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相比之下,秦黎就寒酸了一点,就一把中国式菜刀。切菜是它,剁肉也是它。
  老穆勒出场后,小穆勒和简妮就不敢叽歪了,低眉顺目地站在一边,乖乖地当陪衬。
  只见他取出卷心菜,开始切丝,哒哒哒,一声接着一声,真是声声入耳啊!
  大家都被他堪称精湛的刀功吸去了目光,一下子把秦黎扔在一边,到底是老法师啊!大家在他饭店里都是吃惯了的,所以给足面子去捧场。
  两个摊子面对面,不相差五米,这不是跟竞争摆擂台一样嘛!
  有了老穆勒坐镇,简妮和托比又神气活现起来,对着秦黎他们暗暗比中指,比完中指又把拇指向下使劲碾踩。
  曲丹妮见了憋气,狠狠道,“拽什么拽,不就是切个包菜。”
  秦黎安慰道,“让他们去神气。”
  曲丹妮跺脚道,“就是气不过被他们抢风,拽成二五八万。”
  秦黎却胸有成竹地道,“就他这点伎俩,抢不掉风头的。”
  曲丹妮听了,顿时一喜,忙问,“你还有比他更牛逼的吗?”
  有,当然有,想我们大中国开始磨刀论厨艺的时候,他们日耳曼民族还在过野人烧烤的生活。
  第一百章
  施罗德太太感叹, “老穆勒的刀功不错吧!”
  秦黎擦着自己的菜刀,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 “这刀功在中国的饭店, 只能待在厨房里洗盘子。”
  施罗德太太,“……”
  秦黎的声音不大, 但也不小, 正好传到对面老穆勒的耳中。他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秦黎, 一个丫头片子也敢口出狂言,他脸上没表现出来, 心里却很不屑。
  老穆勒有这定力, 他家两个小的却没有, 简妮第一个跳出来,指着她喊道,“我呸, 你算什么东西,还敢和我们村里的大厨面前叫板?”
  虽然简妮语气恶劣, 但这话说得却没错,所有人都觉得秦黎有点托大了。对他们来说,老穆勒刀功已经是一绝了, 切出来的包菜不超过两厘米,长短均匀,并且从头切到尾,一气呵成。
  秦黎没理他们, 而是拿起一块生姜,对施罗德太太道,“我师父教我切姜丝,不能超过一毫米,否则混夹在肉馅里,他也要吐出来让我重做。”
  穆勒叫了起来,“一毫米?连机器都刨不出来,你就吹吧。”
  秦黎将生姜放在砧板上,切姜也有巧门,顺着节纹横线先切成片,然后顺着纤维生长的方向再切成丝。不过,不管怎么切,都是熟能生巧的技术活。
  秦黎一边切,一边淡定地道,“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吃饭只用筷子和勺,没有刀和叉。不管是肉还是配菜都切成适当的大小,一筷子一口,如果上桌的菜还让客人拿刀去切,这不仅失礼、失风度,对一名厨师来说,更是失水准。而且,刀功直接决定一个厨师的烧菜水平,我在学菜入门之前,至少苦练了一年。”
  秦黎拿刀往下一扫,将切好的姜丝抄起来,见她伸手过来,施罗德太太下意识地去接。她低头一看,不由难掩心中的诧异,这切出来的姜丝真的不超过一毫米。
  老穆勒发声道,“拿过来我看看。”
  施罗德太太立即走过去,把姜丝递给老穆勒。老穆勒低头一看,姜丝厚薄均匀,一丝丝清爽干净,毫不拖泥带水。
  东方人喜欢用姜,姜纹理多,内含纤维,比蒜和葱都要难切。他做大厨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有人把姜切得这么服帖。
  就在他怔忡之际,又听秦黎道,“切姜丝和切土豆黄瓜都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中国人刀功的最高境界,是把嫩豆腐切成头发丝。”
  豆腐是东方来的,很多德国人都没吃过,也不知道长什么样子。
  秦黎说也说不清楚,直接剪开包装,从盒子里倒出一块嫩豆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