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有病 第24节(2 / 4)
妙真还在抱怨,“我不是只想着玩,一来,鹿瑛在寇家的日子,都是凭她一张嘴说‘好’。可她那人你也晓得,什么都是个‘好’。我想亲自去瞧瞧到底如何;二来,也是你说的这话,等我往常州去了,往后我们姊妹间真是难见上一面,还不趁着眼下我还没出阁,多与她聚首些日子。”
“难得,你这也算懂事了,有了份做姐姐的心。”
“要说做姐姐,你才像个姐姐。”
妙真随口一说,却说得白池心里振荡一下。她握着罗袜回身,看妙真瘪着下巴坐在那里,愁也愁得乖顺可爱,衬得自己才是真没良心。她受了人家的敬爱厚待这些年,怎么为一份男女私情,就把人看作眼中钉肉中刺?
她走过来,把妙真的脸怜爱地抚一下,“为这点事又哭?真没出息。快把袜子换了,我再给你找双鞋。”
“我就是故意哭给老爷听见的,看他答不答应。”
白池侧着在橱柜里找鞋子,半身给柜门挡住,手在黑魆魆的柜里一下一下翻着,把一片思绪颠来覆去。所思无果,真希望妙真这个人心肠歹毒一点,待人苛刻一些,哪怕是就坏那么一点点,也好叫人能顺理成章地憎恶她。
然而这么多年了,妙真哪里都好,就有一点不好的地方,也没有露给她。柜子里藏着灰,翻到她鼻腔里,使她有种软弱无力的酸楚。
“白池,你眼睛怎么红了?”
妙真一行弯着腰换鞋子,一行仰起眼睇她。以为她是因为安阆走了的缘故,便又装作没问过,笑起来,“你叫小丫头们散布消息给老爷听,就说我在屋里天天哭,板着脸不高兴。”
白池给她惹笑了,“你呀,就是吃准了这些人拿你没办法。”
果然年前两日尤老爷就答应下来,却不是因为妙真不高兴。是因去往京中探听消息的小厮归家,带回来一个风云巨变的消息,尤老爷也只得念随时转。
那时午晌,尤老爷正在房内与曾太太商议过年的事。听见人回来,便叫瞿管家忙带那小厮往书房回话。
小厮丢下马,片刻不敢歇地并瞿管家跑到书房禀道:“小的到京,先去了冯大人府上,谁知到了那里一瞧,冯家府宅被贴了封条。小的忙四处打听才知道,冯大人府上今年夏天就被抄,他早给下了大狱,朝廷定了他个结党营私,中饱私囊之罪。”
尤老爷登时从椅上立起来,肥胖的身子挤得椅案“叽里呱啦”响了一片。他自己怔忪好一阵,又缓缓落回座,“我就知道朝廷忽然调冯大人回京,一定是有事,一定是有事……我早料到有此一遭。”
渐渐说得脸色泛出一种死气沉沉的白,两眼一转,又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快!打点车马,我要到李大人府上去一趟。”
瞿管家满面焦灼地上前,“可老爷您求见了李大人多少回,他都是借故不见,这时去,只怕还是不肯见呐。”
“顾不上许多了,好歹去试一试要紧。”
谁知暨至李大人府上,这位李大人又在家了,特地遣管家将尤老爷请到书房里相见。
这李大人四十出头的年纪,干瘦的身量,尖下巴上的胡须长得稀疏卷曲,笑起来眼一眯,有种老鼠般的小心与精明。
尤老爷顾不得打量他的面孔,笑在案前作了个揖,“一向要到府上来拜见大人的,谁知跑了三五回,大人都不得空。眼下要过年了,想着来给大人送年礼。也是我的运气,不想大人今日竟在家。”
李大人抬抬手请他落座,欹在椅背上眯着笑眼打量了他一番,“今年才接任了嘉兴府府台之职,忙得不可开交,连此地的一些旧友都没来得及见上一面。这不,要过年了,才得闲请你们这些乡绅名仕进来坐一坐。外头不晓得只怕背地里议论我架子摆得大哩。”
尤老爷按住心头那份焦灼,只管平和有礼地笑着,“冯大人走得匆忙,一定有许多杂事搁置为办。大人来了,自然少不得要忙一阵。得空见我们这些人一面,是我们的福分,不得空,谁还敢怪罪不成?”
“早听说尤老爷会讲话,今日初回,果然如是。”李大人笑着将他指一指,旋即收成拳轻巧落在案上,“尤老爷与冯大人一向要好?”
尤老爷心弦一绷,立时摇手,“哪里哪里,不敢高攀,不过偶有来往而已。都是为苏州织造那头的事。公事,公事。”
“噢……是了,你们尤家在苏州的织造坊接着织造局的差事。”
“也是为朝廷尽点绵薄之力而已。”
下人款待热茶,李大人抬手请着,继而叹道:“你还不知道吧?我刚听见朝廷的消息,冯大人被定了罪了。说他在嘉兴这些年为官不正,勾结商户以公谋私……”
说着,将狭长的笑眼一勾,勾出了满脸的褶子,“你也是其中一位吧?”
吓得尤老爷险些跌了茶碗,本想来走个门路探听消息的,没想到竟撞到了枪头上。他忙把茶碗搁在几上起身打拱,“小的不敢,小的不敢,大人明察,大人千万明察!” ↑返回顶部↑
“难得,你这也算懂事了,有了份做姐姐的心。”
“要说做姐姐,你才像个姐姐。”
妙真随口一说,却说得白池心里振荡一下。她握着罗袜回身,看妙真瘪着下巴坐在那里,愁也愁得乖顺可爱,衬得自己才是真没良心。她受了人家的敬爱厚待这些年,怎么为一份男女私情,就把人看作眼中钉肉中刺?
她走过来,把妙真的脸怜爱地抚一下,“为这点事又哭?真没出息。快把袜子换了,我再给你找双鞋。”
“我就是故意哭给老爷听见的,看他答不答应。”
白池侧着在橱柜里找鞋子,半身给柜门挡住,手在黑魆魆的柜里一下一下翻着,把一片思绪颠来覆去。所思无果,真希望妙真这个人心肠歹毒一点,待人苛刻一些,哪怕是就坏那么一点点,也好叫人能顺理成章地憎恶她。
然而这么多年了,妙真哪里都好,就有一点不好的地方,也没有露给她。柜子里藏着灰,翻到她鼻腔里,使她有种软弱无力的酸楚。
“白池,你眼睛怎么红了?”
妙真一行弯着腰换鞋子,一行仰起眼睇她。以为她是因为安阆走了的缘故,便又装作没问过,笑起来,“你叫小丫头们散布消息给老爷听,就说我在屋里天天哭,板着脸不高兴。”
白池给她惹笑了,“你呀,就是吃准了这些人拿你没办法。”
果然年前两日尤老爷就答应下来,却不是因为妙真不高兴。是因去往京中探听消息的小厮归家,带回来一个风云巨变的消息,尤老爷也只得念随时转。
那时午晌,尤老爷正在房内与曾太太商议过年的事。听见人回来,便叫瞿管家忙带那小厮往书房回话。
小厮丢下马,片刻不敢歇地并瞿管家跑到书房禀道:“小的到京,先去了冯大人府上,谁知到了那里一瞧,冯家府宅被贴了封条。小的忙四处打听才知道,冯大人府上今年夏天就被抄,他早给下了大狱,朝廷定了他个结党营私,中饱私囊之罪。”
尤老爷登时从椅上立起来,肥胖的身子挤得椅案“叽里呱啦”响了一片。他自己怔忪好一阵,又缓缓落回座,“我就知道朝廷忽然调冯大人回京,一定是有事,一定是有事……我早料到有此一遭。”
渐渐说得脸色泛出一种死气沉沉的白,两眼一转,又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快!打点车马,我要到李大人府上去一趟。”
瞿管家满面焦灼地上前,“可老爷您求见了李大人多少回,他都是借故不见,这时去,只怕还是不肯见呐。”
“顾不上许多了,好歹去试一试要紧。”
谁知暨至李大人府上,这位李大人又在家了,特地遣管家将尤老爷请到书房里相见。
这李大人四十出头的年纪,干瘦的身量,尖下巴上的胡须长得稀疏卷曲,笑起来眼一眯,有种老鼠般的小心与精明。
尤老爷顾不得打量他的面孔,笑在案前作了个揖,“一向要到府上来拜见大人的,谁知跑了三五回,大人都不得空。眼下要过年了,想着来给大人送年礼。也是我的运气,不想大人今日竟在家。”
李大人抬抬手请他落座,欹在椅背上眯着笑眼打量了他一番,“今年才接任了嘉兴府府台之职,忙得不可开交,连此地的一些旧友都没来得及见上一面。这不,要过年了,才得闲请你们这些乡绅名仕进来坐一坐。外头不晓得只怕背地里议论我架子摆得大哩。”
尤老爷按住心头那份焦灼,只管平和有礼地笑着,“冯大人走得匆忙,一定有许多杂事搁置为办。大人来了,自然少不得要忙一阵。得空见我们这些人一面,是我们的福分,不得空,谁还敢怪罪不成?”
“早听说尤老爷会讲话,今日初回,果然如是。”李大人笑着将他指一指,旋即收成拳轻巧落在案上,“尤老爷与冯大人一向要好?”
尤老爷心弦一绷,立时摇手,“哪里哪里,不敢高攀,不过偶有来往而已。都是为苏州织造那头的事。公事,公事。”
“噢……是了,你们尤家在苏州的织造坊接着织造局的差事。”
“也是为朝廷尽点绵薄之力而已。”
下人款待热茶,李大人抬手请着,继而叹道:“你还不知道吧?我刚听见朝廷的消息,冯大人被定了罪了。说他在嘉兴这些年为官不正,勾结商户以公谋私……”
说着,将狭长的笑眼一勾,勾出了满脸的褶子,“你也是其中一位吧?”
吓得尤老爷险些跌了茶碗,本想来走个门路探听消息的,没想到竟撞到了枪头上。他忙把茶碗搁在几上起身打拱,“小的不敢,小的不敢,大人明察,大人千万明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