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家七娘子 第48节(2 / 4)
柳瑾瑶也是感觉十分诧异,几年的时间楚君煜的成长速度吓人,再也不是刚离京时候的模样,随着他身上军功的积累,冠在他身上的名头也越来越多,不只是边关,连中原许多地方都知道,大楚的军队有一个容貌昳丽骁勇善战的年轻军官,他在边关都被编写成各种画本子里的人物了。
而且听说连敌军的一个女将领见到他之后都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直接在众人面前表白,不过却被他断然拒绝,这个传闻一出写画本子的,说书的更是添油加醋,把楚君煜和那名女将领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描述的荡气回肠,其间夹杂国仇家恨,两人相知相惜却不能在一起的遗憾,真是令听者伤心,闻者落泪,也让楚君煜在闺阁女子心中地位陡增且增添了悲情和神秘元素。
柳瑾瑶第一次听说的时候差点没笑死,原来古人的脑洞也不小啊,这画本子写的够狗血,够刺激,够纠结,堪称狗血言情小说的领军之作!连她看着都要对这对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有情人惋惜,而且这桥段怎么看着都有些眼熟,后来想想,尼玛,这不是古代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吗?
好几年不见了,当年的那个小孩已经长大了,让柳瑾瑶有些感慨,也不知道再次见面之后他是否还记得自己?他们也就是最开始还互通书信,后来战事繁忙就极少有书信往来,楚君煜很忙,是真的很忙,否则他也不能够取得如今的成绩。
而且每次来往边关的书信都要被人提前检查,柳瑾瑶觉得书信是很私密的东西,虽然理解他们是为了安全考虑,心里也还是别扭,想到这里写的时候就难免内容空泛,可能楚君煜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后来倒是不常写了。
然后就是她年纪大一些的时候家里就让注意自己的言行,免得被人说是私相授受,就更是小心,每到这个时候她就格外怀念电话手机这些东西。
中秋节过后不久就是九九重阳,登高望远,插茱萸,喝菊花酒,象征着团圆的节日家人都没怎么庆祝,重阳节有避灾之意的节日,家人还是一起吃花糕,登高揽胜,宫中还举行了祭祀仪式。
在重阳节过后,九月底的时候边关传来好消息,大楚军队取得大捷,这次全面性的胜利重挫了鞑子的锐气也使得他们元气大伤,保证几年之内都不会再有战争。
再也没有比这个刚让人振奋的消息了,捷报是快马加鞭送回来的,但是军队里的官兵还要收拾战场,处理谈判事宜,鞑子还会派人来京城商议战俘一事儿。
打完仗之后的事情还有许多,军队士兵伤亡的要记录在册,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要给那些为了保家卫国而流血牺牲的将士该有的荣耀和保证,还要给他们的家人争取抚恤金,还要安置伤残的士兵,等等等等,边关将士依然忙碌不堪。
按照这个进度再加上路上的耽误能够在年前回到京城就算不错了,不过也让大家松了一大口气,打了一场胜仗总是值得庆祝的,不过胜仗背后还隐藏着无数人的血泪,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从来都是残忍的。
不过皇上听到边关大捷的消息之后龙心大悦,立即下旨封赏,并派遣官员过去处理战后事宜,论谈判什么的还是文官嘴皮子利索。
京城派遣过去的处理善后,边关的将领就要带领部队押着战俘立即回京复命。
消息一出大街小巷喜气洋洋,翘首以盼等着迎接胜利大军回京,柳国公府也热闹起来,二夫人还对着菩萨拜了拜,激动的抹眼泪,带动的大家也跟着哭了起来。
世子夫人也高兴,不过还能够控制住不失态,一看老太太都跟着红了眼眶,赶紧劝说,“这是好事儿,哭什么?”
老太太转头摸摸眼泪,转过来点头,“对,是好事儿,府上都提前预备上,收拾妥当了让孩子们住的安心。”
世子夫人点头称是,二夫人就是个多愁善感的,同时也是比较好哄的,这会儿又高兴了起来,“还要给旭哥儿衣裳玩具,也不知道长多高了。”
旭哥儿大名柳渊旭,是谢悦涵和柳衡珏的儿子,今年三岁,是他们到边关的第二年怀上的,二夫人多次遗憾没能亲自看着孙子出声,而且今年都已经三岁了才第一次见面,心中那浓浓的慈爱之情都无处发泄。
老太太听到这话也高兴,家里又添新人口总是让人很愉悦的事情,“还有昊哥儿,还有咱们的小诗雨,家里要热闹喽!”
听到这话众人心中都十分欢喜,热闹了才好,一家人都在一处才是最好,现在交通不方便,有个什么事情远方的亲人一时半会的都回不来。
他们现在说的兴奋,也不想想带着部队战俘会拖慢行程,从边关回到京城起码得三个月,如今是九月底,等他们回到京城就到年底了。不过有个盼头总比之前好太多。
柳瑾瑶的生辰在十一月二十五,冬至过后,今年是本命年,家里又比较高兴,就想要给她办生辰,柳瑾璎比她就小了一个月,正好赶在了年底,她事事都要与柳瑾瑶攀比,专门盯着柳瑾瑶如何办,到时候她一定要比柳瑾瑶办的还好!
柳瑾璎一向都是一个十分有志气的姑娘来着。
柳瑾瑶懒得理她,在生辰的前几天趁着路上没雪就打算去寺庙诵经,老太太也正好去还愿,顺便再给柳瑾瑶求个平安符。
一大早用过早膳,柳瑾瑶被司琴裹得暖暖和和的,又把兔毛的斗篷披上,手里塞上一个小暖炉,马车上烧着热水,因为起的太早她没什么食欲,就让她就着热水用些点心。
灵照寺是京城最大的寺庙,不过距离不近,马车晃晃悠悠要走将近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所以要一大早过去,然后在寺院住上一晚,第二天午膳过后再回来。
因为经常有香客留宿,所以那边的条件还不错,尤其是寺院的素斋很好吃,那边的大厨能够用豆腐做出各种美味的菜肴,令人很是回味。
老太太给柳瑾瑶讲了许多注意事项,柳瑾瑶乖乖点头听着,三夫人这次也跟着一起来了,然后连带着把柳瑾芸和柳瑾茜都带着一起,也是给柳瑾瑶做个伴。
到寺庙的时候就已经到中午了,下了马车她们三个伺候的丫鬟就给每人带上一个幕蓠,然后就一路跟着进山,走到门口的时候就有一个小沙弥迎接他们。
小沙弥年纪不大,严肃着模样双手合十拜一拜,老太太回一礼,然后他就说师傅让他来为他们领路。 ↑返回顶部↑
而且听说连敌军的一个女将领见到他之后都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直接在众人面前表白,不过却被他断然拒绝,这个传闻一出写画本子的,说书的更是添油加醋,把楚君煜和那名女将领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描述的荡气回肠,其间夹杂国仇家恨,两人相知相惜却不能在一起的遗憾,真是令听者伤心,闻者落泪,也让楚君煜在闺阁女子心中地位陡增且增添了悲情和神秘元素。
柳瑾瑶第一次听说的时候差点没笑死,原来古人的脑洞也不小啊,这画本子写的够狗血,够刺激,够纠结,堪称狗血言情小说的领军之作!连她看着都要对这对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有情人惋惜,而且这桥段怎么看着都有些眼熟,后来想想,尼玛,这不是古代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吗?
好几年不见了,当年的那个小孩已经长大了,让柳瑾瑶有些感慨,也不知道再次见面之后他是否还记得自己?他们也就是最开始还互通书信,后来战事繁忙就极少有书信往来,楚君煜很忙,是真的很忙,否则他也不能够取得如今的成绩。
而且每次来往边关的书信都要被人提前检查,柳瑾瑶觉得书信是很私密的东西,虽然理解他们是为了安全考虑,心里也还是别扭,想到这里写的时候就难免内容空泛,可能楚君煜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后来倒是不常写了。
然后就是她年纪大一些的时候家里就让注意自己的言行,免得被人说是私相授受,就更是小心,每到这个时候她就格外怀念电话手机这些东西。
中秋节过后不久就是九九重阳,登高望远,插茱萸,喝菊花酒,象征着团圆的节日家人都没怎么庆祝,重阳节有避灾之意的节日,家人还是一起吃花糕,登高揽胜,宫中还举行了祭祀仪式。
在重阳节过后,九月底的时候边关传来好消息,大楚军队取得大捷,这次全面性的胜利重挫了鞑子的锐气也使得他们元气大伤,保证几年之内都不会再有战争。
再也没有比这个刚让人振奋的消息了,捷报是快马加鞭送回来的,但是军队里的官兵还要收拾战场,处理谈判事宜,鞑子还会派人来京城商议战俘一事儿。
打完仗之后的事情还有许多,军队士兵伤亡的要记录在册,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要给那些为了保家卫国而流血牺牲的将士该有的荣耀和保证,还要给他们的家人争取抚恤金,还要安置伤残的士兵,等等等等,边关将士依然忙碌不堪。
按照这个进度再加上路上的耽误能够在年前回到京城就算不错了,不过也让大家松了一大口气,打了一场胜仗总是值得庆祝的,不过胜仗背后还隐藏着无数人的血泪,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从来都是残忍的。
不过皇上听到边关大捷的消息之后龙心大悦,立即下旨封赏,并派遣官员过去处理战后事宜,论谈判什么的还是文官嘴皮子利索。
京城派遣过去的处理善后,边关的将领就要带领部队押着战俘立即回京复命。
消息一出大街小巷喜气洋洋,翘首以盼等着迎接胜利大军回京,柳国公府也热闹起来,二夫人还对着菩萨拜了拜,激动的抹眼泪,带动的大家也跟着哭了起来。
世子夫人也高兴,不过还能够控制住不失态,一看老太太都跟着红了眼眶,赶紧劝说,“这是好事儿,哭什么?”
老太太转头摸摸眼泪,转过来点头,“对,是好事儿,府上都提前预备上,收拾妥当了让孩子们住的安心。”
世子夫人点头称是,二夫人就是个多愁善感的,同时也是比较好哄的,这会儿又高兴了起来,“还要给旭哥儿衣裳玩具,也不知道长多高了。”
旭哥儿大名柳渊旭,是谢悦涵和柳衡珏的儿子,今年三岁,是他们到边关的第二年怀上的,二夫人多次遗憾没能亲自看着孙子出声,而且今年都已经三岁了才第一次见面,心中那浓浓的慈爱之情都无处发泄。
老太太听到这话也高兴,家里又添新人口总是让人很愉悦的事情,“还有昊哥儿,还有咱们的小诗雨,家里要热闹喽!”
听到这话众人心中都十分欢喜,热闹了才好,一家人都在一处才是最好,现在交通不方便,有个什么事情远方的亲人一时半会的都回不来。
他们现在说的兴奋,也不想想带着部队战俘会拖慢行程,从边关回到京城起码得三个月,如今是九月底,等他们回到京城就到年底了。不过有个盼头总比之前好太多。
柳瑾瑶的生辰在十一月二十五,冬至过后,今年是本命年,家里又比较高兴,就想要给她办生辰,柳瑾璎比她就小了一个月,正好赶在了年底,她事事都要与柳瑾瑶攀比,专门盯着柳瑾瑶如何办,到时候她一定要比柳瑾瑶办的还好!
柳瑾璎一向都是一个十分有志气的姑娘来着。
柳瑾瑶懒得理她,在生辰的前几天趁着路上没雪就打算去寺庙诵经,老太太也正好去还愿,顺便再给柳瑾瑶求个平安符。
一大早用过早膳,柳瑾瑶被司琴裹得暖暖和和的,又把兔毛的斗篷披上,手里塞上一个小暖炉,马车上烧着热水,因为起的太早她没什么食欲,就让她就着热水用些点心。
灵照寺是京城最大的寺庙,不过距离不近,马车晃晃悠悠要走将近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所以要一大早过去,然后在寺院住上一晚,第二天午膳过后再回来。
因为经常有香客留宿,所以那边的条件还不错,尤其是寺院的素斋很好吃,那边的大厨能够用豆腐做出各种美味的菜肴,令人很是回味。
老太太给柳瑾瑶讲了许多注意事项,柳瑾瑶乖乖点头听着,三夫人这次也跟着一起来了,然后连带着把柳瑾芸和柳瑾茜都带着一起,也是给柳瑾瑶做个伴。
到寺庙的时候就已经到中午了,下了马车她们三个伺候的丫鬟就给每人带上一个幕蓠,然后就一路跟着进山,走到门口的时候就有一个小沙弥迎接他们。
小沙弥年纪不大,严肃着模样双手合十拜一拜,老太太回一礼,然后他就说师傅让他来为他们领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