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女配又成了爽文女主[快穿] 第7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会照亮我们独龙村和我们独龙小学。”
  “老师,写一封信吧。写给中央。”
  “告诉中央,我们西南山区也需要光伏发电。”
  第83章 慧女移山33
  叶棠的目标是清晰明确的。
  每穿到一个世界, 她都会尽可能地搜集那个世界的情报与信息,以备不时之需。
  穿到这个世界之后,她也在努力收集外界的信息。每次被秋秀玲带着去县城的时候, 叶棠都会尽可能地多走走、多看看。秋秀玲只当叶棠是小孩子好奇心重, 殊不知叶棠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整理成了情报。
  只是县城与大城市之间到底有差距。哪怕大丽县就在边境附近,这里有更多的商人,商人也带来了更多的情报,叶棠能从大丽县得到的情报依旧有滞后性与局限性。
  叶棠一直在想要如何解决这种困境。而当一对儿从城里来的青年旅行者出现在她面前时, 她想到了解决办法。只是这种办法需要一个契机去实现。
  从城市里来的旅行者对山民们来说是肥客, 大大的肥客。不少山民为了抢肥客,亲戚邻里之间都起了龃龉。
  秋秀玲一心扑在学校上, 并不清楚村里的这些家长里短。时常与村里的妇女一起约着去洗衣潭刷衣服的陈菊因为不需要替赵报国家揽客,从来都是笑着旁边听妇女们嘴碎哪家哪家如何如何,从不插话。
  也不知道是哪个妇女最先觉得没有倾向性的陈菊是最公正公平的。反正后头妇女们再为肥客该归哪家而争吵不休时,这个裁决的权利被妇女给到了陈菊的手里。
  陈菊哪儿遇过这样的事情啊?她三十几年的人生里,有九成都是听命行事。乍然接到这样棘手的炸弹, 她只能去求助于在她眼中读书读得已经“无所不知”的女儿了。
  叶棠想要的契机就这样来到了她的手里。
  她收集了村民们的意见,单独把有意接待游客的村民们列了一张名单。照着名单, 叶棠与陈菊到访了各家, 又询问了各家的意见,最后总结归纳出各家能够提供的服务列表。
  比如有些人家条件较好,能提供自家腌制的火腿、熏烤的熏肉。有些人家又能给客人住独立的小院儿, 小院里还有可以自行打水的水井。又或者有些人家田里种的作物不急着吃也不急着卖,能够给游客提供收割、挖掘作物,吃自己亲手挖掘的农作物的机会……
  所有细致的内容都被叶棠一一列出, 做成了表。然后她让村民们把这张表给游客看,让游客们根据这张表选择自己最想要的行程。
  如此这般分配, 能够提供更多服务的人家自然成了游客们的不二首选,提供不出太多服务的人家自然有些怨言。
  于是叶棠提起村中的亲戚关系,告知村民们可以相互协助:甲家出能看见好风景的房屋,乙家提供铺笼帐盖,丙家提供餐饮吃食,事后几家按照事前约定的比例分钱,你家吃饱了,我家也不饿着。
  这下村民们总算满意了。于是叶棠乘机请村民们帮忙,请她们向游客推销陈菊的拼布作品。
  这本就只是一个小忙,再者陈菊与叶棠也确实为她们忙活不少。村民们哪里会拒绝叶棠的请求?
  只是村民们私底下并不看好陈菊做的这些小玩意儿。无他,这些小玩意儿在他们眼中既不新奇,也不有趣——陈菊的拼布作品大多是坐垫,还有一些是可以缝到衣服、鞋子、帕子上的装饰品。这些小玩意儿用料并不精细,颜色与花样也大多就是当地最传统的那几种。
  结果,陈菊的拼布大受欢迎。不管是住在哪一家的游客,最后都会带上一、两件陈菊的拼布作品走。
  叶棠倒是早就知道陈菊的拼布作品一定能走俏。
  毕竟城里与山里人文风俗有相当的差距,在山里经常见到的东西,在城里未必就能找见。
  陈菊的拼布带着浓浓的民族风情。不光色彩上鲜艳浓丽,形状上也多采用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图腾。加上她的拼布作品手工质感强,真是让人看上一眼就能感觉与城市截然迥异的异域风情。
  陈菊的拼布作品卖得不贵。但游客一买就是好几件。
  眼见陈菊啥都不出,缝点小玩意儿就躺着赚钱了,村民们那叫一个羡慕嫉妒啊。
  拼布本就是许多村里妇女都会的手艺,村中各家也都会存些碎布头摆着,好给衣服缝个补丁改个长宽什么的。见陈菊赚钱赚得如此轻松,顿时有人心生歹意,让自家婆娘连夜赶工,也缝出差不多的东西。然后给游客推荐拼布布艺时就拿出自家婆娘做的东西,不再替陈菊推销。
  原本这么干的也就一、两户人家,因为陈菊虽不在赵报国家住了,可她始终是赵虎的媳妇儿。村民们偷着干损害陈菊利益的事只要不让赵报国家的人知道就没什么问题,但要把事情摆在了明面儿上,那就得掂量掂量赵虎的拳头有多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