)
命运真神奇,让沈暄文和c君做了多年好友,又让沈暄文对他产生友情以外的东西。
没有人知道。
只有他们两个知道。
他们甚至没有过多地交流,两人在高中阶段的目标只有一个,考上大学,一起离开。
c君母亲的掌控欲在近些年来发展得越来严重,他已经很少拥有可以喘息的机会。沈暄文的父母则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弟弟的身上,沈暄文长大得太快,一下子就失去了儿童时期的天真烂漫,弟弟则更像是一个讨人喜欢的玩具。
沈暄文问过c君的理想学校,他把志愿目标写在纸上,于是沈暄文也知道他的目标是什么。
他对c君说过,想做一些令他喜欢的事情。从那一天开始,沈暄文做的事情,大多都是以他为中心的。
c君喜欢吃的东西,变成沈暄文喜欢的。c君喜欢的穿衣风格,变成沈暄文的品味。c君看了一本小说,找不到人一起讨论,沈暄文就会去看完那本书,甚至准备好读后感。大学报考专业,沈暄文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最后是和c君一起讨论,参考了他的意见填写的。
高考后的一天晚上,沈暄文收到c君的消息,叫他一起出来吃冰。
那几天,沈暄文在家里很轻松,爸妈带着弟弟出门,小姨最近有了一个新的约会对象,沈暄文在家睡了两天,推脱掉朋友们的聚会邀请,就这么等着c君。
出门时,沈暄文一个人先下楼,过了一会儿才看见c君的身影。他戴了黑色的口罩,沈暄文什么也不知道,只是像以往一样走在他的身边。
昏黄的路灯在那一刻拉长两人的影子,两人走了一会儿,c君忽然停下。沈暄文向他望过去,用眼神询问。
c君加快步伐,走到沈暄文的前面,道:“我妈知道我填了别的地方的志愿,在家闹着割腕了。”
沈暄文听到这句话,只觉得脑袋一阵轰鸣,像是有成群结队的卡车从他身边经过一样,好半天都让沈暄文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
他的手握紧,指甲几乎嵌入手心,好半天终于找回声音,道:“那你有没有改?”
c君说:“怎么可能,我好不容易才熬到毕业这天,我是一定要离开这里的。”
沈暄文定了定心,嗯了一声。
c君又说:“我不会离开你。”
“我知道。”沈暄文道。
关于c君的家庭,这些年沈暄文也多多少少听说了一点。
记忆的最初,沈暄文是那么羡慕c君,觉得他有一个近乎完美的家庭。但只有真正和c君成为朋友后,沈暄文才知道,事情总是有两面性。
展示给外人看的是一面,关起门来的是另一面。
c君的父母感情破裂,但母亲不同意离婚,父亲在外早有新的情人,已经不把这里当做真正的家。
“是一个客栈。”c君这么形容,“是有些场合不得不回来应付的客栈,我妈是这个客栈里面令人讨厌的老板娘,我是那个还算顺眼的小孩儿。”
女人对于丈夫情感的缺失,以及生活中各种其他的缺失,被她转移到儿子的身上。c君必须要学她定下的东西,做她喜欢的事情,c君要住在离她很近的地方,但c君却要走了,怎么会这样?
那个晚上,沈暄文恍恍惚惚地跟着c君散步,面对他讲的这些事情,沈暄文听不懂,他尝试去理解了,但他听不懂。
他们一路走出三公里,一直走到江岸边上,前面有一个半圆形的广场,上面立着一块狮子模样的石雕。c君的语气又变得欢快起来,他问:“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沈暄文说:“不知道。”
c君给他讲那个石雕的故事,是几年前在他们当地某个施工地点挖出来的文物,于是在这里复刻了一块。
夜色并不昏暗,最起码在沈暄文看来是如此,高大的树木在夏风的吹拂下摇曳着树影,他的人生才刚刚拉开帷幕。 ↑返回顶部↑
没有人知道。
只有他们两个知道。
他们甚至没有过多地交流,两人在高中阶段的目标只有一个,考上大学,一起离开。
c君母亲的掌控欲在近些年来发展得越来严重,他已经很少拥有可以喘息的机会。沈暄文的父母则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弟弟的身上,沈暄文长大得太快,一下子就失去了儿童时期的天真烂漫,弟弟则更像是一个讨人喜欢的玩具。
沈暄文问过c君的理想学校,他把志愿目标写在纸上,于是沈暄文也知道他的目标是什么。
他对c君说过,想做一些令他喜欢的事情。从那一天开始,沈暄文做的事情,大多都是以他为中心的。
c君喜欢吃的东西,变成沈暄文喜欢的。c君喜欢的穿衣风格,变成沈暄文的品味。c君看了一本小说,找不到人一起讨论,沈暄文就会去看完那本书,甚至准备好读后感。大学报考专业,沈暄文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最后是和c君一起讨论,参考了他的意见填写的。
高考后的一天晚上,沈暄文收到c君的消息,叫他一起出来吃冰。
那几天,沈暄文在家里很轻松,爸妈带着弟弟出门,小姨最近有了一个新的约会对象,沈暄文在家睡了两天,推脱掉朋友们的聚会邀请,就这么等着c君。
出门时,沈暄文一个人先下楼,过了一会儿才看见c君的身影。他戴了黑色的口罩,沈暄文什么也不知道,只是像以往一样走在他的身边。
昏黄的路灯在那一刻拉长两人的影子,两人走了一会儿,c君忽然停下。沈暄文向他望过去,用眼神询问。
c君加快步伐,走到沈暄文的前面,道:“我妈知道我填了别的地方的志愿,在家闹着割腕了。”
沈暄文听到这句话,只觉得脑袋一阵轰鸣,像是有成群结队的卡车从他身边经过一样,好半天都让沈暄文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
他的手握紧,指甲几乎嵌入手心,好半天终于找回声音,道:“那你有没有改?”
c君说:“怎么可能,我好不容易才熬到毕业这天,我是一定要离开这里的。”
沈暄文定了定心,嗯了一声。
c君又说:“我不会离开你。”
“我知道。”沈暄文道。
关于c君的家庭,这些年沈暄文也多多少少听说了一点。
记忆的最初,沈暄文是那么羡慕c君,觉得他有一个近乎完美的家庭。但只有真正和c君成为朋友后,沈暄文才知道,事情总是有两面性。
展示给外人看的是一面,关起门来的是另一面。
c君的父母感情破裂,但母亲不同意离婚,父亲在外早有新的情人,已经不把这里当做真正的家。
“是一个客栈。”c君这么形容,“是有些场合不得不回来应付的客栈,我妈是这个客栈里面令人讨厌的老板娘,我是那个还算顺眼的小孩儿。”
女人对于丈夫情感的缺失,以及生活中各种其他的缺失,被她转移到儿子的身上。c君必须要学她定下的东西,做她喜欢的事情,c君要住在离她很近的地方,但c君却要走了,怎么会这样?
那个晚上,沈暄文恍恍惚惚地跟着c君散步,面对他讲的这些事情,沈暄文听不懂,他尝试去理解了,但他听不懂。
他们一路走出三公里,一直走到江岸边上,前面有一个半圆形的广场,上面立着一块狮子模样的石雕。c君的语气又变得欢快起来,他问:“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沈暄文说:“不知道。”
c君给他讲那个石雕的故事,是几年前在他们当地某个施工地点挖出来的文物,于是在这里复刻了一块。
夜色并不昏暗,最起码在沈暄文看来是如此,高大的树木在夏风的吹拂下摇曳着树影,他的人生才刚刚拉开帷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