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7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今天幕又给他送了个刺头————白居易。
  这《观》l麦》里面的妇女为了交税,把家里的田都卖光了,只能捡麦子吃,这是多么地触目惊心。这下被天幕广而告之,全国的人不就知道他实行苛政了吗!
  白居易这个混蛋!
  与此同时,他也有些担忧,他一直感觉自己上位以来,做得特别好,民间还有人喊他小太宗,怎么还有百姓这么惨?
  唐宪宗李纯于是问:“这天幕所说的情况是真的?”
  有些大臣见皇上心情不好,立马跳出来说:“陛下,您瞎瞎,那首诗中,很多人都在辛勤工作,只有一个妇女因为家里的赋税太多,不得不卖掉田产。这分明是个例啊。"
  “就算是贞观年间,也有饿得吃不起饭的人,白居易只不过挑了一个,就把它放大,实在失之偏颇。”
  “自从两税法开始实施,百姓的负担大大降低,怎么可能是苛政?”
  唐宪宗一听,心里放松不少:"是啊,自从德宗年间实行两税法,取消各种杂税,国库收入暴涨,那妇女只不过是为数不多的例子罢了。"
  然而这时,天幕却说:【
  众所周知,随着时间流逝,阶层越发固化,王朝的土地兼并情况往往越来越严重,比如汉朝,比如唐朝。
  唐朝中期,国家非常动乱,赋税制度混乱,各种杂税特别多,百姓那真是苦不堪言,经常造反。
  当然,
  统治阶级也没坐着等死,想了办法。
  唐代宗时期,让各地根据贫富等级来收税,地主豪强当然不想交税,反抗情绪强烈,所以政策没有落地万洁净。
  等到了唐德宗时期,780年,宰相杨炎来了,他懂经济学。
  他主张改成两税法:取消杂税,依据贫富等级来收税,主要收货币。
  要知道,从战国到唐朝,都实行以人丁为主的税法,两税法可以算是非常先进了!
  可以看得出来,统治阶级也想抑制越来越明显的贫富分化。
  两税法实行初期,唐朝收入增加很多,平民百姓非常滋润。
  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场重大改革和进步。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想法是好的,可没有客观条件,当时的货币经济还没有那么发达。两税法实行不到三十年,就被迫从收货币,改成收实物。
  而且朝廷看官员的政绩,往往看当地收来了多少税钱。
  那些官员于是横征暴敛,杂税又开始多了。比如房产税,比如交易税,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接。
  历史的车轮很快又咕噜咕噜地回去了。
  到最后,各种杂税比正税还多,再加上地主豪强的搜刮,老百姓不得不卖儿卖女来缴税。
  比如《观》麦》中的那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就不得不把家里的田产卖了来缴税。
  值得一提的是,官员一旦来统计过家里的人丁,缴税的额度就定下来了,税额只许增加,不许减少。
  也就是说,那个妇女家里把田卖了只能抵一次的税钱。等到官员下次来收税,她还要交那么多税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