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走出大杂院 第13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任竞年:“嗯,现在我们享受到的,是过去的我们想都没想过的。”
  车上人不多,他们又是后排,所以顾舜华也就放松地靠在任竞年肩膀上,感受着他宽厚的力道,她忍不住叹道:“你啊,变着法儿故意诳我出来,让我放松放松心境。”
  任竞年抬起胳膊,微拢住她,笑问:“那你放松了吗?”
  顾舜华便笑了。
  靠在他怀里,看着窗外苍茫群山,公交车在前行,那远处的山仿佛也在跟着走,就这么缓慢地一起前行。
  她笑道:“好像是放松了,说实话,看看远处,看看山,看看农田,心境是比较开阔,总比一天到晚窝咱们那大杂院强。”
  任竞年:“你现在该研究的也都研究了,再研究下去,反而更紧张了,我当时高考前就是,还不如彻底放松下,剩下的听天由命吧。”
  顾舜华便想起任竞年的高考来:“你当时压力也挺大的吧?”
  作者有话要说:  桃花泛是1983年烹饪大赛上康乐餐馆女厨师常静的经典之作。
  本章关于桃花泛的内容参考了崔岱远在12年8月21日发表在新京报的文章《有声有色桃花泛》
  然后,其实本章的重点是那荒凉的人大西门和他们遥遥望着的巴沟村。
  巴沟村距离人大西门应该是一公里多,那个时候还是村儿,乡下地儿,不过现在,大名鼎鼎的中关村三小学区房就在那里,万柳的学区房更是节节攀升一度成了风向标。
  我在十几年前曾经住过万柳,天天走路经过巴沟村,不过我所知道的巴沟村和现在又不是一个概念了,那地方日新月异,我现在去了应该已经不认识了。
  我有个朋友是1998年人大国民经济系的(只有懂的人才知道,这个系当年是有多牛,对口什么单位……那专业比清北的分数肯定是不低的),她说“当初西门都是野草!”
  第79章 青年厨师烹饪鉴赏会
  任竞年:“当然有压力,但是也有自信,当时觉得自己应该可以。”
  顾舜华:“我现在不知道我能不能行,其实我并不是太在乎,我觉得我做到今天的地步,已经很对得起自己了,只是我害怕辜负大家的期望。”
  她叹了声:“其实我知道,就算没什么好成绩,大家也不会怪我,但现在大家伙都对我那么好,给了我各种便利,万一做不好,终究是有些愧疚吧。”
  任竞年:“其实你自己都想得挺明白了,大家也未必就一定要求你怎么样,尽你所能就是了,毕竟这次的烹饪大赛,全国各地的青年优秀厨师几乎齐聚一堂,很多都是从小浸淫在厨艺上,练的是童子功,我们半路出家的怎么比?只要我们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就足够了。”
  顾舜华:“对,真得没法比,很多人太优秀了,我不知道具体哪些人来,但是光听总经理说起各省后勤准备食材炊具的架势,人家那都是专车专人送食材,这种重视程度,厨师肯定都有来头,不说别的,就北京的这几个,丰泽园的,全聚德,友谊宾馆的,还有东华饭店的,都是手底下实打实的功夫,我在人家跟前,根本不够瞧的。”
  任竞年握着她的手:“你准备的那几道菜,也都是特色菜,味道做得地道,没准评委就喜欢呢。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放在烹饪上,有人好这口,有人好那口,谁知道谁呢,只要你把那几道菜发挥好了,让大家欣赏到那几道菜品的美好,这就足够了。”
  顾舜华靠在任竞年身上,厚实的呢子大衣里有一种属于阳光的醇厚气息,让她感到温暖和踏实。
  她低声说:“嗯,我明白,其实现在出来走走,看看外面的风景,呼吸下新鲜空气,我已经开始觉得,我在意的那些,根本不重要,我不用管别人,只需要专注自己的菜就是了,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任竞年摸了摸她的脑袋:“更重要的是你已经要走进人民大会堂了。”
  顾舜华便忍不住笑了,她想起来那本书里关于任竞年后来的事,虽然许多事对不上号,但有些,她知道,那本书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她便随口问道:“你最近学业怎么样?为了照顾我的事,是不是挺耽误的?”
  任竞年拢紧了胳膊,将她抱住:“那倒是没有,我之前下的功夫大,基础好,严教授给我的一些书,我都已经看过了。”
  顾舜华:“是吗?那现在怎么样了?”
  任竞年:“这些年国外一直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中国的计算技术比起国外还是落后一大截,目前我们的高性能计算机也就是刚刚进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前几天严教授提起来,说是中科院计算所有一个项目组要研制高速数据处理机,严教授对这个项目很有兴趣,想加强合作交流,如果去的话,到时候估计会带着我们计算研究组的几个学生一起去,倒是能长一些见识。”
  他继续道:“而且我听说,这次的研究项目是专注在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的领域,如果这样过的话,我倒是能发挥一下长处,我们之前矿上曾经做过勘探相关的工作,在中石油管道局那半年,其实也是在做这方面的,至少比一般人了解实际的业务需求,和石油部门的同志合作起来,也更能沟通交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