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节(3 / 4)
而大唐的科技革命,已经从学院悄然萌芽。
……
李从璟终于接到戚同文、李谷等人传回的好消息。
他们在沙州辛苦多时,终于探索出了在彼处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
这并不让李从璟感到意外,因为他知道即便是在西域那样的地方,也有坎儿井这样的“神兵利器”。
这世上估计没有甚么困难是人克服不了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克复困难所需要的知识和品质。
戚同文、李谷的折子中提到的方法,眼下能提升的粮食产量并不多,至少没有李从璟后世了解的那样多,但就当下而言,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李从璟对此感到很满意,河西、西域的农业改进,本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如今开了这样一个好头,就好比打开了那扇大门,证明在河西、西域提升粮食产量的确可行。至于粮食产量究竟能达到多少,日后再逐渐改进就是了。
李从璟叫来冯道、夏鲁奇、卫道、王朴、杜千书等人,商讨接下来朝廷对河西的用兵计划。
“侍卫亲军刚从南诏班师,许多将士还未回到洛阳,王师刚刚在岭南、安南、南诏用兵,若是今秋立即出征河西,对府库而言负担太大。而且眼下时过初秋,等到王师到达河西,战不几回,便是深冬,多有不利。”夏鲁奇如是说道,“故而臣认为,用兵河西,最快也得等到明年。”
夏鲁奇的意见没毛病,众人都表示赞同。
众人正在商议的时候,第五姑娘到了。
桃夭夭进宫后,军情处便是第五姑娘主事。
她身材娇小,绯色官袍被裁剪得小了几号,这让她看起来既显得英武不凡,又不可避免带上两分呆萌气。
礼数却是规规矩矩,没半分可挑剔的地方,第五姑娘向李从璟启奏道:“夏州与契丹有密使往来。”
李从璟对此并不觉得稀奇,左右不过是石敬瑭最终都避免不了,向契丹俯首称儿的命运而已,“夏州可有兵马调动迹象?军情处能否查明,夏州意欲何时向河西用兵?”
“早则今秋,迟则明年。”第五姑娘回答,秀气的眉头有几分肃杀。
李从璟沉吟片刻,忽而笑了笑,“看来河西这场大战,战况定会分外激烈。”
李从璟的预感没有错,因为在定鼎二年的这年秋天,有一个人从草原只身南奔,来到洛阳投靠李从璟。
见到这个人,李从璟便知道,河西、北方草原、西域,在来年注定了要风起云涌,有一番不亚于初唐的大动静。
甚至可能是,初唐三代人的大动静,此番会在短短数年内发生。
第887章 昔曾浴血三十载,而今我为唐皇帝(二十二)
当日,李从璟正在和第五详细交流夏州方面的情报,而后接到北方草原有人来投奔的消息,他的确颇感意外。
来到洛阳投奔李从璟,亦或说投奔大唐的,是鞑靼部的公主阿狸。
鞑靼部图巴克汉死了,死得不明不白。而后其子巴拉西即位,这厮主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阿狸囚禁起来,并且大肆抓捕阿狸的党羽。幸得沃里克帮助,阿狸才侥幸逃出生天。
听罢阿狸的叙述,李从璟很快明白了事情的原委。虽然诸事从阿狸嘴里说出来,不可避免带有许多主观色彩,甚至可能有扭曲部分事实的情况,但李从璟是何等人,自然能捕捉到真实有用的信息。
一言以蔽之,阿狸夺权失败,被迫潜逃。
阿狸夺权失败,正是让李从璟感到意外的点。
因为和李从璟有那层关系,阿狸一直是大唐扶持的对象。这倒不是李从璟没事找事,硬要插手鞑靼部内政,平白无故去整幺蛾子,而是巴拉西从一开始就对李从璟有敌意,而后不知何时就上升到对大唐有敌意,哪怕李从璟当年曾帮助他们重返祖地,都没能让这种敌意消失。
李从璟是不得已,才想要扶持阿狸在图巴克汗死后上位。 ↑返回顶部↑
……
李从璟终于接到戚同文、李谷等人传回的好消息。
他们在沙州辛苦多时,终于探索出了在彼处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
这并不让李从璟感到意外,因为他知道即便是在西域那样的地方,也有坎儿井这样的“神兵利器”。
这世上估计没有甚么困难是人克服不了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克复困难所需要的知识和品质。
戚同文、李谷的折子中提到的方法,眼下能提升的粮食产量并不多,至少没有李从璟后世了解的那样多,但就当下而言,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李从璟对此感到很满意,河西、西域的农业改进,本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如今开了这样一个好头,就好比打开了那扇大门,证明在河西、西域提升粮食产量的确可行。至于粮食产量究竟能达到多少,日后再逐渐改进就是了。
李从璟叫来冯道、夏鲁奇、卫道、王朴、杜千书等人,商讨接下来朝廷对河西的用兵计划。
“侍卫亲军刚从南诏班师,许多将士还未回到洛阳,王师刚刚在岭南、安南、南诏用兵,若是今秋立即出征河西,对府库而言负担太大。而且眼下时过初秋,等到王师到达河西,战不几回,便是深冬,多有不利。”夏鲁奇如是说道,“故而臣认为,用兵河西,最快也得等到明年。”
夏鲁奇的意见没毛病,众人都表示赞同。
众人正在商议的时候,第五姑娘到了。
桃夭夭进宫后,军情处便是第五姑娘主事。
她身材娇小,绯色官袍被裁剪得小了几号,这让她看起来既显得英武不凡,又不可避免带上两分呆萌气。
礼数却是规规矩矩,没半分可挑剔的地方,第五姑娘向李从璟启奏道:“夏州与契丹有密使往来。”
李从璟对此并不觉得稀奇,左右不过是石敬瑭最终都避免不了,向契丹俯首称儿的命运而已,“夏州可有兵马调动迹象?军情处能否查明,夏州意欲何时向河西用兵?”
“早则今秋,迟则明年。”第五姑娘回答,秀气的眉头有几分肃杀。
李从璟沉吟片刻,忽而笑了笑,“看来河西这场大战,战况定会分外激烈。”
李从璟的预感没有错,因为在定鼎二年的这年秋天,有一个人从草原只身南奔,来到洛阳投靠李从璟。
见到这个人,李从璟便知道,河西、北方草原、西域,在来年注定了要风起云涌,有一番不亚于初唐的大动静。
甚至可能是,初唐三代人的大动静,此番会在短短数年内发生。
第887章 昔曾浴血三十载,而今我为唐皇帝(二十二)
当日,李从璟正在和第五详细交流夏州方面的情报,而后接到北方草原有人来投奔的消息,他的确颇感意外。
来到洛阳投奔李从璟,亦或说投奔大唐的,是鞑靼部的公主阿狸。
鞑靼部图巴克汉死了,死得不明不白。而后其子巴拉西即位,这厮主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阿狸囚禁起来,并且大肆抓捕阿狸的党羽。幸得沃里克帮助,阿狸才侥幸逃出生天。
听罢阿狸的叙述,李从璟很快明白了事情的原委。虽然诸事从阿狸嘴里说出来,不可避免带有许多主观色彩,甚至可能有扭曲部分事实的情况,但李从璟是何等人,自然能捕捉到真实有用的信息。
一言以蔽之,阿狸夺权失败,被迫潜逃。
阿狸夺权失败,正是让李从璟感到意外的点。
因为和李从璟有那层关系,阿狸一直是大唐扶持的对象。这倒不是李从璟没事找事,硬要插手鞑靼部内政,平白无故去整幺蛾子,而是巴拉西从一开始就对李从璟有敌意,而后不知何时就上升到对大唐有敌意,哪怕李从璟当年曾帮助他们重返祖地,都没能让这种敌意消失。
李从璟是不得已,才想要扶持阿狸在图巴克汗死后上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