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食肆经营日常 第42节(3 / 4)
“何事?”姜菀看向他。
沈澹思及此,原本正落在蛋黄身上的手也随之顿住。他轻叹道:“郎中让我务必每日按时用膳,断不可误了每一餐的时辰。”
姜菀问道:“将军是每日早出晚归,无暇在府上用膳吗?若是如此,何不让府上人用食盒装好每日的早食,再送去衙门?”
沈澹道:“其实不只是时间的缘故,大部分时候我毫无胃口,即使早食摆在面前也吃不下去。”
“禁军事务繁多,将军也得珍重身体。”
话至此处,沈澹不禁微微笑道:“我与行远为同僚,我却常常羡慕他有着好胃口。”
姜菀想起那个吃起饭菜来风卷残云的荀将军,不自觉亦笑了起来:“原来荀将军的表字是‘行远’。‘遐,远也。’”果然表字与名字是相呼应的。
不知沈澹的字是什么呢?她不自觉开始思考,手上的动作随着她的思绪也慢了下来。
忽然,手指触上一点如玉石般的微凉,紧接着,仿佛整只手都被一片温热笼住。
姜菀从沉思中醒神,这才意识到方才由于走神,她的手碰到了沈澹的手。
蛋黄早已惬意地合了眼昏昏欲睡。油光水滑的黄色毛发上,两只手一左一右地停住。
因着抚摸的动作,她的小指原本只是轻轻贴上了沈澹的食指,而此时的沈澹正打算收回抚摸着蛋黄的手,因此他的手掌略拢起,五指弯出了一个欲要把她的手纳入掌心的弧度。
等到姜菀定睛一看时,他正虚握着自己手指的指尖。
两人的动作同时一顿,却都没急着收回手。
第49章 山药滑肉汤和板栗饼
直到蛋黄动了动身子, 姜菀才回过神来,忙不迭地抽回了手。
沈澹只觉掌心处的温暖一闪而过,转瞬便变得空落落。他平静地收回了手站起身,说道:“今晚叨扰姜娘子了, 告辞。”
他微一颔首, 转身便走入了茫茫夜色中。
姜菀站在原地, 直到蛋黄不耐地挣了挣绳子才回神, 默不作声牵着它回了院子。
*
自打那日陈让当众闹了那么一出,虽没有确切证据, 然而坊内还是有不少人开始对俞家酒肆持怀疑态度,进而敬而远之。至于他口中提到的“药粉”之谜也随之扑朔迷离起来, 甚至还衍生出了不少说法,但说来说去,总离不了对俞家的猜疑。
自然而然的, 俞家酒肆的生意便萧条了下去。
而姜记这边则是日日向好,很快又恢复到了风波之前的水平。
姜菀并未把那日徐望所说的“补偿”之语放在心上, 却听说俞家酒肆那边因陈让之事受到重创,因此迫切想要借一些事情来自证清白,而最好的法子便是重新拿到县学饭堂厨子的位置, 如此, 一切质疑就可以烟消云散。
然而县学却很快贴出告示, 声称不会再聘外来的厨子, 而采用盒饭配送的方式解决接下来半个月内的午食,但却并未说明按何种方式挑选。
姜菀对此并不在意,只安心做好自己的生意。眼看着快要到年底了, 她打算借着新岁再增加一些新的营销手段。
秦姝娴这日晚间来时,还带了不少人。十几个人热热闹闹地涌进食肆, 把正在柜台后算账的姜菀惊到了。
她一抬头,便对上了十几双探究的眼睛。除了赵氏兄妹,余下的都是生面孔。
“你们是——”她刚开口发问,便见秦姝娴从人群后费力地挤了出来,笑着道:“姜娘子,这些都是我的同窗,我今日带他们来你这里尝尝鲜。”
姜菀恍然,便道:“既如此,请各位去里间吧。”她将账本合上,引着他们过去坐下,又递过去几张菜单。 ↑返回顶部↑
沈澹思及此,原本正落在蛋黄身上的手也随之顿住。他轻叹道:“郎中让我务必每日按时用膳,断不可误了每一餐的时辰。”
姜菀问道:“将军是每日早出晚归,无暇在府上用膳吗?若是如此,何不让府上人用食盒装好每日的早食,再送去衙门?”
沈澹道:“其实不只是时间的缘故,大部分时候我毫无胃口,即使早食摆在面前也吃不下去。”
“禁军事务繁多,将军也得珍重身体。”
话至此处,沈澹不禁微微笑道:“我与行远为同僚,我却常常羡慕他有着好胃口。”
姜菀想起那个吃起饭菜来风卷残云的荀将军,不自觉亦笑了起来:“原来荀将军的表字是‘行远’。‘遐,远也。’”果然表字与名字是相呼应的。
不知沈澹的字是什么呢?她不自觉开始思考,手上的动作随着她的思绪也慢了下来。
忽然,手指触上一点如玉石般的微凉,紧接着,仿佛整只手都被一片温热笼住。
姜菀从沉思中醒神,这才意识到方才由于走神,她的手碰到了沈澹的手。
蛋黄早已惬意地合了眼昏昏欲睡。油光水滑的黄色毛发上,两只手一左一右地停住。
因着抚摸的动作,她的小指原本只是轻轻贴上了沈澹的食指,而此时的沈澹正打算收回抚摸着蛋黄的手,因此他的手掌略拢起,五指弯出了一个欲要把她的手纳入掌心的弧度。
等到姜菀定睛一看时,他正虚握着自己手指的指尖。
两人的动作同时一顿,却都没急着收回手。
第49章 山药滑肉汤和板栗饼
直到蛋黄动了动身子, 姜菀才回过神来,忙不迭地抽回了手。
沈澹只觉掌心处的温暖一闪而过,转瞬便变得空落落。他平静地收回了手站起身,说道:“今晚叨扰姜娘子了, 告辞。”
他微一颔首, 转身便走入了茫茫夜色中。
姜菀站在原地, 直到蛋黄不耐地挣了挣绳子才回神, 默不作声牵着它回了院子。
*
自打那日陈让当众闹了那么一出,虽没有确切证据, 然而坊内还是有不少人开始对俞家酒肆持怀疑态度,进而敬而远之。至于他口中提到的“药粉”之谜也随之扑朔迷离起来, 甚至还衍生出了不少说法,但说来说去,总离不了对俞家的猜疑。
自然而然的, 俞家酒肆的生意便萧条了下去。
而姜记这边则是日日向好,很快又恢复到了风波之前的水平。
姜菀并未把那日徐望所说的“补偿”之语放在心上, 却听说俞家酒肆那边因陈让之事受到重创,因此迫切想要借一些事情来自证清白,而最好的法子便是重新拿到县学饭堂厨子的位置, 如此, 一切质疑就可以烟消云散。
然而县学却很快贴出告示, 声称不会再聘外来的厨子, 而采用盒饭配送的方式解决接下来半个月内的午食,但却并未说明按何种方式挑选。
姜菀对此并不在意,只安心做好自己的生意。眼看着快要到年底了, 她打算借着新岁再增加一些新的营销手段。
秦姝娴这日晚间来时,还带了不少人。十几个人热热闹闹地涌进食肆, 把正在柜台后算账的姜菀惊到了。
她一抬头,便对上了十几双探究的眼睛。除了赵氏兄妹,余下的都是生面孔。
“你们是——”她刚开口发问,便见秦姝娴从人群后费力地挤了出来,笑着道:“姜娘子,这些都是我的同窗,我今日带他们来你这里尝尝鲜。”
姜菀恍然,便道:“既如此,请各位去里间吧。”她将账本合上,引着他们过去坐下,又递过去几张菜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