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节(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他们说兴王府今年的春节较往年来得要冷,百姓们原本把希望放在今年春天的没想种下去的农作物却在土里长不出来,心里着了急,不少人自愿卖入那些富户的府中为奴为婢,只求一口。
  宋青宛把图纸往桌上一放,“走,咱们去看看去,左右是无事。”
  于是跟张小环起身往小侧门去了。
  第476章开个作坊做生意
  才走过游廊,拐弯处便遇上小彤彤,她穿着一条石榴红裙,脚步轻快的来到宋青宛的身边,刚才估计在花园里游玩,瞧着鼻尖上还有汗珠,这孩子。
  宋青宛拿出手帕给她擦汗。小彤彤今年八岁了,个子到了宋青宛的胸前,是个大孩子了,尤其来了兴王府城后,成日在研究她师父教的苏绣手艺,上次给完颜玉缝了个袄子,给宋青宛缝了条裙子,最近几月,又给她父王缝了衣裳,却并没有给宋青宛呢。
  宋青宛有点吃味,这孩子从小是完颜玉带大的,特别喜欢粘他。
  拍了拍孩子的肩,交待她别老是呆在屋里头,这绣活最伤眼神,不能要久坐不动,小彤彤应了,又好奇起宋青宛去府中小侧门处作什么。
  于是宋青宛借机叫她同自己一起去,这个时代八岁的女孩不算小了,再大点也得学会持家,正好今日也让她去见识见识。
  府中招买下人,心灵手巧的得有,还得心术正的、忠心为主的。
  人还没有来到门口,就听到那里的喧哗声了,门防管事的叫他们排好队,一个一个填报自身来历与家庭情况,这些以后都会派人下去查户籍的,对上号的才招入府中。
  可是这些人不但没有听门防管事的话,还有人为此大打出手,伤着人了,护院正在调解。
  肖氏知道宋青宛爱护百姓,生怕府中护院都是行军打仗的出身,戾气太重伤了百姓,于是才来禀报宋青宛的。
  宋青宛叫来管事的,把那两个打架受伤的抬下去请大夫治疗,其他人再按要求排队,并吩咐护卫首领维护秩序,轻意不得伤着人。
  开始一个一个的登记,在管事的挑挑选选下,有些人是不合格的,不免垂头丧气的。
  其中有一位女子拿着手绢掩面而去,脚步一个跄踉,摔倒在地上,手绢被风一吹,脱了手,飘飘荡荡的掉在了宋青宛的脚下。
  宋青宛弯身去捡,小彤彤却先一步帮忙捡了起来,可是很快却被上面的刺绣给吸引,她双眸大睁,惊叹道:“好精巧的绣功,跟师父教的不同,竟然与师父的不忍多让。”
  手绢上还有那女子的泪迹,站在小彤彤身后的素娘忙上前说道:“郡主,这手绢是那位女子的,由奴婢还给她。”
  小彤彤却是依依不舍的给了素娘还了回去。
  宋青宛把一切都看在眼中,于是在那些垂头丧气的人群里扫了一眼,发现有些人的手绢上或是袖口上都有绣鸟兽花草,这些人在没有战乱前,可能生活过得不错。
  宋青宛灵机一动,对张小环说道:“不如咱们建个作坊如何?”
  张小环来了兴致,“什么样的作坊?”
  “先前在桃花村的时候,我遇上一位苏绣传人,苏绣入得洛阳由来已久,皇家也在用,绫罗绸缎尤其喜爱苏绣,若是咱们岭南也能在绣技上出名,岂不为一门好生意。”
  宋青宛可是记得上世的粤绣称为四大名绣,但这时代的人自然是不知的,要知道这岭南还没有被开发,不知比中原落后多少年,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也尤其艰苦。
  张小环却是叹了口气,“谈何容易,若是当初还在京城的时候,或能扶持一二,不过我倒是可以试试的,认得几位大家,游走在四国,我不日便去信一封,为她们做一批戏服,大丫认为如何?”
  宋青宛当然高兴,连张小环都觉得难的事,显然这事便是不容易了,正好现在开个作坊,等大庾岭的梅岭路段打通后,就可以与梁国通商了。
  宋青宛于是上前拉起小彤彤的手,柔声问道:“你喜欢绣活,你觉得这块手绢的绣功如何?”
  小彤彤激动的红着脸答道:“我曾听师父说起,在岭南吴越国有一位大师,可与她相比,绣活风格与她不同,却不比苏绣差,今瞧见这块手绢,方知师父所言不假。”
  “那娘亲给你开个作坊如何?今日还有这么多的百姓无处可去,便借机开个作坊,但凡会绣活的便可招募进来,但娘亲不会绣活,这作坊的运作得你来负责,你可敢接这个重担?”
  “娘,我敢,我敢,我愿意。”小彤彤红扑扑的脸蛋上是满满的笑意,接着扑宋青宛怀中撒起了骄,“娘,你说的,不准反悔,你说把作坊交给我打理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