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四月的朝堂,乌兰使臣人选之争仍在热议。
  年迈的皇帝陛下每日被两党的奏折扰得不胜其烦,想想自己放任两个儿子结党相争,一是为了让他们互为激励、互为监督,二也是为了让自己看清到底哪个儿子更有资格承继大统。但他二人总这么互不相让,又实在令人烦忧。乌兰之事关系大数存亡,他也不得不慎重决断。
  忽有一日,乌兰国遣了使臣送来书信,感谢大数慎王馈赠佳礼,并回赠了十匹良驹。
  乌兰国王十分尊崇释迦摩尼佛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那律尊者,世人只知释迦摩尼涅槃后留下了三大圣物,却不知阿那律尊者涅槃后亦留下了五颗佛牙舍利。乌兰国王穷尽半生只寻得了四颗,唐近曾在大数边界一小寺中得见第五颗佛牙舍利,慎王依照唐近描述寻得了这颗舍利并送去了乌兰,乌兰国王自然欢喜。
  满朝哗然,慎王党借机推举慎王出使,慷王党亦不再相争。陛下龙颜大悦,下旨由慎王出使乌兰。
  消息传出宫时,浔阳正给几个田庄管事训话,一得知父亲即将出使乌兰,便无心再管什么田庄,草草结束了训话,匆匆去寻唐近。
  自唐近为慎王献计后,慎王便人要走了,浔阳已有一个多月没见着他了。显然父亲这儿的伙食比她院子里的好,唐近圆润了不少。戴着冠帽,穿着竹叶青色的缎袍,倒真有了唐相国的风采。
  “唐公子在我父亲这儿过得可好?”
  “王爷仁厚,待我极好。”慎王以上宾之礼待他,府中藏书任他阅览,不时还让他一同品评政事。虽然朝政之事唐近似懂非懂,但王府藏书甚广,其中不乏坊间失传的佛经圣典。
  这话浔阳听着可不太顺耳,言下之意是她不仁厚待他不好?
  “郡主今日怎的得空过来?”
  自然是为了教导教导他去了乌兰之后要如何为父亲效力了,毕竟今生自己把唐近当家奴使唤了这么久,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他的前程。不过对着唐近她还得换个说法:“听说唐公子要随我父亲去乌兰了,此去辛苦,浔阳想为唐公子饯行。”
  “我自幼游历,路途之苦早已习惯。”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可唐近仍是这么不通人情世故,这实话实说的毛病总让人下不了台。或许就是这份官场罕见的耿直才令皇爷爷格外器重他吧。
  “唐公子入京城这么久,浔阳也不曾尽地主之谊款待。如今唐公子又帮了我父亲的忙,我怎能连顿饭也不请。”这趟乌兰之行,成败关键就是唐近能不能破了乌兰王子的谋反案,若不交代他些事情浔阳实在难以放心。
  “王爷已经再三赏赐了,郡主不必……”
  “唐公子就这么不乐意与浔阳同席?”浔阳有些恼了,她堂堂郡主还是头一回被人拒绝两次。
  “当然不是,只不过……”
  “唐公子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