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心中不由狐疑,有什么大事,王府文武两大员联袂而来。
  袁宗皋头上汗津津的,皱眉紧缩;陆松面上,也是格外严肃。
  世子见状,心中不由一紧。
  袁宗皋顾不得抹汗,道:“殿下,湖广都司衙门来了加急公文,九江数日前溃坝,上万流民从九江北上,过武昌府不入,奔安陆来了!根据可靠消息,赣北大盗江五兄弟隐匿在流民中。”
  流民,这个词世子并不陌生。
  湖广熟、天下足。不管是江南水患,还是中原直隶大旱,老百姓活不下去,便成了流民,除了往省府衙门所在地等着救济外,也有部分人会奔湖广来。
  就是兴王府这边,世子记事后,还有几次王府出银米赈济流民之事。
  流民不过是为了吃口饱饭,不足为惧,赣北大盗江五兄弟,却不是一般人。
  他们曾为宁王府爪牙,在江西横行霸道十数年。去年宁王造反时,不知这伙盗匪是另有其他安排,还是宁王有府卫,看不上这些亡命之徒,反正在誓师时,江五兄弟以及他们的手下没有露面;叛军西奔南京事,这伙盗匪也没有跟随。
  如此,等到王守仁覆灭宁王叛军时,江五兄弟等人就成了漏网之鱼。
  刑部的通缉榜单,早已明发天下府县,因此世子也知晓江五兄弟是何人。
  “奔安陆而来?”世子皱眉道:“难道他们的目标是王府?”
  流民上万,不代表盗匪上万。安陆城有城墙,兴王府也易守难攻,正德七年那场席卷半个大明的流民之乱,多少城池失守,安陆城都是有惊无险。
  江五兄弟除非傻了,才会打王府的主意。
  袁宗皋想了想,道:“还有一个可能,并不是特意奔安陆,只是途经。江五兄弟本是西北悍匪,流窜到江西。现在江西无法容身,裹挟流民,想要重回西北安生也说得过去。”
  世子松了一口气,道:“那孤是否当效仿父亲当年,紧守四城,使得贼寇望而却步?”
  袁宗皋沉着脸道:“流民一路上,劫掠富户,杀人分银两,湖广都司衙门的公文中,记下的殃及州县就达五个,遭遇灭门劫掠的人家数十户。”
  世子闻言,不由瞪大眼睛。
  这哪里是流民,或许在最初,这些人呼啸北上,只是为了讨口吃食,可在烧杀劫掠中,已经成为流匪。
  安陆城固然可以紧闭城门,抵御外地,城外的百姓何其无辜?
  城外的百姓,也是兴藩属民。
  若是任由盗匪在兴藩属地烧杀劫掠,那王府以后如何还能服众?
  世子咬牙道:“楚王府有消息没有?”
  开过百五十年,亲王藩国数十,楚、蜀、周、秦并成为“四大藩国”,楚王府落藩武昌府,是与兴王府临近的藩国之一。
  袁宗皋摇摇头,道:“没有楚王府的消息,只是在被盗匪劫掠的人家中,有一家是通山郡王妃的娘家。”
  世子的脸上,带了几分愤怒。
  湖广都司的公文,就有问题。什么叫“过武昌府不入,直奔安陆”。流民盗匪既在武昌府犯下劫掠案子,即便没进府城,也在武昌府境内,武昌卫有责任将这些人缉拿。如今换了个词,湖广都司与楚王府就没了疏忽缉盗不利之责,反而将抵抗盗匪的责任推到安陆。
  他们反而因各卫所辖区不同,大军不好轻动之由,推卸自己责任。
  安陆只有安陆卫,隶属于兴王府,也称兴王府卫。
  难道让宿卫兴王府安危的亲卫出城去剿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