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9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成语“乘兴而来”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张怀民见他怪可怜的,心生不忍,微微叹息:“这样吧。你要是想夜游,提前跟我说,我就不睡了,这样就不会惊醒了。”
  苏轼脸上瞬间绽放笑容:“好。”
  不管张怀民睡还是没睡,苏轼乘兴而来,他就起床了。文人最喜欢这种和谐的友谊。
  比如之前有一个文人也是半夜去找朋友玩,因为去的特别急,所以朋友没有做准备,家里没有酒喝,也没有茶喝,只有醋。
  两人于是以醋代茶,聊了整整一晚上。大家又觉得惊骇,又佩服他们的友谊。自此之后,这件事情传成美谈。
  苏轼和张怀民的事情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时间,苏轼和张怀民之间的友谊为众人津津乐道。
  苏辙心里稍稍安下心:"看来兄长在黄州交到了好朋友。人生在世,知己难求,想必他就不会那么寂寞了。”
  但是他还是忧心忡忡:"可是光有知己还是不够的,民以食为天。兄长又没有什么俸禄,还要养一大家子,饭都吃不起,肯定吃不好睡不好,所以才会半夜睡不着找人起来玩。”
  哥哥午夜梦回,肯定会回忆狱中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可紧接着,天幕又说:【苏轼不仅在黄州这个新地图上找到了很多好朋友,还开发了副业——美食博主!
  苏轼心想:朝廷不让他当官是吧?那他就去当美食家了。
  提到苏轼苏东坡,就不得不提以苏轼名字称呼的无数美食,最出名的当然是那一道东坡肉。】
  第53章 (过渡章)苏轼:司马光这个大倔牛!
  苏辙完全没有办法接受东坡肉,怀疑哥哥真的穷的不得了。他倒不是笨,只是一碰到哥哥的事情,就没有办法冷静看待。
  谁知,紧接着天幕就开始播放东坡肉的视频。
  画面中,胖胖的肉浸在金兔l(k山的肉汤里,仿佛戳一戳,都会发出"duang,duang"的波纹。
  光是看着,便能想象到那肥而不腻的口感。
  【苏轼本来是个市长级的人物,结果陷入乌台诗案,成了罪官。他这种官员不能轻易离开黄州,也没有什么俸禄,一大家子总要吃饭,于是开始想招数。
  比如租借农田,自己开垦。他喜欢白居易开朗的精神,所以把这块地叫做东坡,幽默地自称东坡居士。比起其他人的称号,他的自称简直太接地气了。
  可是光有粮食不行,没肉吃啊。
  苏轼买不起那些昂贵的肉,比如羊肉。只能把目光投向了猪肉。猪肉有股猪骚味,贵族瞧不起,普通百姓不会料理,所以没什么人买,价格非常低。
  他把猪肉烧的特别好吃,一下子风靡开来。
  其实苏轼没有把它取名叫做东坡肉,是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种肉叫东坡肉。
  而且当时做法没这么复杂,后人也改良了工序。】
  苏轼的弟弟苏辙顿时心疼不已,宋朝以羊肉为尊,哥哥穷的吃不起羊肉,只能吃贱肉,太惨了!
  不行,他得赶紧寄点银两和衣物过去。
  天幕把苏轼相关的美食照片全部都放了出来。
  【东坡肉,东坡豆腐,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凉粉,东坡饼,梅菜扣肉……都跟苏轼有关系。
  虽然经济方面非常困难,但是他的过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为自己赢得了美食家的称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