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重生] 第5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日之后,殷承璋与安远侯领五千禁军赶往山东。
  半个月后,平叛的禁军抵达益都。
  殷承璋调用了青州卫的将士,与五千禁军一道趁夜突袭,打了叛军一个措手不及,还活捉了叛军的一个小头目。
  捷报传回,朝野上下都一片赞誉之声。
  就连远在南京的隆丰帝得了消息,也大加赞誉。
  只是高兴了不过十日,山东又传回消息,这回却是噩耗。
  首战告捷之后,那抓住的小头目供出了上卸石寨的一条小路。那小路狭窄险峻,却能直达卸石寨内部。
  如今叛军久未被剿灭,便是占着卸石寨的地利。
  殷承璋与安远侯一开始唯恐有诈,先派人带着那小头目去探了一遍,证实他所言不虚之后,便趁夜带兵绕了小路,准备再来一次夜袭。
  谁知道叛军早有预谋,准备了滚石和热油。在朝廷将士经过时,滚石和热油自两侧落下,将士死伤无数。
  这一役,朝廷禁军和卫所兵士共计折损了五千余人。二皇子殷承璋在撤退之时失足跌落山间,下落不明。
  而叛军气焰嚣张,再次劫掠了青州的官衙和粮仓,人数已经飞快扩充至三万人。
  山东各地百姓闻风而动,纷纷响应红英军的号召。短短两月时间,已经有十数支起义队伍。
  安远侯派回的信使,一为报信,二为求援。
  平叛军损失惨重,二皇子更是下落不明生死不知,朝廷可谓颜面大失。
  如今这个形势,招安是不可能招安了。当即有朝臣言辞激烈地提出再加派军队镇压。绝不能叫叛军成了气候,乱了江山。
  但是再派谁去,还需商议。
  原先二皇子为总兵官,带兵平叛。结果叛军没灭,自己却先出了事。这丢得可是大燕皇室的面子。
  要找回来,唯有皇室之人出面。
  一众平叛人选里,有零星朝臣提议由太子亲去山东平乱。
  但也有不少人反对,如今隆丰帝不在京中,太子监国。山东叛军猖獗,二皇子已经出了事,若是太子再出点事,社稷都将不稳。
  朝臣们争论不休,身处争论中心的殷承玉这回却安安静静,一言不发。
  虞淮安寻到慈庆宫来时,就见殷承玉独自坐在亭中,正在摆一局残棋。
  引路的郑多宝悄无声息地挥退了伺候的宫人,亲自给虞淮安上了茶,便退了下去,在三步远的地方守着。
  虞淮安在殷承玉对面坐下,见他岿然不动的模样,捋了捋胡须道:“看来太子心中已经有数了。”
  他本是察觉了如今这波暗潮里的异样,才想来提醒一番。但此时看殷承玉胸有成竹的模样,反而是他多此一举了。
  殷承玉将残局的最后一子摆完,不紧不慢抬眸来:“祖父此行,除了提醒,还想劝孤不要去吧?”
  平叛军大败在意料之中,殷承璋虽武艺尚可,但实在没什么头脑。
  安远侯居他之下,听他行事,便是有几分本事,也难成气候。
  唯一蹊跷之处,是殷承璋竟出了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