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9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算算时间,他也就几年寿命了,他的儿子年纪还小,不让太后垂帘听政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死局,没有办法解开。
  他也不怨恨高太后不支持他变法,因为压根就没几个人支持他。他早就有预感了,自己一旦驾崩,变法就会消亡。
  宋神宗说道:“母后贤良淑德,见多识广,爱卿们为什么觉得她做得不好?”
  立刻有大臣说:“苏轼文章做得好,政绩也不错,可是当宰相还差得远了。高太后凭一己之私,非要抬苏轼兄弟上位,说不定大宋就亡在这一代。"
  这个大臣为什么如此激进,那是因为他家跟皇后娘家关系不错。宋神宗死后妻子和母亲到底哪个摄政,能让他们打得你死我活。
  宋神宗一听,觉得挺有道理,心里直打鼓。
  可没过多久,听完天幕后,他们的面色都变了。
  什么?高太后居然被称为"女中尧舜",这么优秀的吗?
  【五十岁到六十岁这十年,是苏轼最春风得意的时候。位高权重,名声斐然。
  他治好了杭州的瘟疫,过得非常惬意,本以为可以在这里终老。
  可1094年,保护伞高太后去世了。
  高太后这一生勤俭节约,励精图治,连自己的亲戚都不提拔。这段时间被认为是北宋最后一个国力较强的时代。
  仁慈的高太后于是告诉苏轼他们这些旧臣,要主动隐退,以免被报复。】
  “女中尧舜”这个称呼简直让无数人下巴都掉下来了。
  吕后称制、武则天称帝……或多或少都为人诟病,但是高太后居然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那些反对高太后提政的人说不出话了。别说女中尧舜,就连数量特别多的男性君主也很难得到这么高的评价。看来高太后是真的一心为民啊。
  宋神宗也稍稍松了口气,看来母后做得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如果母后能同意变法,等过几年,他的身后事或许可以托付给母后了。
  唐高宗李治轻咳两声,这些年,他的身体是越来越不好了,他的孩子还太年轻,未来肯定也是媚娘辅佐。
  他仿佛无意一样地说:“媚娘,女中尧舜这个称号真好听。”
  武媚娘能做到吗?
  武媚娘听出他试探的意思,笑笑:“是啊,主少国疑,高太后真不容易。”
  唐高宗李治:“你能做到吗?”
  武媚娘心神震颤,来了,终于来了。他终于把身后事提到明面上来了。如果回答得不好,自己可能就跟大权无缘了。
  武媚娘连忙说:“陛下您这是何意?不要想这些事情。”
  唐高宗李治喜欢武媚娘有野心,不过恰当的野心才是好的,多了就过犹不及。武媚娘要真开始思考自己能不能比得上高太后,唐高宗李治就要忌惮了。
  唐高宗李治拍她的手:“好,不说了。不过在朕眼里,媚娘肯定比高太后好。”
  武媚娘唇角含笑,心中不以为然,当太后哪里有当皇帝爽?
  【高太后的担心是正确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