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这就给了赵文成一个直观的感受,知道自行车是朝着哪个方向发展的。
  一个小小的自行车上就牵扯到了工业化的几个方面,如今没有橡胶、没有自动化批量生产、冶铁炼钢技术也有待改进,所以只能脚踏实地因地制宜,一步步来。
  看着那么多人热火朝天地争论着,林重阳就知道他要发动更多的人,把自己知道的那些知识更广泛地传播开来,在各阶层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到那时候才有更多的机会和希望。
  “重阳来了!”陶元杰先看到他,赶紧招呼。
  沈老爷子就道:“重阳快来看看,是我的办法好还是他们的好。”
  林重阳从沈老爷子手里把那个巴掌大的模型接过去,上面竟然果真有脚蹬和链条,不过从齿轮到脚蹬还都是木制的,链条是一根皮带,作为模型很好看,可实际应用就会产生问题。
  “老爷子,你这个皮带能静得起高强度高频率反复摩擦吗?”
  人骑着自行车,反复蹬踏,这皮带能坚持多久?
  只怕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坏掉的。
  而现在铁匠们的技术不到位,要批量造链条是不可能的,如果纯手工制作太费工费时,得不偿失。它不像转向装置,转向简单许多,主要是杠杆原理省力并不难,
  被林重阳这样一讲,众人都道:“要想天天磨来磨去还不坏,那就只有钢铁。”
  沈老爷子道:“钢铁也会坏。”要不那菜刀也不会用到后来变成一把小刀了。
  他们都看向林重阳。
  林重阳笑了笑,他们这是被赵文成给误导了,赵文成估计满脑子想着自行车的终极样式,难免会传提出过于先进的要求。
  他道:“我们可以把车链子这一步省掉,不需要链子,直接用脚蹬来控制轮子前进,就是不能两个轮子同时给力,速度慢一些,用力也要大一些。”现代很多宝宝三轮车就没有车链,纯粹靠脚蹬带着车轮前进的。
  其实就是运用简单的轮轴机械,还是杠杆原理,井口的辘轳、家里推磨、绞盘等,都是此原理的运用。
  赵文成眼睛一亮,“我之前钻牛角尖了,重阳言之有理。”
  他立刻就说要如何如何改进,“咱们做类似药碾子那样,但是要灵活一些,中间应该是有个小型辘轳那样,两只脚踩,可以一圈圈转动,车轮就往前跑。”
  他这么一提,其他能看门道的内行也都纷纷叫好,立刻就叫木匠、铁匠来准备,连吃饭都忘记。
  “吃饭吃饭!”负责做饭的俩厨娘大嗓门吆喝着。
  沈老爷子兴奋道:“这脚蹬子是现成的,连夜就能改好。你们三个今夜住下明儿一早骑着咱们自行车上衙,保管轰动棋盘街!”
  第170章 外援、壮大
  椿树三四条胡同, 住的都是一些工匠, 木匠铁匠都有, 他们和奇技馆时有合作,且技术最拔尖的几个还签订了长期合作保密协议, 只要不出差役, 就要先做奇技馆的活儿。
  沈老爷子说连夜就是连夜,甚至是半夜的时候就做好模型, 然后打磨、上油、上漆, 四更天崭新的带脚蹬子的木轮车就做好了。
  虽然只是在原基础上的加工, 却也效率惊人。
  林重阳是被沈老爷子喊醒的, 这老爷子明明一把年纪还因病致仕,现在可好, 双手叉腰往院子里一站, 扯开嗓子一喊,那个中气十足。
  他飞快地穿好衣裳,简单洗漱一下, 然后跑去院子里,天还黑着,院子里挂了一圈灯笼,赵文藻和陆延也都起来了, 正好奇地打量那三辆木轮车。
  沈老爷子笑道:“试试看,赶紧的。”
  三人立刻上车,就在大院里练起来。
  有了脚蹬子并不一定好骑,至少一开始不好上手, 需要学习让木轮车动起来还得立住不倒!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