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食肆经营日常 第46节(2 / 4)
而姜菀这边,她与余下几人日夜赶工,终于赶制出了五十张“会员卡”。为了符合古代书写的习惯,她将纸片做成了上下两折的横版样式。
两折页的纸片,封面写了食肆的全名和位置;内页则用来记录食客的用餐时间、金额和相应的积分数字,每记完一次就在最末尾盖上食肆的印章作为证明。
外面的封面封底除了写着店名,还由姜菀亲手写下了一些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比如积分的规则、用途、会员卡的使用期限等。她将同样的内容写了五十多遍,写到最后眼花缭乱,几乎都要认不出来那些字了。
由于不知道这“会员卡”是否受欢迎,姜菀便保守了一些,没有制作太多,其中有几张是她打算赠送给几位相熟之人的“特别定制款”,特意写了几人的名字。
她给这“会员卡”取了个雅名叫“嘉宾笺”,取自“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设计时又叮嘱思菱尽量画些淡雅的花草图案上去,让整张纸看起来不那么单调。
趁着最近客人颇多,姜菀便利用开张的时候大力宣传了起来。
食肆门口依然是老样子,放上大幅的宣传展板,标题简单粗暴,夺人眼球,引得不少人都聚集了过来,一齐看着人群中央那位翠色衫子的小娘子详细介绍着。
小娘子道:“自今日起,凡在我家食肆用餐的客人,若是办了这‘嘉宾笺’,每次付钱后都可以享受‘积分’。例如,这顿餐共花费了三十文钱,便可以积三十分。”
这“嘉宾笺”和“积分”,众人从未听说过,都觉得新奇不已,不由得问道:“那么这‘积分’又有何用呢?”
“目前积分暂定三种用途:一是累计一定数目的积分可以兑换不同价值的满减票;二是食肆会定期推出一些‘积分换购’,客人可凭积分免费兑换一些小点心或是一道菜品;三是每逢年节,食肆会举办一些仅面向嘉宾的抽奖活动,客人可以花费一定的积分参与,只要参与便一定能抽中。”
她这洋洋洒洒一席话说下来,其实不少人还是一知半解的,但谁不喜欢猎奇和凑热闹呢。于是随着第一位主动上前要办理这“嘉宾笺”的人的动作,余下不少人很快也秉持着反正免费不亏的念头,纷纷排起了队。
姜菀在食肆进门处摆了张长条桌子,她与思菱坐在那里,一写一递,同时不忘提醒:“此笺不记名,亲友皆可以用。但若是不慎遗失,捡到的人也可以继续用,望客人保管好。”即使记名,她也没有办法靠人脑准确识别出是否本人在使用。反正这会员卡不是存折,只是储蓄一点积分而已,真的遗失了损失也不大。
第一位客人正好也刚买了几十文的点心,姜菀便给他记下了第一笔积分。那人拿过刚刚写好的嘉宾笺细细打量着,只见上面多了一列墨迹尚未干透的文字,写着日期、金额和积分数目,末尾处盖着一枚小小的章,印章的内容是篆体的“姜记食肆”四个字。
店主手写的字秀雅大方,与那方印章相得益彰。整张笺的风格也是简约淡雅的,拿在手里很是好看。客人满意地看了又看,这才离去。
这一晚上办理的人超出了姜菀的预想,几十张嘉宾笺发放完,还有十余个人在排队。姜菀不得不道歉:“对不住各位客人,今日的纸张用完了,不如你们明日再来?”
那几人倒也好说话,爽快地便答应了。
送走几人,姜菀放下笔说道:“许久不曾说过这么多话了,竟然觉得喉咙有些干涩。”由于客人多,每人都有各种疑问,她须得一遍遍解释。
思菱见状,说道:“我去给小娘子倒盏茶。”她刚起身,却见一个人从店外走了进来,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道:“请问,姜娘子在吗?”
“你是——”思菱不认识,疑惑开口。
姜菀却已认出了来人,不由得微讶:“钟娘子?”
第52章 香辣烤鱼、泡椒鸭胗和花菜焖肉
钟慈看清了她, 顿时松了口气:“姜娘子,还好你在。”
“钟娘子,你有什么事?”姜菀从桌案后绕了过来。
“姜娘子,今日上门打扰你, 是因为我有个不情之请, 想拜托姜娘子一事。”
姜菀笑了笑:“什么事我能帮上忙?你尽管说。”
钟慈站定, 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布包, 递给了姜菀:“阿兄如今还是日日都来这儿送菜吗?”
“没错,”姜菀接过布包, “这是......你要转交给他的东西?”
钟慈笑道:“姜娘子果然善解人意。”她解开布包,说道:“我给阿翁和阿兄各缝制了一双护膝。阿翁年纪大了, 膝盖一旦受冻便会剧痛;阿兄仗着自己年纪不大,也常常疏于保暖。”话里虽带着责怪,语气却是极温柔的。
姜菀见那护膝针脚严密, 缝制得很是严丝合缝,便赞道:“钟娘子真有一双巧手。”
钟慈不好意思笑了笑:“姜娘子谬赞了, 我只会些粗浅的针线功夫。” ↑返回顶部↑
两折页的纸片,封面写了食肆的全名和位置;内页则用来记录食客的用餐时间、金额和相应的积分数字,每记完一次就在最末尾盖上食肆的印章作为证明。
外面的封面封底除了写着店名,还由姜菀亲手写下了一些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比如积分的规则、用途、会员卡的使用期限等。她将同样的内容写了五十多遍,写到最后眼花缭乱,几乎都要认不出来那些字了。
由于不知道这“会员卡”是否受欢迎,姜菀便保守了一些,没有制作太多,其中有几张是她打算赠送给几位相熟之人的“特别定制款”,特意写了几人的名字。
她给这“会员卡”取了个雅名叫“嘉宾笺”,取自“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设计时又叮嘱思菱尽量画些淡雅的花草图案上去,让整张纸看起来不那么单调。
趁着最近客人颇多,姜菀便利用开张的时候大力宣传了起来。
食肆门口依然是老样子,放上大幅的宣传展板,标题简单粗暴,夺人眼球,引得不少人都聚集了过来,一齐看着人群中央那位翠色衫子的小娘子详细介绍着。
小娘子道:“自今日起,凡在我家食肆用餐的客人,若是办了这‘嘉宾笺’,每次付钱后都可以享受‘积分’。例如,这顿餐共花费了三十文钱,便可以积三十分。”
这“嘉宾笺”和“积分”,众人从未听说过,都觉得新奇不已,不由得问道:“那么这‘积分’又有何用呢?”
“目前积分暂定三种用途:一是累计一定数目的积分可以兑换不同价值的满减票;二是食肆会定期推出一些‘积分换购’,客人可凭积分免费兑换一些小点心或是一道菜品;三是每逢年节,食肆会举办一些仅面向嘉宾的抽奖活动,客人可以花费一定的积分参与,只要参与便一定能抽中。”
她这洋洋洒洒一席话说下来,其实不少人还是一知半解的,但谁不喜欢猎奇和凑热闹呢。于是随着第一位主动上前要办理这“嘉宾笺”的人的动作,余下不少人很快也秉持着反正免费不亏的念头,纷纷排起了队。
姜菀在食肆进门处摆了张长条桌子,她与思菱坐在那里,一写一递,同时不忘提醒:“此笺不记名,亲友皆可以用。但若是不慎遗失,捡到的人也可以继续用,望客人保管好。”即使记名,她也没有办法靠人脑准确识别出是否本人在使用。反正这会员卡不是存折,只是储蓄一点积分而已,真的遗失了损失也不大。
第一位客人正好也刚买了几十文的点心,姜菀便给他记下了第一笔积分。那人拿过刚刚写好的嘉宾笺细细打量着,只见上面多了一列墨迹尚未干透的文字,写着日期、金额和积分数目,末尾处盖着一枚小小的章,印章的内容是篆体的“姜记食肆”四个字。
店主手写的字秀雅大方,与那方印章相得益彰。整张笺的风格也是简约淡雅的,拿在手里很是好看。客人满意地看了又看,这才离去。
这一晚上办理的人超出了姜菀的预想,几十张嘉宾笺发放完,还有十余个人在排队。姜菀不得不道歉:“对不住各位客人,今日的纸张用完了,不如你们明日再来?”
那几人倒也好说话,爽快地便答应了。
送走几人,姜菀放下笔说道:“许久不曾说过这么多话了,竟然觉得喉咙有些干涩。”由于客人多,每人都有各种疑问,她须得一遍遍解释。
思菱见状,说道:“我去给小娘子倒盏茶。”她刚起身,却见一个人从店外走了进来,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道:“请问,姜娘子在吗?”
“你是——”思菱不认识,疑惑开口。
姜菀却已认出了来人,不由得微讶:“钟娘子?”
第52章 香辣烤鱼、泡椒鸭胗和花菜焖肉
钟慈看清了她, 顿时松了口气:“姜娘子,还好你在。”
“钟娘子,你有什么事?”姜菀从桌案后绕了过来。
“姜娘子,今日上门打扰你, 是因为我有个不情之请, 想拜托姜娘子一事。”
姜菀笑了笑:“什么事我能帮上忙?你尽管说。”
钟慈站定, 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布包, 递给了姜菀:“阿兄如今还是日日都来这儿送菜吗?”
“没错,”姜菀接过布包, “这是......你要转交给他的东西?”
钟慈笑道:“姜娘子果然善解人意。”她解开布包,说道:“我给阿翁和阿兄各缝制了一双护膝。阿翁年纪大了, 膝盖一旦受冻便会剧痛;阿兄仗着自己年纪不大,也常常疏于保暖。”话里虽带着责怪,语气却是极温柔的。
姜菀见那护膝针脚严密, 缝制得很是严丝合缝,便赞道:“钟娘子真有一双巧手。”
钟慈不好意思笑了笑:“姜娘子谬赞了, 我只会些粗浅的针线功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