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吃瓜影帝 第34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知道在1984年央视春晚,正是陈佩斯和朱时茂首次合作表演了小品《吃面条》,才正式开创了“小品”这一喜剧表演门类。
  因为在此之前,并没有小品的介绍或相关表演形式。
  从这个角度来说,陈小二也算是“小品”门类的奠基人之一了。
  后面的赵本三、郭大、黄洪等人,其实都算是沾了他的便宜。
  当然,因为众所周知的矛盾1999年陈小二就和央视闹掰了,自此就彻底退出春晚。
  不过即便不演小品了,陈小二依旧是那个喜剧大师。
  比如在1995年的喜剧电影《太后吉祥》宣传时上,就正式打出了“中国第一部贺岁片”的旗号,比《甲方乙方》早了三年。
  可以说在世纪末的最后十年,陈佩斯才是国内的贺岁喜剧代言人。
  最有意思的是他喜剧电影并不是说段子逗你乐,而是诙谐的讲述着生活的悲哀。
  说它是黑色幽默也好,讽刺喜剧也罢,至少陈小二的电影很真实!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国内电影绝大部分都在赔钱的年代,他旗下的影视公司连续出品了诸如《临时爸爸》《编外丈夫》《孝子贤孙伺候着》等爆款贺岁片,并且每部电影都做到了盈利,平均利润高达到了30%。
  但还是那句老话: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
  “我做的这家民营影视公司,以一年一部到两部的进度往前走,没有一部影片是亏损的,这样的业绩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做得到。电影公司没有发行影片的版权,我们每部片子要给电影厂交30万元的管理费,我们养活了多少电影制片厂。我在做的这些事没有另一个人愿意这样做,因为很少有人真正把电影作为产业去运作。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愿意再提到电影的原因,实在太痛心了。我为什么说自己是’身心疲惫’,并不是说我竞争失败了,而是我不败也要走开,如果再不走就会被生生盘剥了。”
  这是退出央视春晚之后,陈佩斯第二次退出一个行业,从此观众也就能在话剧舞台上看见那个“陈小二”了。
  不过即便是演话剧这位玩的依旧是舞台喜剧,“喜剧大师”之称可以说是当之无愧了!
  其实江哲有时候也挺同情这位前辈的,毕竟这位的很多想法都不错,只是时代不允许。
  实际上他退出电影圈没多久,2002年上面就正式发文允许民营影视进入电影制作领域,也就是不用再花钱去找电影厂买厂标、送版权了!
  在2004时,更是允许民营影视公司申请发行牌照。
  只能说时也命也,陈佩斯当年但凡走慢一点,或许这些年就没有华艺什么事儿了。
  不过风水轮流转,王家兄弟当年固然运道旺,可如今华艺照样被花果山给镇压了。
  这说明摸鱼可以但不能真的菜,否则一旦潮水退去就知道谁在裸泳了。
  成为风口上的“猪”固然值得高兴,但你也不能真的安心的当一只猪啊,毕竟风口总会过去,而“猪”也总会落地!
  “唉~财帛动人心呐!”
  在听完老马转述的前因后果之后,江哲忍不住如此感慨道。
  没办法,随着贺岁档的蛋糕越做越大,谁都想分一杯羹,乱七八糟的事情也就多了。
  本来质量最高的贺岁档,如今也和中国电影市场一样变得鱼龙混杂。
  从电影行业的角度来看,这其实相当糟糕的一件事儿。
  要知道观众不是机器人,他们的观影热情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一旦贺岁档的电影烂片太多,他们或许就不想看了,甚至不再买票进入电影院。
  而这也是中影为什么找花果山商量再开辟一个档期的原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