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尔新婚 第1节(3 / 4)
原来她仍旧在梦里。
后来的梦中,都是些琐碎的日常,姜六郎一直在她身边,可是她却始终看不清的脸。
待俞嫣真正醒来,早已天光大亮。她坐起身,挑幔而望,发白的光隔着细密的窗绸漏进来,温柔照着桌上的大氅和红玉雁。
俞嫣梳洗换衣之后,正在用早膳,退红脚步匆匆地进来禀话——
“姑娘,姜家又来人了!”
俞嫣微怔,昨日才纳采,今日怎么突然又登门?莫不是出了什么变故?俞嫣来不及多琢磨,退红便解释:“姜家那位老寿星昨天傍晚摔了。”
俞嫣轻“呀”了一声。
姜家那位老寿星已经过了耄耋之年,是洛阳城里有名的大寿星。身子骨再结实的老人家也经不起一摔。
俞嫣心里咯噔一声,果然退红接下来说的话和她猜得差不多。
“姜家今日登门,是想商量一下能不能把婚期再往前提一提。”
“不、不是还没到请期吗?”俞嫣向来伶俐的嘴,也结巴了一下。
退红打量着俞嫣的脸色,道:“听大夫人身边侍女传的话,姜家可能希望婚期越快越好,所以过来问问意见。”
俞嫣在心里琢磨着若是姜家那位老祖宗没了,姜六郎需守孝,她等上三年再嫁也挺好的,闺中日子乐得自在。但老人家还活着,这话可不能说。既无礼又不孝。
可俞嫣也明白自己愿意等,姜家未必。她今年十七,姜六郎却已二十有三。再言,姜家必然也希望老寿星在时能看着新妇进门。
本就是突然的婚事,若婚期再提,俞嫣心中难免惶惶。她望着桌上可口早膳,全然没了胃口。
小半个时辰后,长公主身边的嬷嬷匆匆过来——姜六郎想见她,问她可否方便。
第2章
“嬷嬷先坐。”
俞嫣问:“姜家是想将婚期提到什么时候?”
“依姜家的意思,想将婚期定在四月初,立夏左右。确切的婚期还要再算算吉日。”
“四月初?”俞嫣惊了,今日已经是三月廿一。俞嫣以前总想着走完六礼流程,再在吉日上挑来选去,等她嫁去姜家至少也是小半年之后的事情。
一旁的退红喃声:“这是不是太急了?”
若当真距婚期只十日左右,很多东西恐怕就算能赶制出来,也必然匆匆忙忙。退红抬眼望了俞嫣一眼,心道按照姑娘尽善尽美的拔尖儿性子,恐怕会不情不愿。
果然,俞嫣的脸色一下子不好看了。
她问:“母亲答应了?”
苏嬷嬷慈善的笑容告诉了俞嫣答案。
苏嬷嬷柔声劝着:“结亲自然盼着两家欢喜。如今姜家这情景,我们若不同意,恐怕显得太无情了些,而且姜家是姑娘以后要生活一辈子的地方,这还未过门,最好不要留下隔阂。”
俞嫣心里很不舒坦,她哼声质问:“凭什么呢?就因为他救了我,我就非嫁他不可了?我就万事都要顺着姜家了?姜家再这么没有礼数,这亲我不结了!别以为他抱了我我就只能嫁他了!哼,想娶本郡主的人多的是!”
“哎呦我的小祖宗。”苏嬷嬷道,“这些气话在自己房里说说也就罢了,万不可在外面说。”
俞嫣垂着眼睛,摆弄着搭在腿上的柔纱披帛,没吭声。因她知道苏嬷嬷这话没错,她也的确不可能在外人面前这样说话。 ↑返回顶部↑
后来的梦中,都是些琐碎的日常,姜六郎一直在她身边,可是她却始终看不清的脸。
待俞嫣真正醒来,早已天光大亮。她坐起身,挑幔而望,发白的光隔着细密的窗绸漏进来,温柔照着桌上的大氅和红玉雁。
俞嫣梳洗换衣之后,正在用早膳,退红脚步匆匆地进来禀话——
“姑娘,姜家又来人了!”
俞嫣微怔,昨日才纳采,今日怎么突然又登门?莫不是出了什么变故?俞嫣来不及多琢磨,退红便解释:“姜家那位老寿星昨天傍晚摔了。”
俞嫣轻“呀”了一声。
姜家那位老寿星已经过了耄耋之年,是洛阳城里有名的大寿星。身子骨再结实的老人家也经不起一摔。
俞嫣心里咯噔一声,果然退红接下来说的话和她猜得差不多。
“姜家今日登门,是想商量一下能不能把婚期再往前提一提。”
“不、不是还没到请期吗?”俞嫣向来伶俐的嘴,也结巴了一下。
退红打量着俞嫣的脸色,道:“听大夫人身边侍女传的话,姜家可能希望婚期越快越好,所以过来问问意见。”
俞嫣在心里琢磨着若是姜家那位老祖宗没了,姜六郎需守孝,她等上三年再嫁也挺好的,闺中日子乐得自在。但老人家还活着,这话可不能说。既无礼又不孝。
可俞嫣也明白自己愿意等,姜家未必。她今年十七,姜六郎却已二十有三。再言,姜家必然也希望老寿星在时能看着新妇进门。
本就是突然的婚事,若婚期再提,俞嫣心中难免惶惶。她望着桌上可口早膳,全然没了胃口。
小半个时辰后,长公主身边的嬷嬷匆匆过来——姜六郎想见她,问她可否方便。
第2章
“嬷嬷先坐。”
俞嫣问:“姜家是想将婚期提到什么时候?”
“依姜家的意思,想将婚期定在四月初,立夏左右。确切的婚期还要再算算吉日。”
“四月初?”俞嫣惊了,今日已经是三月廿一。俞嫣以前总想着走完六礼流程,再在吉日上挑来选去,等她嫁去姜家至少也是小半年之后的事情。
一旁的退红喃声:“这是不是太急了?”
若当真距婚期只十日左右,很多东西恐怕就算能赶制出来,也必然匆匆忙忙。退红抬眼望了俞嫣一眼,心道按照姑娘尽善尽美的拔尖儿性子,恐怕会不情不愿。
果然,俞嫣的脸色一下子不好看了。
她问:“母亲答应了?”
苏嬷嬷慈善的笑容告诉了俞嫣答案。
苏嬷嬷柔声劝着:“结亲自然盼着两家欢喜。如今姜家这情景,我们若不同意,恐怕显得太无情了些,而且姜家是姑娘以后要生活一辈子的地方,这还未过门,最好不要留下隔阂。”
俞嫣心里很不舒坦,她哼声质问:“凭什么呢?就因为他救了我,我就非嫁他不可了?我就万事都要顺着姜家了?姜家再这么没有礼数,这亲我不结了!别以为他抱了我我就只能嫁他了!哼,想娶本郡主的人多的是!”
“哎呦我的小祖宗。”苏嬷嬷道,“这些气话在自己房里说说也就罢了,万不可在外面说。”
俞嫣垂着眼睛,摆弄着搭在腿上的柔纱披帛,没吭声。因她知道苏嬷嬷这话没错,她也的确不可能在外人面前这样说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