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娱巅峰 第73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选定一个剧本开始,就要围绕这个剧本不停的打磨。
  这个打磨剧本的过程可能就能有两三年,甚至更久。
  然后就是同样漫长的前期策划阶段。
  从演员、道具、服装、选景外联,甚至找投资人追加投资,都是前期策划的范畴。
  这个时间大概又要花费个一年左右。
  拍电影的时候磨蹭磨蹭,大半年一年的时间就又过去了。
  等到后期的时候,配音,配乐,音效,剪辑,各种靡费时间的细致工作足以把一个导演摧残成乞丐一般的疯魔样子。
  等到拿到上映许可的时候,还要经历一番刁难和磨砺。
  前前后后,想完成一部合心意的好作品,大多数有点儿抱负的导演都要花费将近五年的光景!
  只有这样的质量保证下,才能在最后的票房角逐中混个五五开的局面。
  按说五五开的成功率,五年以上的回报周期,怎么看都会产生一大批常胜不败的成功导演的。
  不过,现实和理想状态总有差距,不可能每部电影都做到这种极致状态。
  能做到这个流程的,大多都是知名导演的开山之作。
  随后因为这部开山之作火起来的名导,都会在流程上尽量压缩。
  当这个流程被压缩到一年一部的时候,电影质量如何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也就是说原本五五开的成功率会骤降到六四,七三,甚至九一!
  这种概率下,三五部影片拍出来,还能续写不败神话的“成功导演”已经非常渺茫了。
  当然,其中还牵扯到一个容错率的问题。
  保持全胜战绩的这种顶尖导演实在是千万人里才能产生一个,总不能资本都蹲在人家门口求着他拍戏吧。
  这时候,偶尔失败一两次的导演也勉强算是凑合能用的。
  可走到靠过往成绩来强撑门面的程度,那这个导演也绝不能算是成功了。
  所以电影圈本质上就是一个赌的过程。
  投资人在赌,导演在赌,演员也在赌。
  导演就是那个最后掷骰子的人。
  像高爽这样一年几部电影,投资越玩越大,还能保证次次不失手,次次都票房大卖的,绝对是奇葩中的奇葩。
  成功导演的绝对典范!
  可以说在蓝星的导演圈里也是绝无仅有!!!
  有这一年战绩的打底,无论是投资人还是演员都产生了一种趋于盲目的信任感。
  他们早已认定,只要进到高爽的剧组便意味着成功。
  如此形势下,高爽新片的诱惑力可见一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