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上青云 第155节(2 / 4)
说白了大家都是苦苦求生的打工人,三皇子做皇帝或者五皇子做皇帝,都是他们一家人,对下面的官员和老百姓有什么妨碍?
若有官员因为种种苦衷投靠了三皇子固然可恶,可等他受到了惩罚后也应当给他一个机会。
否则不接纳他们,才是任由这些势力发展壮大呢!
一旁围观的贵妇人们心里有数,那些当初卷进去被迫站队的人家松了口气:其实她们现在不得已才依附着太上皇和容太妃,谁不知道太上皇是强弩之末,可也没办法啊。
如今县君是萧大人的妻子,她本人也深得皇帝嘉奖,自然就代表了皇帝的意思。
皇帝愿意既往不咎,他们这些罪臣家属也能松口气,有了这风向,今后投靠皇帝的事就简单多了。
有人心思活络起来,想着回家就与丈夫商议转投萧大人。
皇帝的忠实追随者看在眼里,心中也安慰许多:那些人惧怕责罚,迟迟不愿意归顺,就算太上皇死了,以后还会捧出一个皇子或亲王与皇帝作对,倒不如赶紧收拢了为皇帝所用。
五娘子这举动叫人知道归降是有好处可图,过去既往不咎,想必能收拢大批人心,一时之间看向五娘子的神色都充满了钦佩。
第122章
钟鼓一响,自有厨房送上糟鲥鱼、雪梨、鲜菱、甜莲子、薄荷冰等当季鲜物,当中有位胡夫人,对国公夫人笑道:“好精心的樱桃宴,你真是好福气,娶得儿媳也是七窍玲珑心,恐怕这子孙又有两三辈的福分可享。”
阚夫人看儿媳一眼,也颇为赞赏:“她是能干又机敏,这些日子我已将家里的账册逐渐交给她,就等着以后享儿媳的福呢。”
坐中夫人们各自讶然:居然这么早就放权?阚夫人精明得满京城皆闻,她这样的人怎么会愿意将手里的管家权交出去?
再者谁人不知国公府的管家权可不是简单的家长里短,里面涉及朝政、萧家与各世家的往来,说白了背后是萧家在政坛的往来,说将这权利交出去,其实是已经培养自己儿媳做起了萧家未来的第二家主。
可这儿媳才嫁过来不到几个月呢!就算是平民小户的儿媳妇嫁过来能在家中站稳脚也至少要熬个三五年,若是运气不好,熬到自己孙子也有了,才能从婆母手里接过管家权。
别说儿媳,好多人连自己的亲儿子都防着,舍不得给他交接权柄,譬如宫中那位太上皇,何况还隔了一层的儿媳妇?
诸人看向阚夫人的目光都充满了敬佩,俄顷再看向顾一昭的目光就又多了更多尊重:原本当她只是个运气好的庶女,高嫁进了国公府,得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萧世子,可如今看她必然是有本事有能力才能迅速站稳脚跟,这份能耐别说在后宅,就是放到朝堂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份。
阮氏和崔氏两人都相视一笑,颇为自豪:不愧是自家养出来的五娘子。
众人中唯有姑祖母看了一眼萧老夫人,两人隐约担心:这五娘子查账,查到二房头上怎么办?
他们倒不是是非不分,只是人老了难免疼爱子女,再者讲究一个花团锦簇而不是一枝独秀,老二中风本就是个可怜人,若是五娘子查出个好歹,当众在人前宣布,这不是大大伤了二房的面子?
偏偏怕什么来什么,那位胡夫人大咧咧开口:“既然世子夫人查账,如今可查出来些什么?”
坐中的阮氏先攥紧拳头,她这做亲娘的听不下去了。她如今跟着厉指挥使久了,也长了些心眼。
这话是个陷阱,若五娘子是争强好胜急于表现,得意说查出什么,就是当众打婆婆的脸,刚才大家都听说了婆母对你这么好,结果你扭头就查出来些糟污,若是大咧咧说出来,岂不是打婆母的脸?
可若五娘子谨慎孝顺,说什么都查不出来,那岂不是说明你无能?
一句话既能挑拨得婆媳不和,也能探出来五娘子的心性性格,可谓是一石多鸟。
大娘子也听出来了,瞪了胡夫人一眼。她旁边的寻菱也觉察出了不对,担忧又紧张看向了嫂子,脸上流露出一丝羞愧。
诸人虽然意外这个问题但也都看向五娘子,似乎是在等她说出些什么。
只见五娘子放下自己端着冰荔枝的碗,笑道:“还真是查出了什么。”
“唔?”胡夫人的眼中充满了兴味。
姑祖母和萧老夫人眼中的担忧隐隐约约,萧老夫人已经将手里的茶碗也放下了,预备抢先开口,倒是儿媳阚夫人轻轻给她递过去一张巾帕擦手,一边微不可闻冲她摇摇头。 ↑返回顶部↑
若有官员因为种种苦衷投靠了三皇子固然可恶,可等他受到了惩罚后也应当给他一个机会。
否则不接纳他们,才是任由这些势力发展壮大呢!
一旁围观的贵妇人们心里有数,那些当初卷进去被迫站队的人家松了口气:其实她们现在不得已才依附着太上皇和容太妃,谁不知道太上皇是强弩之末,可也没办法啊。
如今县君是萧大人的妻子,她本人也深得皇帝嘉奖,自然就代表了皇帝的意思。
皇帝愿意既往不咎,他们这些罪臣家属也能松口气,有了这风向,今后投靠皇帝的事就简单多了。
有人心思活络起来,想着回家就与丈夫商议转投萧大人。
皇帝的忠实追随者看在眼里,心中也安慰许多:那些人惧怕责罚,迟迟不愿意归顺,就算太上皇死了,以后还会捧出一个皇子或亲王与皇帝作对,倒不如赶紧收拢了为皇帝所用。
五娘子这举动叫人知道归降是有好处可图,过去既往不咎,想必能收拢大批人心,一时之间看向五娘子的神色都充满了钦佩。
第122章
钟鼓一响,自有厨房送上糟鲥鱼、雪梨、鲜菱、甜莲子、薄荷冰等当季鲜物,当中有位胡夫人,对国公夫人笑道:“好精心的樱桃宴,你真是好福气,娶得儿媳也是七窍玲珑心,恐怕这子孙又有两三辈的福分可享。”
阚夫人看儿媳一眼,也颇为赞赏:“她是能干又机敏,这些日子我已将家里的账册逐渐交给她,就等着以后享儿媳的福呢。”
坐中夫人们各自讶然:居然这么早就放权?阚夫人精明得满京城皆闻,她这样的人怎么会愿意将手里的管家权交出去?
再者谁人不知国公府的管家权可不是简单的家长里短,里面涉及朝政、萧家与各世家的往来,说白了背后是萧家在政坛的往来,说将这权利交出去,其实是已经培养自己儿媳做起了萧家未来的第二家主。
可这儿媳才嫁过来不到几个月呢!就算是平民小户的儿媳妇嫁过来能在家中站稳脚也至少要熬个三五年,若是运气不好,熬到自己孙子也有了,才能从婆母手里接过管家权。
别说儿媳,好多人连自己的亲儿子都防着,舍不得给他交接权柄,譬如宫中那位太上皇,何况还隔了一层的儿媳妇?
诸人看向阚夫人的目光都充满了敬佩,俄顷再看向顾一昭的目光就又多了更多尊重:原本当她只是个运气好的庶女,高嫁进了国公府,得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萧世子,可如今看她必然是有本事有能力才能迅速站稳脚跟,这份能耐别说在后宅,就是放到朝堂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份。
阮氏和崔氏两人都相视一笑,颇为自豪:不愧是自家养出来的五娘子。
众人中唯有姑祖母看了一眼萧老夫人,两人隐约担心:这五娘子查账,查到二房头上怎么办?
他们倒不是是非不分,只是人老了难免疼爱子女,再者讲究一个花团锦簇而不是一枝独秀,老二中风本就是个可怜人,若是五娘子查出个好歹,当众在人前宣布,这不是大大伤了二房的面子?
偏偏怕什么来什么,那位胡夫人大咧咧开口:“既然世子夫人查账,如今可查出来些什么?”
坐中的阮氏先攥紧拳头,她这做亲娘的听不下去了。她如今跟着厉指挥使久了,也长了些心眼。
这话是个陷阱,若五娘子是争强好胜急于表现,得意说查出什么,就是当众打婆婆的脸,刚才大家都听说了婆母对你这么好,结果你扭头就查出来些糟污,若是大咧咧说出来,岂不是打婆母的脸?
可若五娘子谨慎孝顺,说什么都查不出来,那岂不是说明你无能?
一句话既能挑拨得婆媳不和,也能探出来五娘子的心性性格,可谓是一石多鸟。
大娘子也听出来了,瞪了胡夫人一眼。她旁边的寻菱也觉察出了不对,担忧又紧张看向了嫂子,脸上流露出一丝羞愧。
诸人虽然意外这个问题但也都看向五娘子,似乎是在等她说出些什么。
只见五娘子放下自己端着冰荔枝的碗,笑道:“还真是查出了什么。”
“唔?”胡夫人的眼中充满了兴味。
姑祖母和萧老夫人眼中的担忧隐隐约约,萧老夫人已经将手里的茶碗也放下了,预备抢先开口,倒是儿媳阚夫人轻轻给她递过去一张巾帕擦手,一边微不可闻冲她摇摇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