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女配范儿 第46节(3 / 4)
重嘉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她可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一听这话,当即就生气了:“爹!你说什么呢!是不是有人跟你嚼舌根?你跟我说,是谁编的瞎话?我非拔了他的舌头不可!”
在土匪窝里呆久了,曾经遵纪守法的四好青年姜重嘉也难免染上了几分匪气,学了几句恐吓人的口头禅。
不得不说,她抓重点的本事相当不错,姜大帅也无意隐瞒,当即就苦着脸把人卖了:“是老六。”随后又忍不住说,“你都多大了?不肯结婚,也不肯跟那些时髦的小姐们似的交个男朋友,人家可不得猜你是有毛病?”
老六就是姜家的六姨太,出身风尘,人不坏,就是嘴碎。重嘉一听是她,顿时冷笑道:“六姨太的嘴里能跑马!她那嘴里能说得出什么好话来?”
“那你不肯成家是怎么回事儿?”姜大帅紧跟着问,他拢共就生了这一个女儿,掌中宝似的捧大,早些年还不觉,这两年有了年纪,越来越后悔纵着她不成家。
他总有一天会老会死,到时候就剩下她一个人在世上,无儿无女孤零零的,只要想想,就叫做爹的难受。
重嘉的嘴张了张,他立刻打断道:“别说什么以身许国的屁话!老子打了一辈子仗,也没见过因为要打仗就不成家的。你以为你是汉朝的霍去病啊?就算是霍去病,人家也还有个儿子呢!”
当晚父女两人最后不欢而散。重嘉的父母早早捐躯,养父母也一生忙于工作没有生育,在那样的家庭里长大,她从不觉得婚姻是什么必需品。
第二天,她一早起床,陪父亲用过了早饭,一行人乘车去了食品厂。秋露早就在那里等着,一见警卫过来,立刻上前迎接,引着他们进了工厂。
这家工厂新建不久,地上的碎石都没清理干净,不远处还有工地在施工,机器作业的声音很刺耳。
背靠如今东北最大的势力,这家小食品厂也似模似样的,西北军开的薪水高,福利好,当地人都抢着来做工。
秋露一路随口介绍厂子的情况,一路领人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她新官上任,事情千头万绪,也没闲心修整办公室,墙上糊了几张报纸,室内空间不大,正中央摆了张大桌子,边上放两把椅子,桌子上堆放着乱七八糟的文件。
她顺手把文件划拉到一块儿,竖起来对齐放一边,从底下翻出一个小本儿递给姜大帅,说那是她刚写的指导农民科学养鸡鸭的手册,已经下发。
早有人机灵的跑去隔壁房间拖了几张椅子过来,请随行人员坐下。一个随从看着那张椅子撇了撇嘴。
厂子新建,连椅子都是只磨了磨毛刺没上清漆的,给他搬椅子的人脸都红了。
倒是姜大帅不挑这个,他坐着翻了翻那本手册,再看秋露时,那眼光都不一样了。他少时家贫,也把过锄头养过家禽,可从不知道里头还有这些门道!
这么一个文文弱弱的女学生,竟然还知道这些农民家里的事儿嘿!
姜大帅没读过多少书,但他秉承着一个朴素的观念,那就是,能创造发展生产力的人最值得尊敬。
有了这本实用的手册,哪怕还不知道她究竟管不管得住这么大一摊儿,姜大帅都决定支持她了。
听秋露简单说了一下近期主要抓的工作,一行人离开办公室,到工厂各处去参观。在一个制作饼干的车间,姜大帅直接取了一块儿才生产出来的饼干,一掰两半尝了尝,顿时赞不绝口,指示道:“别的不管,这个要优先供给部队。”
这批饼干本来是准备送去农村给贫苦人家的孩子当福利的,姜大帅这么一说,秋露也只好答应着。
中午也是在厂里吃的,食堂的师傅特地做的小炒,三四样精精致致摆上,还有一瓶自家产的白酒。
视察过各个工厂后,姜大帅又在城内盘桓了几天,见女儿做事得法,军政民务梳理得条理分明,这才放心的准备南下。
也就是这时候,秋露才知道,姜大帅竟然是准备去会见中都军的顾大帅,与顾家商议共抗外敌之事。
顾家和姜家素来不亲密,扶桑人又虎视眈眈,真有个什么事,顾家未必会尽全力保护姜大帅。她不禁有些担心,生怕姜大帅此行有个万一。还是重嘉告诉她,姜大帅和顾大帅其实颇有私交,她才略略安下心来。
第70章 烽烟佳人15
姜大帅低调的离开西北军老巢, 低调的到了女儿的驻地,也一样的没有惊动太多人就离开了。
但等他到了中都军的驻地沙城后, 就一下子高调起来。这也是顾家特意放出的消息,扶桑军队武器精良, 悍不畏死, 几次交手,顾家都没占到什么便宜,此刻迫切的需要人来分担压力。
显然,姜家就是这个最好的选择。别管姜顾两家是不是真的要结盟,放出这个风声去, 总能令扶桑人有所忌惮。
姜大帅到达沙城, 与顾大帅会谈,这个新闻一时间盖过了所有话题,全国的报业从事人员都争着涌向沙城, 只为获得第一手消息。 ↑返回顶部↑
在土匪窝里呆久了,曾经遵纪守法的四好青年姜重嘉也难免染上了几分匪气,学了几句恐吓人的口头禅。
不得不说,她抓重点的本事相当不错,姜大帅也无意隐瞒,当即就苦着脸把人卖了:“是老六。”随后又忍不住说,“你都多大了?不肯结婚,也不肯跟那些时髦的小姐们似的交个男朋友,人家可不得猜你是有毛病?”
老六就是姜家的六姨太,出身风尘,人不坏,就是嘴碎。重嘉一听是她,顿时冷笑道:“六姨太的嘴里能跑马!她那嘴里能说得出什么好话来?”
“那你不肯成家是怎么回事儿?”姜大帅紧跟着问,他拢共就生了这一个女儿,掌中宝似的捧大,早些年还不觉,这两年有了年纪,越来越后悔纵着她不成家。
他总有一天会老会死,到时候就剩下她一个人在世上,无儿无女孤零零的,只要想想,就叫做爹的难受。
重嘉的嘴张了张,他立刻打断道:“别说什么以身许国的屁话!老子打了一辈子仗,也没见过因为要打仗就不成家的。你以为你是汉朝的霍去病啊?就算是霍去病,人家也还有个儿子呢!”
当晚父女两人最后不欢而散。重嘉的父母早早捐躯,养父母也一生忙于工作没有生育,在那样的家庭里长大,她从不觉得婚姻是什么必需品。
第二天,她一早起床,陪父亲用过了早饭,一行人乘车去了食品厂。秋露早就在那里等着,一见警卫过来,立刻上前迎接,引着他们进了工厂。
这家工厂新建不久,地上的碎石都没清理干净,不远处还有工地在施工,机器作业的声音很刺耳。
背靠如今东北最大的势力,这家小食品厂也似模似样的,西北军开的薪水高,福利好,当地人都抢着来做工。
秋露一路随口介绍厂子的情况,一路领人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她新官上任,事情千头万绪,也没闲心修整办公室,墙上糊了几张报纸,室内空间不大,正中央摆了张大桌子,边上放两把椅子,桌子上堆放着乱七八糟的文件。
她顺手把文件划拉到一块儿,竖起来对齐放一边,从底下翻出一个小本儿递给姜大帅,说那是她刚写的指导农民科学养鸡鸭的手册,已经下发。
早有人机灵的跑去隔壁房间拖了几张椅子过来,请随行人员坐下。一个随从看着那张椅子撇了撇嘴。
厂子新建,连椅子都是只磨了磨毛刺没上清漆的,给他搬椅子的人脸都红了。
倒是姜大帅不挑这个,他坐着翻了翻那本手册,再看秋露时,那眼光都不一样了。他少时家贫,也把过锄头养过家禽,可从不知道里头还有这些门道!
这么一个文文弱弱的女学生,竟然还知道这些农民家里的事儿嘿!
姜大帅没读过多少书,但他秉承着一个朴素的观念,那就是,能创造发展生产力的人最值得尊敬。
有了这本实用的手册,哪怕还不知道她究竟管不管得住这么大一摊儿,姜大帅都决定支持她了。
听秋露简单说了一下近期主要抓的工作,一行人离开办公室,到工厂各处去参观。在一个制作饼干的车间,姜大帅直接取了一块儿才生产出来的饼干,一掰两半尝了尝,顿时赞不绝口,指示道:“别的不管,这个要优先供给部队。”
这批饼干本来是准备送去农村给贫苦人家的孩子当福利的,姜大帅这么一说,秋露也只好答应着。
中午也是在厂里吃的,食堂的师傅特地做的小炒,三四样精精致致摆上,还有一瓶自家产的白酒。
视察过各个工厂后,姜大帅又在城内盘桓了几天,见女儿做事得法,军政民务梳理得条理分明,这才放心的准备南下。
也就是这时候,秋露才知道,姜大帅竟然是准备去会见中都军的顾大帅,与顾家商议共抗外敌之事。
顾家和姜家素来不亲密,扶桑人又虎视眈眈,真有个什么事,顾家未必会尽全力保护姜大帅。她不禁有些担心,生怕姜大帅此行有个万一。还是重嘉告诉她,姜大帅和顾大帅其实颇有私交,她才略略安下心来。
第70章 烽烟佳人15
姜大帅低调的离开西北军老巢, 低调的到了女儿的驻地,也一样的没有惊动太多人就离开了。
但等他到了中都军的驻地沙城后, 就一下子高调起来。这也是顾家特意放出的消息,扶桑军队武器精良, 悍不畏死, 几次交手,顾家都没占到什么便宜,此刻迫切的需要人来分担压力。
显然,姜家就是这个最好的选择。别管姜顾两家是不是真的要结盟,放出这个风声去, 总能令扶桑人有所忌惮。
姜大帅到达沙城, 与顾大帅会谈,这个新闻一时间盖过了所有话题,全国的报业从事人员都争着涌向沙城, 只为获得第一手消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