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刀芒拳风吞吐不定,黑光如同一条游龙,在狂风中闪烁变化。每当空气中的热度上升,黑光一掠而过,又把温度降了下来,令修罗战场重回清凉世界。但不知不觉间,游龙开始支离破碎,从起始的霸道刀势,变为无数纷纷扬扬,犹如雪片的黑色光影。
  到了这个时候,夜刀挥出的轨迹仍清晰可见,没有脱离旁观者的视线。他们确确实实地看到,万千漆黑精芒当空闪动,每闪一下,就和真正的飞雪联为一体,好像是闪耀着黑光的异样雪花,杂在风雪中扑向毕玄。它们明明是黑色,给人的感觉却和飞雪一般无二,完全辨认不出差异。
  这是另外一种错觉,不如之前那样庞大,但更为细致微妙。旁观者尚觉眼花缭乱,毕玄更是冷哼一声,发觉对手的刀气骤然含蓄起来,仿佛藏身于片片雪花之间,借着风雪威力,向他发动无孔不入的攻击。
  他眼前身畔,尽是严冬之中,寒风呼啸而过的猎猎声音,向上一望时,才发觉云还是那样,雪还是那样,并无暴风雪的前兆。
  今日风力本就不大,何来“风雪威力”之说。他所感应到的所有幻象,均出自夜刀本身。
  他眼里同样只有刀,没有人。夜刀施展出邪异招式,瞬间劈散流风,更改环境,刀势却十分自然流畅,完全没有突兀之感。他心中微微一动,想起中土诸教中有“天人交感”、“天人合一”的说法,表面与武道无涉,其实已经形容出了武学的最高境界。
  他以奇功模拟影响战场的劲气流动,自身则高高在上,犹如丽日当空,用这不可一世的姿态,睥睨芸芸众生。可惜,天空降下雨雪时,日光再猛烈,也无法蒸干它们。苏夜别出心裁,用刀招创出虚拟的雪境,反被动为主动。刀气看似零落四方,各行其是,实则中间自有联系,像拳风裹住她一样,反过去裹住了毕玄。
  拳风暴烈,刀风却是宁静冰冷的。风雪再大,也不会让人感到焦躁灼热,只以无处不在的寒气,渐渐冻僵雪中的人。
  毕玄双臂抬起,成十字交叉于胸前,似在保护腰腹要害。与此同时,他再一次旋转起来,风暴凭空而生,以他交错的双臂为中心,向前方极力攻袭。
  第二百四十七章
  劲风凛冽,弥漫全场。风中仍带着热度, 卷出一个干涸炎热的气场。气场里面, 毫无生命存在的痕迹, 如同一堆堆连绵起伏的沙丘。一个人必须要有惊人的意志体能,才能在这里生存下去。
  风在, 空气也在,并未被毕玄抽干。但这一区域内的生气,却于瞬间荡然无存。天上地下, 只剩毕玄神魔般的身影, 山丘似的挺立着, 成为敌人眼中最后一幕噩梦。
  荒漠出现之时,飘雪亦长洒不休, 形成极为奇异的矛盾感。漫天刀光如同轻烟, 被劲风撕成一缕一缕, 但绝非由劲风掌控。那精光如此耀眼, 几乎变成了白光,看不出是由夜刀而生, 只能看出刀劲提升到顶点, 甚至能掩盖刀身原有的色泽光彩。
  正因如此, 刀势仿佛雪势, 半空琼花万点, 似真似幻,降至无边无际的大沙漠中,既似随风飘扬, 又像借着风力,将雪絮播散到气场的边际角落。不过一转眼工夫,雪花竟然无处不在。
  无论毕玄还是苏夜,都很难连续感应身外环境。毕玄眼前所见,是飘洒飞扬的大雪,耀目生花。苏夜看到的,自然是烈日下的沙漠。他们周天三十六转走至最低处,幻觉会强烈一些。内劲自丹田汹涌而出,遍及全身时,幻觉就自然而然退散而去,重新现出寂静庭园,以及旁边观战的五个看客。
  寇仲终于松了口气,心想自己预测的还是没错。尽管交手双方千变万化,仍要暗合天人之理,即便他们本人没这意思,也会在招式中不知不觉表现出来。
  或者苏夜只想将刀劲分散,破坏稳定而暴烈的炎阳气场,找出毕玄攻势中最弱之处。但她按照这个思路,挥出夜刀的时候,就变成天降大雪一样的美景。
  鲁妙子传授他兄弟两人,关于“遁去的一”的奥秘,又在他脑中回荡不休。
  长风拂卷流荡,已有脱离毕玄控制的趋势,屡屡流出炎阳气场之外。空地附近种有两三棵松柏,足有一人怀抱粗细,一碰逃逸出的劲风,立即嗡嗡震颤,震的树上积雪簌簌掉落,飘舞在树根附近的地面上。
  由此可见,苏夜选择空地作为决战场所,确实有先见之明。倘若两人在树林中交手,只怕到了现在,那些古松老树已经一株不剩,全部变成刀下之鬼。
  积雪飘荡一阵,便重归平静,树干亦不再摇晃,刀势却愈发猛烈。场中,两道身影由模糊变清晰,连续碰撞三招,又从清晰变为模糊,以惊人的高速奔驰游移。
  刀光快到掩盖住了刀锋,彻底与真正的飘雪联为一体。徐子陵方才凝神去看,还能清楚地看到他们如何变招,气劲落往何处,这时只觉眼花缭乱,辨不清哪里是飞雪,哪里是夜刀刀尖。它明明在半空飘飞不定,慢悠悠地落往大地,却每每在千钧一发间,阻住毕玄行云流水的攻击。
  毕玄只是一个人,为何有着掌控天地威能的本事?夜刀只是一把刀,为何能够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全然不同的地点,仿佛千万把短刀齐齐闪耀?
  快和慢好像失去了意义,眼睛与大脑也不能很好地调和起来。寇仲看的眉头紧皱,徐子陵亦不能免俗,在心中暗想如何复制这种应对方法。直到这一刻,他才亲眼看见了他们两人的差距,既然连看都无法看清,又怎能学习这些招式中蕴藏的真谛?
  他们唯一能确定的是,雪色琼光闪耀全场时,攻守之势亦在逆转。毕玄出招节奏仿若音乐,之前韵律雄浑柔和,不疾不徐,仿佛万事都在他掌握之中,此时越来越快,少了一点大巧若拙的味道。也不知道在哪一点上,他的节奏出了差错,以致迟迟不能抢回主动。
  灼热风暴翻滚不休,扑向哪一处,那地方的雪光便倏然而没,似乎无法承受毕玄拳上的恐怖力量。但是,毕玄终究无法提升整个炎阳气场,彻底压下刀势。一处刀光悄然消失,另一处却如玉龙从天而降,猛地爆成千万点洁白的雪花,不停削弱着炎阳真气。
  毕玄有一甲子的功力,苏夜和他差不多。苏夜修炼先天功,与长生真气相似,让她占了续战和疗伤的便宜。在修为相仿的基础上,她由盛转衰的周期比毕玄稍长,受伤后,在出手时调整伤势的能力也略胜一些。
  两人至此都没受伤,体现不出疗伤能力差异。只不过,当他们攻势均至巅峰时,苏夜延续的时间要多上两三秒钟。
  双龙外加跋锋寒,都看不出毕玄出手为何渐渐偏向下风,他本人却心知肚明。幸好苏夜这么做,同样十分吃力。她要拟出风雪蔽天的效果,必须用尽全身本事,范围外扩一分一毫也是不能。毕玄纵然渐落下风,难以采取主动,也不可能像普通人似的傻站在风雪面前,不知刀光从何而来。
  他们速度太快,看不清脸色神情。单从出招上看,两人心情都如镜平湖面,没有半点波纹,更谈不上起伏不定。场中情景奇幻多变,似乎能够胜过大自然创造出的境地,却有一股梦魇般的可怕意味,使人在赞叹之余,又觉得自己最好一辈子别踏进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