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第763节(4 / 4)
名义上,天下都是皇帝的臣子。但是实际上,一旦有“党争”出现,就代表这些“朋党”有了自己的意志,不再是皇帝的“自己人”。
名义上都是他的臣子,实际上各行其事,其实想影响皇帝,让皇帝按照他们的想法做事。
今上的祖父在世的时候,大臣们也各有各的利益,以姻亲、同乡、师生等等有关系各自结成团伙,却都远远达不到“朋党”的地步。这些大臣——以丞相为代表——皇帝说什么,通常都能支使得动。是大权在握。
先帝的时候党争已现,先帝努力栽培的“自己人”无大能为,他想要干什么,大臣——尤其是丞相——有一个反对的,这个事儿就干不成。是失权。
如果你是大臣,又觉得自己是对的,是不是反而会觉得有章法主见的皇帝太碍事?
当一个皇帝从后者变成前者的时候,大臣会不会失落?
郑熹就是觉得新君还太嫩,该多听“老臣”的建议,但又希望他有一点判断力,通过判断赞同自己、别被其他人左右。
祝缨也有些惆怅,她也不太期望皇帝很快就养成势力,那样她就危险了。皇帝,还得是一个“弱而好强”的状态对她比较有利。
她与郑熹的立场竟出奇地一致,因而能很快理解郑熹。 ↑返回顶部↑
名义上都是他的臣子,实际上各行其事,其实想影响皇帝,让皇帝按照他们的想法做事。
今上的祖父在世的时候,大臣们也各有各的利益,以姻亲、同乡、师生等等有关系各自结成团伙,却都远远达不到“朋党”的地步。这些大臣——以丞相为代表——皇帝说什么,通常都能支使得动。是大权在握。
先帝的时候党争已现,先帝努力栽培的“自己人”无大能为,他想要干什么,大臣——尤其是丞相——有一个反对的,这个事儿就干不成。是失权。
如果你是大臣,又觉得自己是对的,是不是反而会觉得有章法主见的皇帝太碍事?
当一个皇帝从后者变成前者的时候,大臣会不会失落?
郑熹就是觉得新君还太嫩,该多听“老臣”的建议,但又希望他有一点判断力,通过判断赞同自己、别被其他人左右。
祝缨也有些惆怅,她也不太期望皇帝很快就养成势力,那样她就危险了。皇帝,还得是一个“弱而好强”的状态对她比较有利。
她与郑熹的立场竟出奇地一致,因而能很快理解郑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