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两千骑兵可是夏侯氏私兵,只要这支骑兵在手,哪怕溃逃回江南,萧菩萨也不会降罪杀他,这也是夏侯譒不愿留在此地拼命的原因,真把夏侯氏两千骑卒损耗于此,他就是宗族的罪人。
  萧渊明望见夏侯譒领骑卒绝尘而去,口中谩骂道:
  “竖子无胆,愧以夏侯为姓!”
  而此时彭乐已经认准了萧渊明的帅旗,独领三千骑朝他杀奔过来。
  彭乐年过四旬,却气力未衰,仍是另一时空在沙苑大战上,截断肠子,领军厮杀,高欢大军溃败时,却能在局部战场杀溃西魏将士的狠人。
  一杆马槊挥舞,无人能近其身,随着两人距离越来越近,萧渊明终于丧了胆,再也顾不得麾下军队,拨马便要逃。
  却被彭乐拍马赶上,一槊打在马腿上,萧渊明摔落马下,彭乐不管其生死,自有骑从为之查探,转身一杆将帅旗拍断大喝道:
  “梁帅以受擒,余众何不速降!”
  随他冲阵的三千骑卒无论呼喊,统一用汉话齐声大喝道:
  “梁帅以受擒,余众何不速降!”
  本就陷入苦战的梁军将士闻言,望不见帅旗,于是再也没了战心,除去趁乱逃出包围的溃卒,其余纷纷放下武器。
  战场上,乞降声此起彼伏。
  第三百七十三章 纳降
  六月十六,八公山一战,梁军实际主帅萧渊明被俘,来不及清点战果,留斛律金继续收拢北齐溃卒与民夫,段韶、彭乐、高敖曹等人将梁军俘虏押至寿阳城下,并命骑士将萧渊明绑在马上,绕着三面城墙示众。
  萧会理在北齐军至以前,开城门收纳了不少逃回来的将士,但也深知待高澄主力回师寿阳,断然守不住城池。
  毕竟物资再多,也要有充足的军士守卫,单凭这些丧胆的降卒与城中百姓,如何扛住高澄几十万大军日夜围攻。
  六月十八,萧会理留大将赵伯超守城,自己则由北面水门乘船逃离寿阳。
  萧会理万万没想到,自己前脚刚走,赵伯超后脚就起了献城的心思。
  十九日,赵伯超便召来诸将,其中就包括从八公山下逃回的大将胡贵孙,赵伯超忧心忡忡地对众人说道:
  “贞阳侯(萧渊明)兵败八公山,南康王(萧会理)弃城而走,留我等困守死地,如今军民恐惧,人心动摇,若齐帝率众西返,我等应该如何?”
  胡贵孙并未从赵伯超的遣词用字上摸透他的心思,毕竟人家都尊称齐帝了,心思灵泛些的都知道其实对方已经做好了投降的准备,可惜胡贵孙是个粗人,他直言道:
  “为将者自当以身报国。”
  赵伯超环视诸将,见无人附和胡贵孙,于是朝亲卫使了一个眼色,亲卫会意,抄刀从身后将胡贵孙砍翻在地。
  大敌当前,同室操戈,堂中诸将惶恐,担心赵伯超一不做二不休将众人全杀了,正欲拔刀相向时,却听赵伯超道:
  “齐军势大,城不能守,我等若弃城而走,必受罪责,若负隅顽抗,则性命难保,我愿据城降齐,得以保全城中军民,众将欲随我救寿阳百姓者,请袒左臂。”
  说罢勒起袖子,将左臂袒露出来。
  堂上众将齐声称善,于是纷纷袒露左臂,大家伙都知道,萧会理能够弃城而逃,是仗着自己是萧衍最疼爱的孙子,他们可没那运气投胎到萧家。
  胡贵孙的尸首被抬出了大堂,鲜血滴淋,而堂中众将,却已经在准备与齐军接触。
  寿阳使者来到齐军大营,言称只要能保住城中将领们的富贵,众人愿意献城投降。
  但偏偏高澄没有在军中安排主事之人,毕竟这可是他的骑兵主力,足足五万人,能够得他信任的段韶又不具备统帅资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