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2 / 4)
周昊再次睁开了眼,眼中虽仍有不甘,但那抹挫败却转瞬即逝,再找不到踪迹。
…………………………
大燕境内,周伯庸看着书童带回来的各路书信,抚须轻笑。
“不枉我这个方外人士又插手管了这么一档子事。”
徐公亦是笑的与有荣焉:“珍月与魏世子都是心系百姓疾苦之人,怎么会将你送去的法子藏私呢。”
周伯庸笑而不语,徐公则是沉吟片刻,想了想,又将那些书信都看了一遍,道:“是时候了,我们这些老家伙也该出山了。”
周伯庸闻言皱了皱眉:“这些破事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只想踏踏实实的在山里过些清静日子啊。”
“天下都不清净,你又何来清净?”
徐公笑道:“想清静,等天下安定之后再说吧。”
周伯庸虽然仍旧神情不满,但到底是没说什么,只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
魏祁与楚瑶将灭蝗的法子公布出去没多久,不知从哪里开始传出流言,说周国之所以大旱与蝗灾接连发生,是因为国主不明,为了一己之私妄生战乱。
这不由让人想到先前魏周两国发生的第一次冲突,据说是因为周王次子周妟擅自派人潜入魏国刺杀魏国世子及世子夫人,结果害的魏世子险些丧命。
而周王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仅不肯交出凶徒,甚至还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拒不承认此事,这才导致魏王大怒,对周国兴兵。
这样的传言绘声绘色有鼻子有眼的在周国各处传开,导致民众更加愤怒,都道若非周王袒护周二郎,周魏两国又如何会变成今日这般水火不容的地步。
但这到底是百姓私下的议论,且是受灾的地方议论的比较多,那些没有受到灾情影响的,最多私底下抱怨几句,并不敢多说什么。
魏国这边大家都以为这是魏祁与楚瑶的手笔,实际上并不是,他们也不知是谁传出了这样的流言。
“谁会做这种事呢?难道是父亲和母亲?”
楚瑶问魏祁。
魏祁摇头:“应该不是,若是他们他们会告诉咱们的。”
这又不是什么坏事,没必要隐瞒他们。
“那会是谁呢?”
楚瑶不解,魏祁亦是猜不出。
直到一个多月以后,天气在未曾消散的暑热中入秋,燕魏两国交界之处,突然传出徐公出山的消息,他们才知道,原来这是徐公所为。
因为徐公出山的同时,对外宣称天道有变,故多生灾祸,唯明主问世方可破。
言重虽未指明周国受旱灾蝗灾一事,却让人立刻联想到了这里。
而周国既然受了灾,那么所谓的明主自然不会是周王或周世子。
他们既然不是明主,那先前说此次周国受灾是因为国主不明的言论似乎也就更加可信。
百姓的议论声更加沸腾,除此之外,还加入了诸多读书人的声音。
楚瑶收到消息后又惊又喜:“师父出山了?” ↑返回顶部↑
…………………………
大燕境内,周伯庸看着书童带回来的各路书信,抚须轻笑。
“不枉我这个方外人士又插手管了这么一档子事。”
徐公亦是笑的与有荣焉:“珍月与魏世子都是心系百姓疾苦之人,怎么会将你送去的法子藏私呢。”
周伯庸笑而不语,徐公则是沉吟片刻,想了想,又将那些书信都看了一遍,道:“是时候了,我们这些老家伙也该出山了。”
周伯庸闻言皱了皱眉:“这些破事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只想踏踏实实的在山里过些清静日子啊。”
“天下都不清净,你又何来清净?”
徐公笑道:“想清静,等天下安定之后再说吧。”
周伯庸虽然仍旧神情不满,但到底是没说什么,只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
魏祁与楚瑶将灭蝗的法子公布出去没多久,不知从哪里开始传出流言,说周国之所以大旱与蝗灾接连发生,是因为国主不明,为了一己之私妄生战乱。
这不由让人想到先前魏周两国发生的第一次冲突,据说是因为周王次子周妟擅自派人潜入魏国刺杀魏国世子及世子夫人,结果害的魏世子险些丧命。
而周王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仅不肯交出凶徒,甚至还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拒不承认此事,这才导致魏王大怒,对周国兴兵。
这样的传言绘声绘色有鼻子有眼的在周国各处传开,导致民众更加愤怒,都道若非周王袒护周二郎,周魏两国又如何会变成今日这般水火不容的地步。
但这到底是百姓私下的议论,且是受灾的地方议论的比较多,那些没有受到灾情影响的,最多私底下抱怨几句,并不敢多说什么。
魏国这边大家都以为这是魏祁与楚瑶的手笔,实际上并不是,他们也不知是谁传出了这样的流言。
“谁会做这种事呢?难道是父亲和母亲?”
楚瑶问魏祁。
魏祁摇头:“应该不是,若是他们他们会告诉咱们的。”
这又不是什么坏事,没必要隐瞒他们。
“那会是谁呢?”
楚瑶不解,魏祁亦是猜不出。
直到一个多月以后,天气在未曾消散的暑热中入秋,燕魏两国交界之处,突然传出徐公出山的消息,他们才知道,原来这是徐公所为。
因为徐公出山的同时,对外宣称天道有变,故多生灾祸,唯明主问世方可破。
言重虽未指明周国受旱灾蝗灾一事,却让人立刻联想到了这里。
而周国既然受了灾,那么所谓的明主自然不会是周王或周世子。
他们既然不是明主,那先前说此次周国受灾是因为国主不明的言论似乎也就更加可信。
百姓的议论声更加沸腾,除此之外,还加入了诸多读书人的声音。
楚瑶收到消息后又惊又喜:“师父出山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