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甄玉不答王正卿的话,直接绕到书架后翻书,老子身为王正卿的妻室,他的书房,自然也是老子的书房,翻一翻,看一看事属正常罢?
  王正卿见甄玉扑到书架前,不由大急,过去相拦道:“这是书房,你一个妇道人家乱翻作什么?”
  甄玉一愣,回头朝王正卿道:“哪你把孤本还我,我就不翻了。”
  王正卿深觉和甄玉有理讲不清,只叹气道:“那孤本在你手中并无作用,唯有在我手中,才有作用。还给你,却是物不能尽其用。”
  甄玉手指在书架上的书划过,停在其中一本,抽出来一看,不由小小吃惊了一下,咦,这本不是自己阅过,写过眉批那本小记么?怎么在王正卿书房中?
  王正卿见甄玉不再乱翻,安静翻看手中的书,便道:“这本是甄榜眼生前阅过的小记,因有眉批,我特意留下了,并不叫人焚化。你若喜欢这本书,借给你瞧瞧也行,只别弄丢了。”
  甄玉乍然看到自己前世读过的小记,却是百般滋味在心头,一时信手翻看下去,翻到中间,才停了手,捻起一张书签看了看,脸色微变,这一张,不正是自己夹在孤本那张书签么?
  王正卿见甄玉看书签,又解释道:“这一张,是夹在孤本的书签,那句诗,是甄榜眼的笔迹。度着那本孤本,应该是甄榜眼的遗物,流落到外头去的。他人一没了,底下有贪财的,定然搬了他的遗物偷偷去卖,这本,想来是其中一本了。”
  王正卿说着,又低声道:“你在哪儿淘来的孤本,且告诉我地方,我也瞧瞧去,没准还能淘到甄榜眼生前的物事。”
  甄玉手捧旧日读过的书,耳听王正卿说着旧事,那一股对王正卿的厌恶之感,便消了一大半,随口报了一个地址。
  王正卿问出了地址,心下高兴,再想着甄玉手底还有一本《律法释义》呢,更加有心讨好她,便高声唤侍书道:“泡一壶好茶来,我要和玉娘谈谈心。”
  甄玉听王正卿提及自己前世之事,也想多知道一些,便问了几句。
  稍迟些,两人便分坐在书案两边,喝茶聊天。
  谈了一会儿,王正卿颇有些惊讶,咦,怎么和她有些相谈甚欢的感觉?他说着话,倒是打量了甄玉一番。见甄玉装扮不同平时,却是穿了紧身的红色衫子,勾勒得胸部鼓鼓的,腰细细的,再加上眸子光波流转,唇不点自红,活生生一股风流妩媚样,比平素勾人多了,一时之间,竟又多看了甄玉几眼。
  甄玉察觉到王正卿的视线,心下一惊,莫非他起了疑心?因拿眼去看王正卿,想猜度他的想法。这一看,倒是留意到王正卿散着头发,穿着白色薄衣,整个人略慵懒,竟比平素还要俊美几分,不由暗骂:大半夜的,穿成这样勾引夏姨娘,怪不得夏姨娘差点毁在他手中呢!
  王正卿对上甄玉的视线,心头突然一热,又是一惊,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之处,便起身走到书架前,拉开一处抽屉,找到自己珍藏的一卷画,报了画名道:“这幅却是前朝大儒李大家游历天下时亲笔所画的山峦图,你若想看,倒也可以借给你看看。”
  “李大家?”甄玉一听大喜,自己一直在找他亲笔所画的山峦图,惜无所得,却原来在王正卿手中。她顾不得许多,站起来凑到王正卿身边,一眼见到抽屉内有两卷画作,眼明手快的,已是捞起一卷,展开细看。
  王正卿拦阻不及,不由扶额,李大家的山恋图,是另一卷呀,这一卷,是自己珍藏的唐大家春宫图哪!
  烛影里,一对壁人并肩共赏春宫图。
  作者有话要说:  笑眯眯更新了!留言是码字的动力哦!
  ☆、争抢周姨娘
  唐大家的画风偏细腻,人物活龙活现。他所画的春宫图,仅存于世的,只有三幅。而王正卿手中这幅“解连环”,却是三幅中最出名的一幅。
  解连环所画的,是一张精美的床榻,榻边纱帐卷起,中有一对身子扭成连环状的男女,赤身搂在一起,妙处全露于人前。画的右上角,题词一首:解连环。狂郎太过,唤佳人侧卧,隔山取火。摩□,双手前攀。起金莲,把一支斜度。桃腮转贴吮朱唇,乱摇香股。好似玉连环,到处牵连,谁能解破?
  甄玉展开看时,就瞪大了眼,前世自己也得到一幅,却是后人临摩之作,哪有这幅真品细腻?她一时兴奋忘形,指着画作中女人桃源处点评道:“艳若桃李,果然妙绝!”
  王正卿闻言,呼吸一窒,接着一粗,再接着一烫,手心发起热来,嗓子略低沉,“嗯”一声算是回应。
  甄玉犹自不觉自己有何不妥,又点了点画作中男人腿根处点评道:“细节处画得犹其出神入化,不愧是唐大家。”
  “你看过唐大家的春宫图?”王正卿揉揉自己胸口,感觉心跳得“咚咚”响,脸上却一派云淡风轻,名士高人模样。
  甄玉一怔,这才回过神来,暗道糟了,一个良家妇女手执春宫图,兴奋成这样,确实不对劲。
  王正卿一问完,却又想起,先前听闻女子出嫁时,陪嫁箱中定然有一卷唐大家的春宫图临摩之作,想来甄玉也有一幅了,她看过也不出奇。
  果然,甄玉解释道:“陪嫁箱中有一卷,是临摩之作,不及这真品十分之一细腻。”说着赶紧卷起画作,脸上作出严肃端庄样,好像适才那个看着春宫图双眼放光的人不是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