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青眼神闪了闪,没继续这个话题,转而同高梅说起了别的。
  金氏母女没待太久便回去了,天色还早,李氏也不急着开火做饭,又拎了针线篮子过来,她现在不是纳鞋底,而是给儿女缝衣裳,本来他们上回从省府买回来的布,依着婆婆的意思是留一些以后裁,但是现在儿子成了秀才,兄妹俩也该穿得体面些,来城里的时候,婆婆便叮嘱她上回买的布,都给他们兄妹裁了做衣裳。
  李氏这辈子没别的追求,只希望儿女过得好,她就心满意足了,给他们做衣裳的活自然上心的。
  刘青见状,也搬了小凳子到李氏旁边坐下。
  刚想摸一摸料子,就被她娘一掌给拍开了:“干净的料子呢,别给摸脏了。”
  刘青也不在意,乖乖收回手,凑到李氏跟前,神秘兮兮的八卦道:“娘,金奶奶家是不是有好事了?”
  李氏抬眼瞧着她:“你又知道了?”
  “高家小姑今儿都不敢跟我对视,不是心虚,想必就是害羞了,她是不是说人家了?”
  李氏点头,也不瞒她:“你高家小姑年岁也大了,要不是她爹娘指着她嫁个读书人,放在旁的人家就晚了,这回她哥也没考上,她再熬不起三年,只能先说亲了。好在你高爷爷也是体面人,给你高家小姑说的亲家也不差,我刚才听你金奶奶的意思,估摸着明年就成亲了。”
  “还真快啊。”刘青感叹道,冷不丁头又被拍了一下,李氏笑骂道,“你高家小姑都知道害羞,你怎么脸皮就这么厚。”
  刘青振振有词的道:“高家小姑成亲,又不是我嫁人,我害羞干嘛。”
  李氏无奈,还指着给女儿说个好婆家呢,结果这丫头都还没开窍,连家里比她小几岁的三丫四丫,见了江公子他们都知道脸红,情窦初开的模样,她女儿竟是半点小女儿心思都没有。
  正派是正派,这太正派了,也愁人啊。
  李氏这边愁完女儿,等夜里儿子回来,透了几句同知县老爷聊天的内容,又开始愁儿子了。
  “张大人十分亲和,问了很多咱们家里的事,还问我有无婚配。”刘延宁也无奈,他也不想这么自恋,但是张大人话里话外,却带着让他无法忽视的暗示,让他不得不多想。
  倘若张大人仅仅是因为他考上了秀才,又是小三元,才起了这番心思的话,都好处理些,这证明张大人是真的爱才,不介意门楣,就算他们家婉拒,应该也不至于恼羞成怒。
  但是他听着张大人时不时把话题扯到江景行和江先生他们身上,就不得不让他多想了,先前还听曹声扬说过,张大人有意把女儿许配给他们,被拒绝了,现在竟是因为他与他们交好,想要同他搭线?
  想到这个可能,刘延宁心头越发不喜,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他们读书人本该坦坦荡荡,张大人为了结交权贵如此钻营,把儿女婚姻都当筹码了,半点不考虑子女的幸福,又怎堪君子所为?
  再说他同江景行和曹声扬交好,乃是惺惺相惜,或许也有别的考量,但绝不会打着好友的旗号接受这些 ,张大人现在只是试探,倘若他真有这个意思,他也决不可能接受。
  因此,刘延宁一回来就同他娘交了底,希望他娘有个准备。
  “张大人当真问了这些?”李氏一听,下意识的欢喜,张大人可是他们江州的父母官啊,他要是当真看重自己儿子,把女儿下嫁过来,他们往后也是张大人家的姻亲了,多大的荣耀!
  只是欢喜过后,李氏注意到她儿子的神色,似乎没有半点喜色,反而有些隐隐的忧虑和不喜,李氏愣了一下,也收起心思,低声问:“那……你是怎么想的?”
  “我同张大人说,曾经答应过父亲,先立业再成家,还要安顿了妹妹的事,才会考虑自身,所以现在考虑婚姻大事为时过早,不想耽误了别家的姑娘。”
  李氏有一个优点,就是事事以儿子的意思为重,虽然她心里对张大人的看重而感到欢喜,但既然儿子表示不同意,她也只能作罢,点头道:“行,改明儿回去,娘同你爷奶也说一声,这可是你爹的遗愿,不能轻易破坏了。”
  “只是……”李氏还有一点担忧,“这样会不会叫张大人不喜?”
  别亲家没做成,弄成冤家了,她是对儿子有信心,不靠姻亲,就靠他自个儿的能力,现在都考中了秀才,以后的前程还远着,可要是得罪了这里的父母官,一个秀才那就远远不够看了。
  “咱们这儿好言说话,别叫张大人下不来台,想必就没事了。”刘延宁安慰道,“方才我婉拒的时候,张大人并没有生气。”
  “那就好。”李氏放心了,推了推儿子,“去休息罢,明儿要是没事,记得去江公子那儿一趟,咱们家定了二十一摆酒席,人家江公子这么照顾咱们家,礼数也不能少了。”
  刘延宁第二日并没有去成江景行家,知县府中午设宴请他们这些新科秀才,刘延宁却一早被考上秀才的同窗们喊了出去,大概是知道刘延宁前一日去过知县府,过来取经的。
  这一出门,又是天黑才回来,说是下午从知县府出来,又去茶楼聚了聚,明儿还约了同窗回书院拜访先生们,约莫又要一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