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2 / 2)
李用和自然不能拒绝,跟着皇帝一起往外走去。
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聊,这会儿皇帝倒是没有之前那么激动了,只是聊了一些琐事,眼看着快到福宁殿了,这才摆了摆手:“舅舅早些回去吧,今日天寒,舅舅路上可要走慢一点。”
李用和谢过之后,这才与皇帝分离。
等他终于出了宫,李用和也不等上自家马车,而是直接对跟前的海哥儿道:“去查一查,今日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海哥儿一脸懵,无措道:“郎君说的是哪方面的事儿?”
李用和一时间沉默了,心说我哪儿知道是哪方面的事情,但是想了想还是给了海哥儿一个方向:“与皇家有关的大事儿。”
皇帝如此高兴,却偏偏不好意思说,肯定是什么不好放到台面上说的事儿。
海哥儿有些懵懂的点了点头,心里却在琢磨,到底该从哪方面查起呢。
没想到啊,很快海哥儿也用不着操心了,就在李用和回家不久,消息便已经源源不断的送回了家里。
原来今日果真发生了一件大事,而这件大事也和皇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就是刘太后的干弟弟兼前夫刘美,病重了。
李用和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有些错愕。
他知道,自打刘太后去世,皇帝亲政,刘美便彻底沉寂了下去,甚至于开始称病不朝,刘家人也彻底在汴京城中沉寂了下去。
要说之前刘家的那些衙内们是横行无阻,那如今就是夹着尾巴做人。
李用和曾想过刘美或许就一直这样低调下去,但是却没想到,这才不过几个月,他竟然就病重了,而且这还不是简单的病重,听底下人传来的消息,刘美只怕是要不行了。
李用和不知道他这是真的自然意义上的病重将亡,还是战略意义上的为了保全家族的病重将亡,反正现在这个情况就反应出了一点,刘美绝对是要死了。
这样一个在自己前半生打压过自己,想要陷害自己的人,要说李用和对他有什么怜悯之意,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但是到了这个地步,还是不免生出一声叹息。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人这一生起起伏伏,能依赖的除了自己,旁的人是一个都靠不住,这是李用和得出的结论,也是他活到现在,唯一的信条。
**
很快这件事也传遍了整个汴京,甚至于瑶娘都听说了,这一晚回到后宅,瑶娘还来问李用和:“要是刘美真的去了,咱们家要过去吊唁吗?”
李用和想了想,还是点点头:“虽说咱们两家龃龉不断,但是该有的程序还是得有,否则岂不是让人以为咱们行事刻薄?”
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死者为大,人都死了,上门吊唁又费不了几个钱,装装样子嘛,不寒碜。
瑶娘听了这话也点了点头:“既如此,那我就准备起来了,你说到时候谁去合适呢?”
李用和想了想:“我和璋儿去吧,你若是想去,也可以一起去。”
瑶娘思索片刻又点了点头:“那我也去一趟吧,珣儿还小,莫要被这场景冲撞了,还是留在家里为好。”
夫妻俩做好了决定,然后就在家里坐等报丧了。
事实证明,刘美也没有叫人失望,病重消息传出来的第三天,刘家报丧的就上门了。 ↑返回顶部↑
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聊,这会儿皇帝倒是没有之前那么激动了,只是聊了一些琐事,眼看着快到福宁殿了,这才摆了摆手:“舅舅早些回去吧,今日天寒,舅舅路上可要走慢一点。”
李用和谢过之后,这才与皇帝分离。
等他终于出了宫,李用和也不等上自家马车,而是直接对跟前的海哥儿道:“去查一查,今日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海哥儿一脸懵,无措道:“郎君说的是哪方面的事儿?”
李用和一时间沉默了,心说我哪儿知道是哪方面的事情,但是想了想还是给了海哥儿一个方向:“与皇家有关的大事儿。”
皇帝如此高兴,却偏偏不好意思说,肯定是什么不好放到台面上说的事儿。
海哥儿有些懵懂的点了点头,心里却在琢磨,到底该从哪方面查起呢。
没想到啊,很快海哥儿也用不着操心了,就在李用和回家不久,消息便已经源源不断的送回了家里。
原来今日果真发生了一件大事,而这件大事也和皇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就是刘太后的干弟弟兼前夫刘美,病重了。
李用和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有些错愕。
他知道,自打刘太后去世,皇帝亲政,刘美便彻底沉寂了下去,甚至于开始称病不朝,刘家人也彻底在汴京城中沉寂了下去。
要说之前刘家的那些衙内们是横行无阻,那如今就是夹着尾巴做人。
李用和曾想过刘美或许就一直这样低调下去,但是却没想到,这才不过几个月,他竟然就病重了,而且这还不是简单的病重,听底下人传来的消息,刘美只怕是要不行了。
李用和不知道他这是真的自然意义上的病重将亡,还是战略意义上的为了保全家族的病重将亡,反正现在这个情况就反应出了一点,刘美绝对是要死了。
这样一个在自己前半生打压过自己,想要陷害自己的人,要说李用和对他有什么怜悯之意,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但是到了这个地步,还是不免生出一声叹息。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人这一生起起伏伏,能依赖的除了自己,旁的人是一个都靠不住,这是李用和得出的结论,也是他活到现在,唯一的信条。
**
很快这件事也传遍了整个汴京,甚至于瑶娘都听说了,这一晚回到后宅,瑶娘还来问李用和:“要是刘美真的去了,咱们家要过去吊唁吗?”
李用和想了想,还是点点头:“虽说咱们两家龃龉不断,但是该有的程序还是得有,否则岂不是让人以为咱们行事刻薄?”
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死者为大,人都死了,上门吊唁又费不了几个钱,装装样子嘛,不寒碜。
瑶娘听了这话也点了点头:“既如此,那我就准备起来了,你说到时候谁去合适呢?”
李用和想了想:“我和璋儿去吧,你若是想去,也可以一起去。”
瑶娘思索片刻又点了点头:“那我也去一趟吧,珣儿还小,莫要被这场景冲撞了,还是留在家里为好。”
夫妻俩做好了决定,然后就在家里坐等报丧了。
事实证明,刘美也没有叫人失望,病重消息传出来的第三天,刘家报丧的就上门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