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潘小园连连表示我懂我懂。这人一见师师误终生,今天是彻底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不忍心再看他心碎,咬咬牙,拍胸脯:“私事你负责你自己的;公事我帮你。”
  燕青彻底醉成一滩泥,喷着酒气,歪歪斜斜地朝她扑通一跪。
  “表姐……大恩大德……小乙做牛做……马……”
  简直要命。如此毫无形象的做派,放别人身上是猥琐难看,但配着燕青这一张脸,竟然也有那么三五分的魅力。
  潘小园摇头叹气,不理他了。叫你作死。
  抬头看看另一边打扫店面的董蜈蚣,把他叫过来,清理燕青洒的这一地酒。
  潘小园眼下的任务列表里,又多了一样分量十足的:把李师师争取到己方阵营来。
  本来要“勾搭”李师师的事,燕青一直瞒着她,她也明白为什么;勾搭师师是为了在皇帝面前说好话,为了顺利招安,而武松一直是反对招安派,这一点梁山上谁人不知。燕青犯不着热脸贴他冷屁股。
  但眼下,两人算是阴错阳差的“统一战线”。招安尽管并非眼下头一号重任,但毕竟是个“方案二”,万一情势需要,必须马上有突飞猛进的进展。何况,万一朝廷有什么不利于梁山的计划,有个盟友在官家身边吹吹枕边风,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但是……
  潘小园悄悄提醒燕青:“你暂时也不能用情太甚,乱了分寸。别忘了,你要是在东京办砸了事儿,你的主人卢员外,在梁山上能有好日子过?”
  风水轮流转,眼下轮到别人来劝燕青“不要用情太甚,乱了分寸”。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燕青点点头,又隐约听出她的弦外之音。
  她是知道卢俊义在梁山上的尴尬处境的。她也没有用什么“义气”说事,显然不介意燕青和梁山微有离心。
  “战线”似乎又统一了一点。但燕青毕竟没有真的“乱了分寸”,马上又想,焉知这话不是戴宗授意,让她来试探他的?
  而潘小园见了他神色,突然灵光一现,和他同时意识到这点,赶紧加一句:“嗯,我忘啦,卢员外眼下立了大功,又是二寨主,可没人敢欺侮他。算我多虑。”
  第二次见到方金芝并李师师,燕青依然是丑小厮打扮,但已经淡定了不少。后来潘小园问起原因,他只是凄然一笑,指着自己左边胸膛:“我就当这东西不存在。”
  宋江的信已经被飞速传递回江南,这会子正在明教不知哪个秘密据点歇脚。在双方老大进一步指示下来之前,再和明教接头,气氛便随意了许多。
  毕竟都是江湖豪杰,互相之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略略说了些人名,发现双方各有不少人都是“神交已久”,有的在江湖上还有盘根错节的联系。
  包道乙和公孙胜就不必说了,据说都是什么“罗真人”的徒弟,分别学到了师父两脉不同的本事,哥俩互相不服气,约定闯荡江湖,看谁先混出万儿来。
  照包道乙的说法,“伊武功勿行,戏法勿灵,常常被打,比我差远个。”
  包道乙今日没有出门闲逛,留在妓院里参加会议。潘小园不想搭理他,但鉴于“梁山大计”,还是恭恭敬敬地叫了声道长。
  包道乙居然一直记着她:“侬是周老先生那个功夫脓包个女徒弟!”
  潘小园挺胸抬头,答得底气十足:“正是。”
  包道乙感叹:“当时还以为是武松瞎七八搭编个呢。”
  渊源不止他一个人。梁山上的“白面郎君”郑天寿,祖籍苏州,算起来和郑彪是五服之外的族兄弟,算是一个小小惊喜。
  李俊年轻时乃是长江中一条地头蛇,是每年都要去明教青溪帮源洞拜山头的,此时翅膀硬了,加盟梁山,方金芝一笑置之,并不以为忤。
  最不可思议的是,居然发现不高兴大哥石秀祖籍金陵建康府,年幼时曾经穿白衣,做过几个月的明教教众,和方金芝算是地位悬殊的“青梅竹马”。后来似乎是家庭变故,母亲勾搭上别人,把他狠心抛弃,让他生活骤然没有着落,受尽苦难,这才辗转流落北方。
  聊到这里,潘小园终于忍不住问:“他那狠心的娘,是不是姓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