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弱真千金只想保命[玄学] 第223节(2 / 4)
顾音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校服鬼似乎不太愿意去回忆死前的事情,但还是稳了稳情绪,才解释:“我在他的课堂上,我和他吵了几句后,当着他的面从窗户跳了下去。”
第121章 不称职的是谁(二)
校服鬼的本名叫冯佳杰。
死之前还差几天才到十八岁,当时他是复读生,就读于位于北方乌兴市的玉秀中学。
玉秀中学是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学神遍地走,学霸多如狗,可以说从上到下,所有人都处在一种紧绷的学习状态。
冯佳杰是高考失利后,父母各种赔笑,走了很多关系才把他加塞到这所学校复读一年的。
从小到大,冯佳杰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周围人的榜样,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小学的时候在老师的建议下跳过级,因为他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高,赚的都是辛苦钱,所以两人都对冯佳杰寄予厚望。
也正因为如此,夫妻二人在孩子的管教方面极为的严苛,除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什么都不准他做,不然就是玩物丧志,就是他对不起父母辛苦的供养。
哪怕冯佳杰的成绩排名只产生了小幅度的波动,他们也无法接受,甚至为此制定了相关的惩罚制度,来管教“不好好学习”的儿子。
在这种高压环境下逐渐长大的冯佳杰,起初身上并未出现端倪,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异的状态,可是即便这样,他的父母依旧不满意,为了不让儿子骄傲自满,他们从来都不会夸奖他,只会变本加厉的打压。
每次亲戚朋友聚会的时候,大家当面夸冯佳杰成绩优异,父母有福气的时候,冯爸冯妈开口的第一句话不是赞同,而是毫无顾忌的贬低自己的孩子。
在冯佳杰的记忆中,他似乎从来都没有得到过父母的夸奖,不管他多拼尽全力的去做到最好,父母说给他的第一句话永远都带有打压意味,不许他为任何一次成功感到洋洋得意。
仿佛他所做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侥幸,是运气好,而不是凭借他本事得来的,是父母辛辛苦苦帮他打造出来的,他所有的努力在父母的“教育成果”面前都不值一提。
在看似风平浪静的家庭环境中,冯佳杰很顺利从初中毕业,上了高中,当时他上的是一所私立学校,因为中考成绩优异,校方开出了高价和一系列优待条件,就为了让冯佳杰这个中考状元到他们学校读书,增加他们学校的名气。
因为冯家的家庭条件一般,校长又给冯爸冯妈画了很多大饼,保证能让冯佳杰享受学校最好的学习资源,所以夫妻两人不顾冯佳杰的意愿,让他去读了这所学校。
长期被父母打压的冯佳杰即便再不情愿,也不敢提出反抗,只能顺从父母所有的要求,乖乖去了这所学校上课。
这所学校是他们当地还算出名的私立学校了。
不是因为教学质量出名,而是学生够能惹事出名,一开始这位校长是想打造高品质的贵族学校,可惜他招到的学生有钱归有钱,却一个比一个能惹事,学习成绩也是参差不齐,背后的家长也很多事。
一来二去,坏名声就传出去了,正常的家长自然不会让自家孩子报考这么一个不靠谱的学校,自毁前程。
为了挽救名声,校长就决定花高价从各个学校挖好学生,不仅可以用来当做招生的门面,也能带动其他学生一起学习。
所以这才盯上了冯佳杰这个中考状元。
因为校长是铁了心想要实行改革,把学校打造成有质有量的私立高中,所以从冯佳杰那届开始,学校正式实行了强制住宿制,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末学生才能回家,其余所有的生活时间都是在学校进行。
期间学生不能带任何电子产品入内影响学习,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循学校的管理制度,不然记过,记三次过就退学处理。
冯佳杰的噩梦也就是从上高中的时候开始,作为校方特意挖过来的“宝贝疙瘩”,他不断出现在各位老师的嘴中,目的是想激励那些不好好学习的富家子弟,但很可惜,这种行为只引起了反效果。
让冯佳杰备受关注的同时,也成功被厌烦他的同学们孤立了,虽然并没有发展到肢体上的欺负,但少不了言语上的讥讽侮辱,和大家抱团式的冷漠对待,这些行为足以让敏l感的他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一开始冯佳杰还会和老师说明这些情况,虽然老师并没有选择漠视,但也因为他“不正确”的帮助,也让大家对他的欺负更加变本加厉,导致他渐渐变得愈发沉默起来。
冯佳杰完全不敢和父母说自己在学校的情况,因为他知道即便说了,父母也只会轻描淡写的丢过来一句“你去学校又不是交朋友的,好好学习才是正事”,“我们供你上学已经够累了,这种小事难道还要让我们帮你解决吗?”“只要你行的端做得正,还怕被人欺负?”
这些诸如此类的话,冯佳杰已经听了不止一次,光是在脑子里想想就让他无比的窒息,所以他哪里敢去找父母叫屈诉苦。
渐渐的,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压力中,冯佳杰的成绩逐渐下滑,老师们的指责,同学们幸灾乐祸的讥笑嘲讽,父母的谩骂和哭诉,让他苦不堪言,压力重重。 ↑返回顶部↑
校服鬼似乎不太愿意去回忆死前的事情,但还是稳了稳情绪,才解释:“我在他的课堂上,我和他吵了几句后,当着他的面从窗户跳了下去。”
第121章 不称职的是谁(二)
校服鬼的本名叫冯佳杰。
死之前还差几天才到十八岁,当时他是复读生,就读于位于北方乌兴市的玉秀中学。
玉秀中学是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学神遍地走,学霸多如狗,可以说从上到下,所有人都处在一种紧绷的学习状态。
冯佳杰是高考失利后,父母各种赔笑,走了很多关系才把他加塞到这所学校复读一年的。
从小到大,冯佳杰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周围人的榜样,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小学的时候在老师的建议下跳过级,因为他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高,赚的都是辛苦钱,所以两人都对冯佳杰寄予厚望。
也正因为如此,夫妻二人在孩子的管教方面极为的严苛,除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什么都不准他做,不然就是玩物丧志,就是他对不起父母辛苦的供养。
哪怕冯佳杰的成绩排名只产生了小幅度的波动,他们也无法接受,甚至为此制定了相关的惩罚制度,来管教“不好好学习”的儿子。
在这种高压环境下逐渐长大的冯佳杰,起初身上并未出现端倪,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异的状态,可是即便这样,他的父母依旧不满意,为了不让儿子骄傲自满,他们从来都不会夸奖他,只会变本加厉的打压。
每次亲戚朋友聚会的时候,大家当面夸冯佳杰成绩优异,父母有福气的时候,冯爸冯妈开口的第一句话不是赞同,而是毫无顾忌的贬低自己的孩子。
在冯佳杰的记忆中,他似乎从来都没有得到过父母的夸奖,不管他多拼尽全力的去做到最好,父母说给他的第一句话永远都带有打压意味,不许他为任何一次成功感到洋洋得意。
仿佛他所做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侥幸,是运气好,而不是凭借他本事得来的,是父母辛辛苦苦帮他打造出来的,他所有的努力在父母的“教育成果”面前都不值一提。
在看似风平浪静的家庭环境中,冯佳杰很顺利从初中毕业,上了高中,当时他上的是一所私立学校,因为中考成绩优异,校方开出了高价和一系列优待条件,就为了让冯佳杰这个中考状元到他们学校读书,增加他们学校的名气。
因为冯家的家庭条件一般,校长又给冯爸冯妈画了很多大饼,保证能让冯佳杰享受学校最好的学习资源,所以夫妻两人不顾冯佳杰的意愿,让他去读了这所学校。
长期被父母打压的冯佳杰即便再不情愿,也不敢提出反抗,只能顺从父母所有的要求,乖乖去了这所学校上课。
这所学校是他们当地还算出名的私立学校了。
不是因为教学质量出名,而是学生够能惹事出名,一开始这位校长是想打造高品质的贵族学校,可惜他招到的学生有钱归有钱,却一个比一个能惹事,学习成绩也是参差不齐,背后的家长也很多事。
一来二去,坏名声就传出去了,正常的家长自然不会让自家孩子报考这么一个不靠谱的学校,自毁前程。
为了挽救名声,校长就决定花高价从各个学校挖好学生,不仅可以用来当做招生的门面,也能带动其他学生一起学习。
所以这才盯上了冯佳杰这个中考状元。
因为校长是铁了心想要实行改革,把学校打造成有质有量的私立高中,所以从冯佳杰那届开始,学校正式实行了强制住宿制,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末学生才能回家,其余所有的生活时间都是在学校进行。
期间学生不能带任何电子产品入内影响学习,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循学校的管理制度,不然记过,记三次过就退学处理。
冯佳杰的噩梦也就是从上高中的时候开始,作为校方特意挖过来的“宝贝疙瘩”,他不断出现在各位老师的嘴中,目的是想激励那些不好好学习的富家子弟,但很可惜,这种行为只引起了反效果。
让冯佳杰备受关注的同时,也成功被厌烦他的同学们孤立了,虽然并没有发展到肢体上的欺负,但少不了言语上的讥讽侮辱,和大家抱团式的冷漠对待,这些行为足以让敏l感的他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一开始冯佳杰还会和老师说明这些情况,虽然老师并没有选择漠视,但也因为他“不正确”的帮助,也让大家对他的欺负更加变本加厉,导致他渐渐变得愈发沉默起来。
冯佳杰完全不敢和父母说自己在学校的情况,因为他知道即便说了,父母也只会轻描淡写的丢过来一句“你去学校又不是交朋友的,好好学习才是正事”,“我们供你上学已经够累了,这种小事难道还要让我们帮你解决吗?”“只要你行的端做得正,还怕被人欺负?”
这些诸如此类的话,冯佳杰已经听了不止一次,光是在脑子里想想就让他无比的窒息,所以他哪里敢去找父母叫屈诉苦。
渐渐的,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压力中,冯佳杰的成绩逐渐下滑,老师们的指责,同学们幸灾乐祸的讥笑嘲讽,父母的谩骂和哭诉,让他苦不堪言,压力重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