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4)(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海澄按照定位把车停在村头停车场,隋然打电话给胡思奕。她换到副驾的时候给小姑娘发过信息,估计那边以为她才出发,这会儿接到电话很惊讶:啊,然姐已经到了,这么快?
  嗯,停在村口,这边有个石碑。方便来接一下吗?
  方便方便,我马上来。
  村里不给进汽车,胡思奕开了辆电动观光车,带她们从村头转到村尾。
  现代农业不像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整年,收入不够化肥钱,大部分都是机械作业,大棚控温,一年都是收获季梁家浜所在的这一大块农业区都是直销到海城的市场,老一辈海城人喜欢吃本地产的农产品,各大菜场都有多年往来的经销商。
  直接卖农产品利润还是不高的呀。
  电动车开了半个小时,胡思奕领两人去了加工厂。
  厂子不大,但进去了发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流水线全封闭,三五个工人在两头负责填料和封装,都穿着全套无尘服,戴着口罩眼镜帽子。
  虽然做半成品食物加工,基本闻不到味道。
  说实话,这跟隋然想象中钱姐开的工厂其实有很大不同她还以为是作坊形式,好些个阿姨大姐一边聊天一边炒菜,饭香十足,烟火味也足。
  那会儿听钱姐跟我们讲,其实刚决定引进生产线的时候,原来做这块的姐妹们都反对活都让机器干了,她们干什么啊。她们下岗就是因为工厂升级,不需要那么多人手。
  钱姐跟姐妹们说闲不住了就把各家闲置的地都种起来年轻人都不爱种地的,空了好多,有些在等开发,荒地都是老人在弄不想种了就养养鸡喂喂猪,厂子里不是会剩下边角料嘛,拿过去喂猪喂鸡,喂出来的肉特别好吃,就没有那种饲料味养殖场得往南走,那边味道重,我不带你们过去了。
  胡思奕昨晚来的梁家浜,到了特兴奋地给隋然发信息说钱姐任她当导游,带着看农场,还能随时回答问题。
  小姑娘准备得很充分,眼看到中午,胡思奕把两人带到一幢小楼,问过有什么忌口的,说你们等我一会儿,换了一辆小电瓶车,呼呼地没影了。
  我以为你说农场是那种自己摘草莓摘多少吃多少的地方。海澄望着井然有致的农田,啧啧称奇,没想到真是农场。
  隋然也觉得很神奇,长期生活在城市,对田园生活的印象停留在多年前课本上看到的拖拉机和镰刀,以及戴草帽的大叔大婶。
  这次来,路上碰到的最多是穿着高帮胶鞋,还戴着防晒装备。只有个别人跟钱姐一样糙黑。
  所以钱姐能组织姐妹团建立起如此颠覆想象的现代农村合作社,怎么会偏听偏信侄子挪用资金,隋然百思不得其解。
  菜来喽!
  胡思奕骑着电车进小楼院子,从保险箱拿出两袋东西。
  喏,这种半成品微波炉叮一下就好,这些呢,是处理过的生鲜肉类阿姨们焯过水的要自己下锅翻炒。怎么做,每个步骤要多久,说明书上写的都有,很方便的。
  隋然一边听她讲,一边拍照。
  透明食盒的菜品分门别类,按颜色排序,赏心悦目。
  看上去相当符合淮总的审美。
  想到淮总,隋然随手把照片发过去,算是终于填补了没回复的空缺。
  「昨天那客户家的产品,引起舒适[转圈]」
  发完了一抬头,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有朋友需要吗?然姐朋友必须打八折啊。
  隋然笑说:怎么搞得像我们是来采购的?
  两不耽误嘛。胡思奕没有一点儿不好意思,很开心,我炒几个菜你们吃吃看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