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201节(3 / 4)
方长旁边又有两人坐下,各自要了酒。
虽然看起来互相不认识,但等待掌柜温酒的空隙里,面前的两人简单聊了几句,很快便互相攀谈起来。
“你们那里今年年景如何?”问话人说道,听起来像在咨询另外一处大岛上的酒客。
“太平无事。”
“好!”问话人忽然猛地一拍桌子,将周围好几人都吓了一跳,接着他夸赞道:“太平无事,可不就是顶好的年景么?大家说是吧。”
虽然有些咋呼,但是大家还是比较相信此言,纷纷点头不之。
掌柜的端着几个酒碗走过来,凭借记忆力,给方长分了一碗,又向其他人逐个分配了托盘里面的碗,无一错漏。
“唔,好酒。”
方长夸赞道,至少对愿意坐在这个棚子里面的人来说,这里的酒不错。这种酒力度够、不掺水,虽然有点浑浊,真真切切是烈酒的味道,无关乎此处最受渔夫们欢迎。
掌柜的又端了两叠小菜上来,却是一盘炒黄豆和一碟盐菜,盐菜腌制的时间很短,咸味不高,但是清脆爽口。方长将盘子向前推了推,示意桌上另外两人一起,他们也不推辞,简单道了谢便一起挟豆子嚼。
------------
第344章 【怪病和海盗事】
刚刚问人年景的那位,端起自己的酒碗,小小地嘶溜喝了口,而后使劲抿了抿嘴唇,尽力让味蕾抓拢每一丝酒味。看这幅馋且小心翼翼地模样,就是个喜好这口的人。
只听他朝方长和桌上另外那个褐色衣衫的人,亮着大嗓门说道:
“年景好是好事儿啊,听说中原现在可不太平,那种情况下,就算收成再好,也称不上是好年景。年景不好,自然活的艰难、活的困苦,即使中原是个咱们想象不到的神仙地儿,但不太平的年月,也不会很舒服。”
方长旁边的另外一人点点头,不无担忧地说道:
“就怕中原的情况蔓延过来,东海虽然广阔,但终究太过羸弱,而且与中原同属天下,本就为一体。”
“那又如何?只能过一天算一天喽。”大嗓门的人倒是有些豁达,于是三人大笑,端起酒碗叮地轻轻一碰,各自喝了一大口,而后拿起筷子夹菜,压一压嘴里火烈烈的酒气。
“老哥是哪里人?”
发话的乃是褐色衣衫的人,他和另一边大嗓门的人都是渔民,此番乃是出了货在这里喝些酒歇脚。他们都不是这座岛上的人,但是会来这里卖货,因为这座岛繁荣、人多,能够卖上价钱。
而且换了钱之后,还能方便的换成自己家里需要的各种物资,诸如油盐酱醋、针线布匹、绷子顶针、锅碗瓢盆,甚至笤帚和簸箕。他们往往还要给邻居带一份,回去他们会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
毕竟岛屿之间,虽然有四处巡游的杂货商人,但总归是成本会高上一点,稍贵。东海生存环境稍显恶劣,这种情况下的百姓,会更加节省,能省一点儿就是一点儿。
大嗓门的人虚抬了下碗,抿了口才回答:“我是黑礁岛的人。”
“噢,老哥是黑礁岛的?”褐色衣衫的渔夫说道,“你们岛上最近办的事儿很出名啊,称得上是义岛,且收下我这一分敬意。”话毕他端碗敬酒,而后自己喝了一大口。
听到这里,方长有些好奇,他开口问道:“不知道黑礁岛上发生了何事?”
褐色衣衫的渔夫扭头看着方长,问道:“这位老兄是来自别处的?竟然连最近这么轰动的事儿都不知道。”
方长笑道:“我来自中原,这是第一次到东海。”
“噢怪不得,不过老兄第一次来就进入这么深,也是够胆大。”解除了疑惑,褐色衣衫的渔民收回目光,半是给方长解释,半是重复黑礁岛上发生的事情:“约莫大半年前,黑礁岛忽然有几个居民得了怪病,他们病得很重眼看就要死了,家里人都准备放弃。”
“这时候,岛上人一合计,干脆募捐了一大笔钱粮,从外面请来大夫医治,于是活下来一大半。老实说,这种事儿在东海的岛屿上,罕见的很,所以事情传开之后,听到的人无不交口称赞。”
方长点点头,赞道:“确实不错。” ↑返回顶部↑
虽然看起来互相不认识,但等待掌柜温酒的空隙里,面前的两人简单聊了几句,很快便互相攀谈起来。
“你们那里今年年景如何?”问话人说道,听起来像在咨询另外一处大岛上的酒客。
“太平无事。”
“好!”问话人忽然猛地一拍桌子,将周围好几人都吓了一跳,接着他夸赞道:“太平无事,可不就是顶好的年景么?大家说是吧。”
虽然有些咋呼,但是大家还是比较相信此言,纷纷点头不之。
掌柜的端着几个酒碗走过来,凭借记忆力,给方长分了一碗,又向其他人逐个分配了托盘里面的碗,无一错漏。
“唔,好酒。”
方长夸赞道,至少对愿意坐在这个棚子里面的人来说,这里的酒不错。这种酒力度够、不掺水,虽然有点浑浊,真真切切是烈酒的味道,无关乎此处最受渔夫们欢迎。
掌柜的又端了两叠小菜上来,却是一盘炒黄豆和一碟盐菜,盐菜腌制的时间很短,咸味不高,但是清脆爽口。方长将盘子向前推了推,示意桌上另外两人一起,他们也不推辞,简单道了谢便一起挟豆子嚼。
------------
第344章 【怪病和海盗事】
刚刚问人年景的那位,端起自己的酒碗,小小地嘶溜喝了口,而后使劲抿了抿嘴唇,尽力让味蕾抓拢每一丝酒味。看这幅馋且小心翼翼地模样,就是个喜好这口的人。
只听他朝方长和桌上另外那个褐色衣衫的人,亮着大嗓门说道:
“年景好是好事儿啊,听说中原现在可不太平,那种情况下,就算收成再好,也称不上是好年景。年景不好,自然活的艰难、活的困苦,即使中原是个咱们想象不到的神仙地儿,但不太平的年月,也不会很舒服。”
方长旁边的另外一人点点头,不无担忧地说道:
“就怕中原的情况蔓延过来,东海虽然广阔,但终究太过羸弱,而且与中原同属天下,本就为一体。”
“那又如何?只能过一天算一天喽。”大嗓门的人倒是有些豁达,于是三人大笑,端起酒碗叮地轻轻一碰,各自喝了一大口,而后拿起筷子夹菜,压一压嘴里火烈烈的酒气。
“老哥是哪里人?”
发话的乃是褐色衣衫的人,他和另一边大嗓门的人都是渔民,此番乃是出了货在这里喝些酒歇脚。他们都不是这座岛上的人,但是会来这里卖货,因为这座岛繁荣、人多,能够卖上价钱。
而且换了钱之后,还能方便的换成自己家里需要的各种物资,诸如油盐酱醋、针线布匹、绷子顶针、锅碗瓢盆,甚至笤帚和簸箕。他们往往还要给邻居带一份,回去他们会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
毕竟岛屿之间,虽然有四处巡游的杂货商人,但总归是成本会高上一点,稍贵。东海生存环境稍显恶劣,这种情况下的百姓,会更加节省,能省一点儿就是一点儿。
大嗓门的人虚抬了下碗,抿了口才回答:“我是黑礁岛的人。”
“噢,老哥是黑礁岛的?”褐色衣衫的渔夫说道,“你们岛上最近办的事儿很出名啊,称得上是义岛,且收下我这一分敬意。”话毕他端碗敬酒,而后自己喝了一大口。
听到这里,方长有些好奇,他开口问道:“不知道黑礁岛上发生了何事?”
褐色衣衫的渔夫扭头看着方长,问道:“这位老兄是来自别处的?竟然连最近这么轰动的事儿都不知道。”
方长笑道:“我来自中原,这是第一次到东海。”
“噢怪不得,不过老兄第一次来就进入这么深,也是够胆大。”解除了疑惑,褐色衣衫的渔民收回目光,半是给方长解释,半是重复黑礁岛上发生的事情:“约莫大半年前,黑礁岛忽然有几个居民得了怪病,他们病得很重眼看就要死了,家里人都准备放弃。”
“这时候,岛上人一合计,干脆募捐了一大笔钱粮,从外面请来大夫医治,于是活下来一大半。老实说,这种事儿在东海的岛屿上,罕见的很,所以事情传开之后,听到的人无不交口称赞。”
方长点点头,赞道:“确实不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