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3)
c君的脸藏在回忆的迷雾深处,沈暄文想不起来,或许c君也没什么表情,他只是僵硬地暂时离开沈暄文的住处。
他一走,沈暄文也像是泄了气的气球,坐在还没来得及收拾好的房间里面。他几次拿起手机,想要给c君打电话,也几次打开门,幻想c君会像是电影里面演绎的情节一般,仍未走远,仍在等待。
但,什么也没有。他的确是走了。
沈暄文来不及想更多,第二天他还得投入工作。每天他都会数次查看手机,翻看和c君的聊天记录,他很容易地就动摇了,c君走后,沈暄文又重新燃起了一种恐惧。
他花了一些时间才明白那种恐惧是什么,这恐惧和他小时候的某种经历联系在一起,是怕被人丢下,是怕不被人选择。
因为他从来不是某个人的唯一,不是吗?
和c君的冷战大概持续了一个礼拜,或许两个礼拜。那些乱糟糟的情绪没有击垮沈暄文,只是如今的他是一个成年人,他需要工作,需要去面对生活所有的琐碎。不管他怎么难过,他首先要把自己交给公司,完成派给他的事情。
他的时间被谁买下了一部分,他不再完全属于自己。
后来,c君主动打来电话,问沈暄文有没有时间一起吃饭。沈暄文没有拒绝他,这个时候的他又意外地趋向于平稳,甚至是松了一口气。
他认识c君很久很久,对他的依赖性不仅仅是恋人,c君能够主动释放和好信号,沈暄文立刻就上钩了。
难得的,c君买了食材过来,两人在一起做饭,大多时候是沈暄文动手,让c君站在一旁做点简单的事情。沈暄文想,是他在刻意地让c君避免拿刀。
饭后c君留下来,他们坐在沙发上看电影,c君带着讨好意味的窝在沈暄文的怀里。沈暄文没有回抱,但身体却自动调整姿势,让c君靠得更加舒服。
沈暄文什么也没看进去,c君挑了一个国外的喜剧片,倒是时不时地跟着轻轻笑了两声。沈暄文看着屏幕,发现自己看着看着,将其中一个人的脸换成了c君。在这种想象中,c君和另一个主角在沈暄文的眼前上演爱情喜剧。
沈暄文面无表情地关掉电影,看着前方,嘴唇有点颤抖地道:“你想和我分手吗?”
c君沉默并惊讶,许久后才道:“我不想。”
沈暄文偏过头,房间的灯化作太阳,几乎照得他睁不开眼睛,但他还是忍耐着不知何处涌来的刺痛,苦笑道:“那……为什么?”
为什么呢?你不渴望我吗?
话题像是鬼打墙。沈暄文只问自己想知道的,c君却只回答自己想回答。问题与回答匹配不上,只是简单地消耗情绪。
那年冬天,沈暄文和c君分别进入人生的新阶段——工作、读研。他们几次想要谈一谈,但每一次都无法达成一致。
很神奇的是,在这期间——非常偶尔的,精疲力竭的,两个人会把横亘在他们中间的那个问题完全抛弃。沈暄文还和从前一样,去学校找c君一起吃饭。
可惜,他的二手单车已经卖掉,身上的那股学生气也在快节奏的工作中快速褪去。即使沈暄文的脸仍然年轻,但他站在c君宿舍楼下的时候,却也意识到,他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他了。
那个刚刚和c君确定关系,两人一起结伴来上大学的时候,此时此刻竟像是一场梦。c君研究生的宿舍楼换了位置,食堂的窗口关闭一些,又开业一些。步入社会的沈暄文和留在学校的c君,他们的步调不再一致。
也许c君试过改变,沈暄文有时候也能感受到他想要改变的意思。然而,亲亲抱抱是可以的,再下一步是永远不行的。
有一次的尝试给两人都留下尤其痛苦的记忆。
那天晚上是c君主动来接沈暄文下班,沈暄文走出公司,看见c君戴着毛线帽,捧着一束花站在雪地里等他。
天全部黑透,小雪飘飘洒洒地落下来。c君给沈暄文发过消息,问他什么时候下班,沈暄文没说具体的时间,只说今天要加班。
两人没有约好时间,沈暄文默认c君只是照例询问,但没想到自己忙完手上的事情,走到门口的时候却看到那一幕。
沈暄文和他还有一段距离,却在那一刻被什么东西击中内心。c君在看雪,他抬起头望着夜空,霓虹灯的光芒和淡黄的路灯并不明亮,但沈暄文还是立刻就发现了他。
卞之琳的《断章》这样写: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返回顶部↑
他一走,沈暄文也像是泄了气的气球,坐在还没来得及收拾好的房间里面。他几次拿起手机,想要给c君打电话,也几次打开门,幻想c君会像是电影里面演绎的情节一般,仍未走远,仍在等待。
但,什么也没有。他的确是走了。
沈暄文来不及想更多,第二天他还得投入工作。每天他都会数次查看手机,翻看和c君的聊天记录,他很容易地就动摇了,c君走后,沈暄文又重新燃起了一种恐惧。
他花了一些时间才明白那种恐惧是什么,这恐惧和他小时候的某种经历联系在一起,是怕被人丢下,是怕不被人选择。
因为他从来不是某个人的唯一,不是吗?
和c君的冷战大概持续了一个礼拜,或许两个礼拜。那些乱糟糟的情绪没有击垮沈暄文,只是如今的他是一个成年人,他需要工作,需要去面对生活所有的琐碎。不管他怎么难过,他首先要把自己交给公司,完成派给他的事情。
他的时间被谁买下了一部分,他不再完全属于自己。
后来,c君主动打来电话,问沈暄文有没有时间一起吃饭。沈暄文没有拒绝他,这个时候的他又意外地趋向于平稳,甚至是松了一口气。
他认识c君很久很久,对他的依赖性不仅仅是恋人,c君能够主动释放和好信号,沈暄文立刻就上钩了。
难得的,c君买了食材过来,两人在一起做饭,大多时候是沈暄文动手,让c君站在一旁做点简单的事情。沈暄文想,是他在刻意地让c君避免拿刀。
饭后c君留下来,他们坐在沙发上看电影,c君带着讨好意味的窝在沈暄文的怀里。沈暄文没有回抱,但身体却自动调整姿势,让c君靠得更加舒服。
沈暄文什么也没看进去,c君挑了一个国外的喜剧片,倒是时不时地跟着轻轻笑了两声。沈暄文看着屏幕,发现自己看着看着,将其中一个人的脸换成了c君。在这种想象中,c君和另一个主角在沈暄文的眼前上演爱情喜剧。
沈暄文面无表情地关掉电影,看着前方,嘴唇有点颤抖地道:“你想和我分手吗?”
c君沉默并惊讶,许久后才道:“我不想。”
沈暄文偏过头,房间的灯化作太阳,几乎照得他睁不开眼睛,但他还是忍耐着不知何处涌来的刺痛,苦笑道:“那……为什么?”
为什么呢?你不渴望我吗?
话题像是鬼打墙。沈暄文只问自己想知道的,c君却只回答自己想回答。问题与回答匹配不上,只是简单地消耗情绪。
那年冬天,沈暄文和c君分别进入人生的新阶段——工作、读研。他们几次想要谈一谈,但每一次都无法达成一致。
很神奇的是,在这期间——非常偶尔的,精疲力竭的,两个人会把横亘在他们中间的那个问题完全抛弃。沈暄文还和从前一样,去学校找c君一起吃饭。
可惜,他的二手单车已经卖掉,身上的那股学生气也在快节奏的工作中快速褪去。即使沈暄文的脸仍然年轻,但他站在c君宿舍楼下的时候,却也意识到,他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他了。
那个刚刚和c君确定关系,两人一起结伴来上大学的时候,此时此刻竟像是一场梦。c君研究生的宿舍楼换了位置,食堂的窗口关闭一些,又开业一些。步入社会的沈暄文和留在学校的c君,他们的步调不再一致。
也许c君试过改变,沈暄文有时候也能感受到他想要改变的意思。然而,亲亲抱抱是可以的,再下一步是永远不行的。
有一次的尝试给两人都留下尤其痛苦的记忆。
那天晚上是c君主动来接沈暄文下班,沈暄文走出公司,看见c君戴着毛线帽,捧着一束花站在雪地里等他。
天全部黑透,小雪飘飘洒洒地落下来。c君给沈暄文发过消息,问他什么时候下班,沈暄文没说具体的时间,只说今天要加班。
两人没有约好时间,沈暄文默认c君只是照例询问,但没想到自己忙完手上的事情,走到门口的时候却看到那一幕。
沈暄文和他还有一段距离,却在那一刻被什么东西击中内心。c君在看雪,他抬起头望着夜空,霓虹灯的光芒和淡黄的路灯并不明亮,但沈暄文还是立刻就发现了他。
卞之琳的《断章》这样写: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