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天骄(科举) 第51节(3 / 4)
最终,公孙瑾还是成功保住了自己这份卡牌,并火速回家将那套新卡牌呈给了正宁帝。
于是,正宁帝的日常就成了,隔三差五喊上阁老们来上一局三国杀。在繁忙的公务中放松放松脑子,然后又扎进公务堆里,继续勤勤恳恳地干活。
至于什么一玩三国杀就想到萧景曜的事情,萧景曜自然是没有想到的。
他只是个小小的秀才而已,哪能算得了那么多呢?
萧景曜无辜摊手。
第041章
出乎萧景曜预料的是, 公孙瑾给他的回信中,竟然还有不少银票。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从之。正宁帝喜欢上了玩三国杀, 还拉着阁老们一起玩。那朝臣们有一个算一个,肯定会想办法弄一套三国杀来玩一玩。
公孙瑾名下虽没有铺面,但公孙家肯定有。京中有些消息灵通的商家, 早就开始开工做三国杀卡牌了。
不过公孙家的地位摆在那儿,他们用了这个法子, 哪怕现在还没有什么产权的概念,他们也不敢糊弄公孙家, 老老实实给了不少银票。
公孙瑾本来是不想收这些银票的, 但想到萧家也只能算是小富之家, 萧景曜头上还有两个败家的长辈, 再加上萧景曜念书的花销。公孙瑾估摸着萧家应该会需要这笔银子, 便把银票连同信一起给萧景曜寄了过来。
拿到一大叠银票的萧景曜又是感动又是无奈, 他这回是真的没想赚银子!
不过京城的商人真的好富庶,就这么凑一凑, 竟然有十万两银票。
萧景曜那颗资本家的心脏又忍不住蠢蠢欲动, 这么多的……呸,是大老板,是多么好的合作伙伴啊。
跃跃欲试,跃跃欲试!
但萧景曜很快就冷静了下来,知道他最好进京前几年都别在商业上搞事情。
文人要的就是一个清名,若是一心想着赚钱,哪怕萧景曜才比子建, 也会有一堆文人戳他的脊梁骨。
官场不易,景曜叹气。
孙敏行的那几位一心钻研数理化的朋友在孙敏行的引荐下, 给萧景曜来的信。
数学大佬给萧景曜出了道勾股定理的题,萧景曜打开信,看清楚上面的内容后,简直哭笑不得。
……股定理,后世随便拉来一个初中生都能做啊。大佬是不是太看不起我了?
然而转念一想,嗐,自己现在的年纪还比初中生小呢。萧景曜一时间也不知该做出什么表情。
研究物理的大佬说他近来在改良水力纺车,还给萧景曜画了一部分图纸。
这位家里是大布商,有许多家布坊。正好他们家乡又临水,先前已经工匠做出了水力纺车,现在他正在想办法改良。希望做出能用更小的水力带动的水力纺车。
萧景曜毫不意外这位的家底。这个大多数老百姓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时代,能够念这么多年书,还能钻研“杂科”,家里要是没点矿,真经不起这么折腾。
化学大佬还在研究方士的炼丹术,炸炉的火药早就搞明白了,萧景曜才知道原来现在火药已经被作用在战场上,大齐已经有了火铳。
不过现在的炸药是□□,威力并不算大,真打起来,还是干不过出色的骑兵。要到后世的黄火药出现后,再伴随着强大的工业基础,各种威力强大的武器纷纷登上舞台,没有工业体系的游牧民族开始能歌善舞,世界成了几大强国的舞台。
黄火药的配比,萧景曜倒是知道。但现在没有足够的工业基础,温度,压力,纯度酸碱度这些东西都没法确定。真按照配比去手搓火药,呵……成功的人估计得是天选之子。不然的话,就是砰砰砰大礼包。
萧景曜当然不会去作这个死。这个念头也就脑海里一转,就被萧景曜毫不犹豫地扔在了脑后。先存着,或者以后记下来也行。等什么时候点亮科技树了,再来点亮这些技能点。
不过萧景曜还真能帮上对方一个忙。 ↑返回顶部↑
于是,正宁帝的日常就成了,隔三差五喊上阁老们来上一局三国杀。在繁忙的公务中放松放松脑子,然后又扎进公务堆里,继续勤勤恳恳地干活。
至于什么一玩三国杀就想到萧景曜的事情,萧景曜自然是没有想到的。
他只是个小小的秀才而已,哪能算得了那么多呢?
萧景曜无辜摊手。
第041章
出乎萧景曜预料的是, 公孙瑾给他的回信中,竟然还有不少银票。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从之。正宁帝喜欢上了玩三国杀, 还拉着阁老们一起玩。那朝臣们有一个算一个,肯定会想办法弄一套三国杀来玩一玩。
公孙瑾名下虽没有铺面,但公孙家肯定有。京中有些消息灵通的商家, 早就开始开工做三国杀卡牌了。
不过公孙家的地位摆在那儿,他们用了这个法子, 哪怕现在还没有什么产权的概念,他们也不敢糊弄公孙家, 老老实实给了不少银票。
公孙瑾本来是不想收这些银票的, 但想到萧家也只能算是小富之家, 萧景曜头上还有两个败家的长辈, 再加上萧景曜念书的花销。公孙瑾估摸着萧家应该会需要这笔银子, 便把银票连同信一起给萧景曜寄了过来。
拿到一大叠银票的萧景曜又是感动又是无奈, 他这回是真的没想赚银子!
不过京城的商人真的好富庶,就这么凑一凑, 竟然有十万两银票。
萧景曜那颗资本家的心脏又忍不住蠢蠢欲动, 这么多的……呸,是大老板,是多么好的合作伙伴啊。
跃跃欲试,跃跃欲试!
但萧景曜很快就冷静了下来,知道他最好进京前几年都别在商业上搞事情。
文人要的就是一个清名,若是一心想着赚钱,哪怕萧景曜才比子建, 也会有一堆文人戳他的脊梁骨。
官场不易,景曜叹气。
孙敏行的那几位一心钻研数理化的朋友在孙敏行的引荐下, 给萧景曜来的信。
数学大佬给萧景曜出了道勾股定理的题,萧景曜打开信,看清楚上面的内容后,简直哭笑不得。
……股定理,后世随便拉来一个初中生都能做啊。大佬是不是太看不起我了?
然而转念一想,嗐,自己现在的年纪还比初中生小呢。萧景曜一时间也不知该做出什么表情。
研究物理的大佬说他近来在改良水力纺车,还给萧景曜画了一部分图纸。
这位家里是大布商,有许多家布坊。正好他们家乡又临水,先前已经工匠做出了水力纺车,现在他正在想办法改良。希望做出能用更小的水力带动的水力纺车。
萧景曜毫不意外这位的家底。这个大多数老百姓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时代,能够念这么多年书,还能钻研“杂科”,家里要是没点矿,真经不起这么折腾。
化学大佬还在研究方士的炼丹术,炸炉的火药早就搞明白了,萧景曜才知道原来现在火药已经被作用在战场上,大齐已经有了火铳。
不过现在的炸药是□□,威力并不算大,真打起来,还是干不过出色的骑兵。要到后世的黄火药出现后,再伴随着强大的工业基础,各种威力强大的武器纷纷登上舞台,没有工业体系的游牧民族开始能歌善舞,世界成了几大强国的舞台。
黄火药的配比,萧景曜倒是知道。但现在没有足够的工业基础,温度,压力,纯度酸碱度这些东西都没法确定。真按照配比去手搓火药,呵……成功的人估计得是天选之子。不然的话,就是砰砰砰大礼包。
萧景曜当然不会去作这个死。这个念头也就脑海里一转,就被萧景曜毫不犹豫地扔在了脑后。先存着,或者以后记下来也行。等什么时候点亮科技树了,再来点亮这些技能点。
不过萧景曜还真能帮上对方一个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