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花折就那么看着他,缓缓伸手轻轻抚住他的耳朵,眼神在他眉眼间流连了一会,轻声笑道:“出尔反尔的小狗,打算如何谢我?”
  “…”许康轶一时语塞。
  花折只用了一点力气娇宠地扯了扯他的耳朵:“殿下,你能平安平静的活在这人世间,就是对我最大的慰藉。”
  第168章 未雨绸缪
  看着许康轶精神状态恢复, 凌安之准备奉旨进京,进京之前,凌安之和凌霄特意和许康轶坐在一起,详细请教可能遇到的情况。
  众人虽然身在兰州, 但是对京中的局势知道的还是很详细,泽亲王死后, 朝中新贵有头有脸基本受到了打压, 除了李勉思和裴星元等几人幸免,外地进京的已经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
  泽亲王已死,翼王眼盲,景阳帝终于不用在纠结了, 加上他最近身体日渐虚弱, 可能是对长子驻守边关十余载、死于非命终有些内疚,几次出现幻觉许康瀚身着血衣、浑身血染的站在眼前, 夜半有一次被吓的跌落在床下, 竟然摔伤了腰,起床尚且困难, 只能躺在承德殿养病,将监国的权利重新交回给了毓王。
  此时让许康乾监国,即是要立太子的意思,朝中世家看准了圣意, 连连上书请求立毓王为太子。
  凌安之自锦州回来已经数月,此时圣旨要他进京,估计也是要变天了, 或拉拢或敲打一下他这个边疆重臣。
  凌霄领教了几次帝王心术和毓王的手段,知道二阴毒不是好惹的,不过他已经成为太子,终是没有办法,对凌安之进京有些忧心忡忡:
  “我家大帅边疆重臣,未进过血雨腥风、明枪暗箭的朝堂;且我大哥太保凌川当时和翼王出战,许康乾略施小计不让我您二位进城,这就算是间接害死了大哥,毓王阴狠,对此肯定牢记在心;这次进京,有什么紧急情况,担心应对的不够妥善?”
  毓王当然是有所要求,不过也未必不能应付,许康轶转着手中的白水杯,对凌安之说道:
  “大楚境内,能打硬仗的部队在老二眼中有四处,凌帅的安西军,我现在遥领的北疆军,他的东北驻军以及西南总督武慈统领的西南军。你我二人这些年并肩作战过几次,瓜田李下,老二多疑,不可能不多心;再加上大学士凌川的事;所以他这次要你进京,可能还是要试探你的意思。”
  凌安之点头,他不了解毓王,只知道那个人心性狐疑、有些喜怒无常:“他会用什么方式试探?”
  许康轶眼波流转,他自独自在京之日起,便和毓王明争暗斗了八百个回合,什么下流的招全接过,什么下三滥的手段也全用过,太了解他这个“二哥”了:
  “一个人越是想遮掩自己什么缺点,就越要向相反方向展露优点,他最没有容人之量,而凌将军对社稷有大功,他有些忌惮你,不过为了掩饰忌惮,肯定会表露出爱才重视之意,我看这次进京,应该是会赏你。”
  凌安之这些年滔天之功,但是也并非无过,比如军费筹备、走私军火、擅离驻地、战事上自作主张这些事多少全做过,只不过是谨慎掩饰罢了。
  他高高翘着二郎腿,捏着下巴若有所思:“他不会抓住我什么把柄了吧?会怎么赏我?”
  凌安之已经是定边总督西北侯了,再往上只有一步——封为国公。
  许康轶冲着他点了点头,两人知道如果要赏,只有这一步了,“这次很可能要继续封你为国公爷,昭告天下他容人之量和爱才之意,我现在遥领嫡系北疆军,他心里忌讳着,应该是让你拥立他登基,增加一些军方的实力。”
  凌霄有些头痛:“他现在基本是太子,登基时间问题,难道担心翼王您还造他的反不成?”
  许康轶微微眯了眯眼,毓王从来以己度人,也不理解许康轶这种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我会不会造反不重要,手中握有军权便是原罪,他一日没有登基,便要留着后手防着我一天。”
  凌霄叹了口气,这样的人登基,对众人应该是祸非福:“我这次和大帅一起进京吧,琐事关系我平时处理的多一些,也好有个照应。”
  许康轶摇头,“不可,凌帅已经战功赫赫,威仪非凡,如果在京城朝堂上再显示出手下左膀右臂也是才华横溢,岂不是更让他忌惮?京中裴星元可以暗中帮着凌安之,凌帅独自带几个亲兵进京即可,找那些长的有西北特色的,展示一下西北人全长得精神就行了。”
  凌安之平时看许康轶做事,倒是没怎么亲眼看过他琢磨人心:“如果他封我为国公,我如何应对?”
  许康轶早就想好了:“展现忠君,称全家已亡,再升官对不起家人们在天之灵,愧对凌氏家训,先推辞一番。”
  凌安之知道推脱也没用,该封还是会封:“然后呢?”
  许康轶将杯中白水一饮而尽,声波犹如古井之水:“本次进京,你一定要顺从,低眉顺眼一些,他让你做什么你便做什么。”
  凌安之看似随意,实则为人倨狂、傲骨英风,胸襟开阔者有爱不释手之意,比如泽亲王和他许康轶;但是胸怀狭隘者,则有不好管理之意,容易招来祸端。
  凌霄想了半天,深深的看了凌安之一眼,有一句话还是要问:“殿下,现在四境已平,毓王会不会狡兔死、走狗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