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说只听了一次,可是他因对“转世”之事好奇,到底记在心里。等大些,他自己也疑惑,是不是转世之说是真的。因为实在太巧,他哇哇落地那日,纯一道人无疾坐化。
  因这个缘故,知晓陈赤忠是纯一道人侄孙时,他的感觉就很复杂。时而觉得当顾念纯一道人的香火情,对陈赤忠照顾一二;时而觉得所谓转世之说无稽之谈,陈赤忠想用利用王府谋私利实在可恨。
  翻来翻去想的烦了,世子也就有了主意。不管自己喜不喜欢陈赤忠,看到纯一道人是父王好友的情面上,等其离开府学时,自己还是成全他。
  没等到,陈赤忠渐渐变了,越来越世故,像道之心也没有那么坚了,世子真是很失望……
  ※※※
  次日六个伴读,两文四武,依旧各居各位。
  除了陈赤忠依旧坚持自己的安排外;王琪与陆炳两个都毫不客气地照搬了西城旧例,有木有样地当起放手掌柜。
  虽只过来一晚,可高康与道痴之间多了几分默契,天南地北的,倒是也能聊得热闹。
  高康提及自己出京时的事。
  王爷爱重世子,为了更好地养育世子,上了折子,要求增加承奉司的内官人数。承奉司内官人数都是有定例,哪里会少了呢?
  王爷不过是嫌弃那些内官年岁大了,想要给儿子添些小太监使唤。皇上就如了王爷的愿,立时选了二十四个小太监派到安陆。
  世子那时才五岁,小太监们也是七、八岁到十四、五岁不等。王爷从二十四个小太监中选出十人,陪着世子启蒙,高康、黄锦等就是这十人之一。
  关于世子身边这些小太监的来历,道痴曾听过些,没想到他们几个不仅是近身服侍,还是世子早年伴读,怨不得世子待他们不比常人。
  提及往事,高康颇为伤感:“王爷使人给殿下讲的第一本经就是《孝经》,殿下事亲至孝,这些日子不知怎么难熬。”
  提及这个,想起今日是王爷“接三”之礼,两人情绪都有些低沉。
  不知是不是被昨日的手段给吓到,今日巡街的兵丁衙役都成了小白兔,老实的不得了。
  一天下来,太平无事,等到日暮众人再次收工之时,道痴在茶楼外看到一人,是王三郎。
  王三郎穿着素服,神色憔悴,带着个小厮站在楼下马车旁,巴巴地望着道痴,欲言又止。
  道痴好奇道:“三哥怎么在这里?”
  王三郎哑声道:“父亲病重,想要见二郎。”
  道痴闻言,心下微沉,转身对高康道:“高公公,我伯父身体不好,我去探视一二,晚些再回王府。劳烦高公公与殿下说一声。”
  看着王三郎与道痴相似的长相,高康还哪里不知道的。他心下不由腹诽,好好的儿子嫌碍眼过继出去,如今看着殿下重用开始巴结么?好不要脸。
  他恨不得直接吃哒王三郎几句,替道痴出出气。可对方打着“父病”的幌子,用孝道压着,道痴除了听话,还能怎样?就是殿下在此,也不好拦着。
  他只能道:“殿下的差事重要,二公子早去早回。”
  高康带着众卫士回了王府,道痴带着惊蛰,上了王家的马车。
  马车里,王三郎压低了音量道:“二郎,父亲是心病。他打发我来寻你回去,估计是想要通过王府打听南昌府那边的消息。若是二郎为难便罢,若是二郎不为难,就与他说两句好话,也好安他的心。”
  道痴点点头,道:“三哥憔悴如斯,是得了宁王造反的准信?”
  王三郎耷拉脑袋,道:“我不知该担心老师,还是怨恨老师……若是因我之故,连累父母家人,那还不如……”
  见他语带不吉,道痴皱眉道:“三哥怎么这样说?你不过稚龄之年机缘巧合跟在李御使跟前读了两年书。只要过几年世人忘了这一茬就好。不必胡思乱想。”
  王三郎苦笑道:“可是父亲到底是怨我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