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锦麟卫密报,说大皇子在渝州和湖州交界处发现了一处银矿,并联合当地的富商一起私挖银矿,私自招兵买马,有谋反之心。”
  “那为什么朝廷不派兵清剿,反而把你给派来了?”姚燕语也扭头瞪着云瑶,低声质问。
  云瑶轻笑:“我?我是来陪你游山玩水的么。”
  “郡主……”姚燕语苦笑,“虽然我不知兵事,但我刚刚听你说,银矿是在湖州和渝州的交界处?说白了也就是这一片吧?”
  “离这里还远着呢。”云瑶挥手往东边一指:“二百里以外。湖州,渝州,潜州三洲交界处,那里地形复杂,至少有四个以上的少数民族交错而居,父王提起那个地方来都头疼啊。”
  “别告诉我诚王爷把你给派来是为了把大皇子给压回去治罪的。”姚燕语听了这话,心里更加不满,这么危险你爹还叫你来?你后爹生的吧?
  云瑶看姚燕语的眼神,低声哼道:“你还别不知好歹,我不过是为了你才跟我父王闹翻了脸来这里的。”
  “什么?!”姚燕语这下更懵了。
  “跟你说不明白。”云瑶说着,挥手抽烂了两棵禾苗,转身走开。
  这人神经错乱了吧?为了我跟诚王爷闹翻陪我来?我有那么大的魅力么?姚燕语初时想不通,但不过转念之间便似乎想明白了。一时间心里又添了几分不痛快,却更多的是无奈。
  卫章有一句话是说对了,不管怎样,有云瑶跟了来,诚王爷会把锦麟卫最精锐的部分挑出来一路跟随。而且会时刻关注这边的动静,她的安全也多了一层保障。
  只是,这一次若两个人都无事还好,若有事,又让自己情何以堪?
  多了一重心事,让姚燕语在面对张恪礼和唐汝町的时候少了许多耐心,在他们两个指指点点,一再夸耀这块地很好,这块地不错,不买这块地真是一大损失的时候,姚燕语冷声打断:“你们欺负了多少百姓才把这一带几百亩良田都霸占了来的?说实话,我或许还可放你们一马,否则凭着我辅国夫人和郡主二人的力量,杀个把刁民,把你个七品县令送进大牢里去,是易如反掌。”
  原本还在夸夸其谈的张恪礼顿时如遭雷击,傻傻的站在那里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唐汝町还想狡辩,却被许侍阳拔出来的长剑一指,也吓得直接跪在地上:“夫人明鉴,下官对此事并不知情,是张家老族长说双方愿买愿卖,签订了文契……”
  “闭嘴!”姚燕语上前一步冷声喝道:“张恪礼,张氏一族老族长之三孙,你们为了把这一片六百二十亩良田纳为己有,所以许给湖州知县唐汝町二百亩,另许他向送老院令灵柩的钦差美言,纵然不能助他高升,也能帮他顺利通过明年吏部的考评。”
  姚燕语说着,又转向唐汝町:“因为你唐汝町原本是前宰相丰宗邺的门生,一向靠着丰家的关系才能稳坐湖州县令之职,如今丰家倒了,你怕丢官,而恰好你们又打听好了我的父亲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跟吏部尚书封绍平封大人是亲戚。所以才想走我的门路,想合起伙来把我这个不知庶务,不辨是非的妇道人家哄开心了,好保住你这位县太爷的官位,对不对?”
  ------题外话------
  亲爱滴们,月票啊月票!为毛亲们就是捂着口袋不给捏?
  大珠珠好心焦滴说,人家都更这么多了,你们还捂着月票不给!呜呜……不带这么虐人家的…。
  ☆、第十五章 对策 万更求票!
  面对辅国夫人的质问,跪在地上的唐汝町顿时满头冒汗,心想这女人也太妖孽了,才来了一天的功夫怎么就能把这些事情查的这么明白!
  姚燕语冷眼看着唐汝町苍白的脸色和紧闭的嘴唇,知道他还在做最后的挣扎,于是冷笑道:“你可以不信我的话,不过这会儿你们知府大人恐怕已经到了你的县衙。我一个妇道人家果然是不问庶务的,不过你们知府应该不是好糊弄的吧?”
  唐汝町顿时汗出如浆,忙磕头道:“此事是下官失察,还请夫人看在成公葬礼事宜,宽限则个,等成公的丧礼过去之后,下官一定给夫人一个交代。”
  姚燕语冷笑道:“我一个妇道人家要什么交代?你只问问你的良心对不对得起你头顶上的乌纱帽,也就罢了。哦,对了,还有你们湖广布政使司的顾允桐大人,顾大人昔年在京城为官的时候受过我师傅他老人家的恩惠,如今听说老院令不幸逝世,会特地赶来祭拜的。”
  湖州县隶属汉阳府,汉阳知府谭伯年是太史令梁思阡的亲戚,算起来跟丰家也是千丝万缕的联系,若不然这位唐汝町也不可能稳坐富甲一方的湖州县令六年之久。
  若说开始姚燕语提到汉阳知府时唐汝町心里怀着几分侥幸的话,一听到湖广布政使司的顾允桐,唐汝町的一颗心立刻坠入冰窖里去。
  这位顾大人可是出了名的铁手腕,据说这位顾大人祖上也是个富户,但后来因为父辈不善经营,家里的数百亩良田渐渐地被旁边的土豪劣绅和官府勾结,一点一点的给挤兑了去。等这位顾大人成年时,家里已经一贫如洗了。若不是他命好从科举中脱颖而出,恐怕混得最好也只是个乡里乡间的教书先生。
  科举高中之后他一步步稳扎稳打凭着一腔热血入翰林院,再放出来历练,几经波折,才坐到今天布政司的位置,成为皇上的肱骨之臣。
  所以这位顾大人生平最痛恨的就是土豪劣绅勾结官府侵占百姓的良田,而且痛恨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据说他发达之后,他顾氏宗族里一个子侄辈的家伙仗着他的势力在老家也干了一次这样的事儿,被顾大人知道了,直接把这为非作歹的侄子绑到跟前,一顿家法招呼去了半条命,又丢给了官府,并知会相关的官员:务必秉公执法,不得徇私,否则老夫便上书参你收受贿赂鱼肉百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