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程家的小夫郎 第82节(3 / 4)
“你阿么说的不错,胖夫郎都旺夫。”赵云程帮腔道,“因着一路流配到四方镇,你阿么初来玉河村时身子偏瘦,后来有了桉哥儿,我才把你阿么的身子养好了些,往后咱家越来越顺,慢慢也就攒起了家业。”
“照这么说,我叔么难道就不旺我叔父了吗?”赵时奕心中欣喜,和双亲难得多话了些,自打他记事以来,赵云竹可一直没吃胖过。
徐言其怪怨的抬手拍了一下赵时奕:“你这孩子,就会和我们抬杠!”
“那是你们说错了,应当是亏妻者百财不入,爱妻者富贵相随。”
赵云程笑应着:“说的对,还是读书人会说话。”
村道上三人说说笑笑,赶回玉河村时已是晌午,李元正在灶房张罗着饭菜,洗过手后就可吃饭。
用过饭食,几人早早歇了晌,躺在炕上,徐言其不由和赵时奕说起了李元的事儿。
“你元婶么为咱家操劳了半辈子,将来你们兄弟三人定要给他养老送终。”徐言其叹了一声,“原本想着给他在村里找户好人家,奈何他不愿嫁人,我和你爹便就作罢了。”
“我和我哥可都是元婶么带大的,阿么你不说这话,我们兄弟几个也有盘算着呢。”
明儿是初五,得去村里交好的人家走走,将炕烧到烙手,夜里赵云程和徐言其早早的睡下。
赵时奕的婚事将近,过完年就得操办着,林玥身子不便,赵时泽需要时时照看,而赵时桉又带着个娃娃,家中能用的人手不多,尽早准备安心一些。
第178章 赵时奕&溪哥儿(7)
村中二月,正是农家人们办喜事的时候,这时节天儿渐渐回暖,又不到下田之际,办事儿是最适合不过的。
“云程,这是要去镇上给时奕置办东西吧,日子定在了二月几时?”
道儿碰到同路去镇上的纪昌,他便高声朝赵云程问了一嘴。
“二月初七,你家小子婚事也近了。”赵云程笑应道。
“是哩,这不是赶着去镇上安顿嘛。”
前面的村道窄,容不下两辆车通行,赵云程挥了几下鞭子,倒没真舍得打在牛身上,前头的牛儿听到响动,下意识的加快了脚下的步子,率先走上了窄道儿。
刚过完年,临街的铺面都开了张,镇上外出的人儿多了起来,赵云程将牛车寄存在镇口处,和徐言其赵时奕两人拿着竹筐涌进了人流中。
“喜糖、茶叶、酒水,还有红烛这些得先备下,喜被我前几年就给时奕缝好了,新房中的家具也要好好归置一番,这日子可真不经过,眨眼的功夫都快进二月了。”徐言其一路念叨着今儿该置办的东西,好让让赵时奕记下,他和赵云程的年纪渐渐大了,难免会有所疏漏。
回程时,竹筐里装满了物什,赵时奕主动将竹筐背在背上,留一些轻便的东西让赵云程和徐言其拎着。
“你瞧,这小鞋绣的多精致,还没我手掌大。”徐言其在一处小摊位前停下,拿起一双小鞋仔细的端详。
摊主是一位中年妇人,见摊前来了人,赶忙放下手中的绣活招待。
“这些花纹都是我一针一线绣的,摆个小摊赚点儿饭钱。”
想着赵时泽今年五月就要当爹,徐言其就没忍住买下了那双小鞋。
林玥虽然会做绣活,但却远没有这般细致,当看到徐言其手中的小鞋时,心中自是喜爱。
“这鞋太小了吧。”赵时泽拿过小鞋比了比,“一想到自个儿是也从这么小长大,我都觉得神奇。”
赵时奕在一旁叹道:“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老一辈的话自然是有道理的。”
“好了,一双小鞋就能让你们想那么多。”赵云程不喜煽情,差使着赵时奕去收拾东西。
越是临近婚期,赵时奕越是没空往崖峪村去,自从过年同赵云程往李家走过一遭后,便没再见过李溪。 ↑返回顶部↑
“照这么说,我叔么难道就不旺我叔父了吗?”赵时奕心中欣喜,和双亲难得多话了些,自打他记事以来,赵云竹可一直没吃胖过。
徐言其怪怨的抬手拍了一下赵时奕:“你这孩子,就会和我们抬杠!”
“那是你们说错了,应当是亏妻者百财不入,爱妻者富贵相随。”
赵云程笑应着:“说的对,还是读书人会说话。”
村道上三人说说笑笑,赶回玉河村时已是晌午,李元正在灶房张罗着饭菜,洗过手后就可吃饭。
用过饭食,几人早早歇了晌,躺在炕上,徐言其不由和赵时奕说起了李元的事儿。
“你元婶么为咱家操劳了半辈子,将来你们兄弟三人定要给他养老送终。”徐言其叹了一声,“原本想着给他在村里找户好人家,奈何他不愿嫁人,我和你爹便就作罢了。”
“我和我哥可都是元婶么带大的,阿么你不说这话,我们兄弟几个也有盘算着呢。”
明儿是初五,得去村里交好的人家走走,将炕烧到烙手,夜里赵云程和徐言其早早的睡下。
赵时奕的婚事将近,过完年就得操办着,林玥身子不便,赵时泽需要时时照看,而赵时桉又带着个娃娃,家中能用的人手不多,尽早准备安心一些。
第178章 赵时奕&溪哥儿(7)
村中二月,正是农家人们办喜事的时候,这时节天儿渐渐回暖,又不到下田之际,办事儿是最适合不过的。
“云程,这是要去镇上给时奕置办东西吧,日子定在了二月几时?”
道儿碰到同路去镇上的纪昌,他便高声朝赵云程问了一嘴。
“二月初七,你家小子婚事也近了。”赵云程笑应道。
“是哩,这不是赶着去镇上安顿嘛。”
前面的村道窄,容不下两辆车通行,赵云程挥了几下鞭子,倒没真舍得打在牛身上,前头的牛儿听到响动,下意识的加快了脚下的步子,率先走上了窄道儿。
刚过完年,临街的铺面都开了张,镇上外出的人儿多了起来,赵云程将牛车寄存在镇口处,和徐言其赵时奕两人拿着竹筐涌进了人流中。
“喜糖、茶叶、酒水,还有红烛这些得先备下,喜被我前几年就给时奕缝好了,新房中的家具也要好好归置一番,这日子可真不经过,眨眼的功夫都快进二月了。”徐言其一路念叨着今儿该置办的东西,好让让赵时奕记下,他和赵云程的年纪渐渐大了,难免会有所疏漏。
回程时,竹筐里装满了物什,赵时奕主动将竹筐背在背上,留一些轻便的东西让赵云程和徐言其拎着。
“你瞧,这小鞋绣的多精致,还没我手掌大。”徐言其在一处小摊位前停下,拿起一双小鞋仔细的端详。
摊主是一位中年妇人,见摊前来了人,赶忙放下手中的绣活招待。
“这些花纹都是我一针一线绣的,摆个小摊赚点儿饭钱。”
想着赵时泽今年五月就要当爹,徐言其就没忍住买下了那双小鞋。
林玥虽然会做绣活,但却远没有这般细致,当看到徐言其手中的小鞋时,心中自是喜爱。
“这鞋太小了吧。”赵时泽拿过小鞋比了比,“一想到自个儿是也从这么小长大,我都觉得神奇。”
赵时奕在一旁叹道:“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老一辈的话自然是有道理的。”
“好了,一双小鞋就能让你们想那么多。”赵云程不喜煽情,差使着赵时奕去收拾东西。
越是临近婚期,赵时奕越是没空往崖峪村去,自从过年同赵云程往李家走过一遭后,便没再见过李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