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3 / 4)
这一次团队里与他们关系较好的团员看到他们发布的图片和朋友圈之后, 便按耐不住心情,相互一联系就凑了十几个人过来。
老朋友来了许爸许妈当然是开心的, 周全这边见来的都是熟人,干脆就把人都安排在了二进, 那边的空房间还有不少。
这些大爷大妈来到民宿之后,很快就和于爸于妈相互熟悉了起来, 正好这两位爱好戏曲,于是大爷大妈们就在民宿的院子里亮起嗓来。
大爷大妈们咿咿呀呀,唱的还颇有腔调, 而且他们很守规矩, 只在上午或者下午唱一段时间,早晚不出声不扰人清梦。
古香古色的院子,年代感十足的家具摆设,在加上时不时的飘出的京腔楚韵,置身现在的宝家大院, 还真有种老日子的感觉。
于爸于妈、许爸许妈还有那些大爷大妈们据说还要在这边住上三、四天,周全继续在这边客串跑堂,同时在村子里面物色自己的接班人,宝二龙则是将杂货铺的生意托给父母,自己专心在这边当起了宝家民宿第一位‘职业’导游。
用宝二龙的话说,这边的收入一点不比他经营杂货铺差,一天上、下午加起来,二、三百没问题。
就算不是天天有活干也没关系,一周能有四、五天他就满足了。
剩下的时间算成休息好了,咱也是有双休日的人了。
宝二龙这边心满意足的当着导游,周全这里还要一边照顾自家的花棚还要抽出时间过来客串跑堂。
宝大厨这边专心经营民宿,回到小二层之后则继续钻研开发新的菜色,按照约定每个月把新菜的菜谱给公司那边传过去,顺便在查查帐。
日子就这么上了轨道,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了。
这一天村长带着一个四十几岁的男人来到了宝家民宿。
正在休息室休息的周全听到门口那边有声响,出门一看先是一愣,随即兴奋的说道:“阿文舅舅?真的是你,你回来了?”
陈有文闻言笑了笑,憨厚的脸上满是喜悦。
看看周全又望了望闻声出来的宝大厨,搔了搔后脑勺说道:“你们是阿全和阿焵?多少年没见你们都长大了,样子变得我都不太敢认。”
“阿文舅舅,你说是我变化大还是宝焵哥变化大?”
“要说变化肯定是阿焵大,毕竟我还是见过你上大学时候的样子。但我看着却还是感觉他眼熟,太像当年的师父了。”
这一位陈有文,说起来还是村长的隔房堂弟。
但他与宝家的关系确是非常亲近,是村子里面最早一批跟着宝爷爷学厨艺的人。
这位陈有文,当年遵守的是手艺人的老规矩,五年学艺三年效力。
那时尚且年少的他跟在宝爷爷的身边,吃老爷子的住老爷子的跟着老爷子学手艺,老爷子这边分文不要。
手艺学成之后,人又到老爷子当年开的饭店去给老爷子效力,一分工钱不拿的白干三年,这才叩头出徒。
和后头那些过来学厨的学生们相比,他虽然没有给老爷子端过茶,也没跪拜过祖师爷的牌位,但是他更像是老爷子的徒弟而不是学生。
即便是出徒之后到大城市去工作,这位也没有留在村里的宝爷爷。
每逢老爷子的寿辰和年节,总会有礼物从外面邮寄回来。
对于宝焵来说,这一位从小就住在家中的叔叔,是记忆中非常温暖的存在。
“阿文舅舅,大表舅,你们快进屋,我给你们泡茶去。”
屋子里面几个人坐在桌子前面喝着茶水,陈家大表舅握着茶杯说道:“你文叔从我这里知道你回来经营民宿,需要人手帮忙,二话不说就辞了奉天那边的工作,回来给你打下手了。”
正在给长辈倒茶的宝大厨闻言一愣,看起来十分惊讶,随即有些激动的说道:“叔,您这样帮我,让我如何承受的起。” ↑返回顶部↑
老朋友来了许爸许妈当然是开心的, 周全这边见来的都是熟人,干脆就把人都安排在了二进, 那边的空房间还有不少。
这些大爷大妈来到民宿之后,很快就和于爸于妈相互熟悉了起来, 正好这两位爱好戏曲,于是大爷大妈们就在民宿的院子里亮起嗓来。
大爷大妈们咿咿呀呀,唱的还颇有腔调, 而且他们很守规矩, 只在上午或者下午唱一段时间,早晚不出声不扰人清梦。
古香古色的院子,年代感十足的家具摆设,在加上时不时的飘出的京腔楚韵,置身现在的宝家大院, 还真有种老日子的感觉。
于爸于妈、许爸许妈还有那些大爷大妈们据说还要在这边住上三、四天,周全继续在这边客串跑堂,同时在村子里面物色自己的接班人,宝二龙则是将杂货铺的生意托给父母,自己专心在这边当起了宝家民宿第一位‘职业’导游。
用宝二龙的话说,这边的收入一点不比他经营杂货铺差,一天上、下午加起来,二、三百没问题。
就算不是天天有活干也没关系,一周能有四、五天他就满足了。
剩下的时间算成休息好了,咱也是有双休日的人了。
宝二龙这边心满意足的当着导游,周全这里还要一边照顾自家的花棚还要抽出时间过来客串跑堂。
宝大厨这边专心经营民宿,回到小二层之后则继续钻研开发新的菜色,按照约定每个月把新菜的菜谱给公司那边传过去,顺便在查查帐。
日子就这么上了轨道,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了。
这一天村长带着一个四十几岁的男人来到了宝家民宿。
正在休息室休息的周全听到门口那边有声响,出门一看先是一愣,随即兴奋的说道:“阿文舅舅?真的是你,你回来了?”
陈有文闻言笑了笑,憨厚的脸上满是喜悦。
看看周全又望了望闻声出来的宝大厨,搔了搔后脑勺说道:“你们是阿全和阿焵?多少年没见你们都长大了,样子变得我都不太敢认。”
“阿文舅舅,你说是我变化大还是宝焵哥变化大?”
“要说变化肯定是阿焵大,毕竟我还是见过你上大学时候的样子。但我看着却还是感觉他眼熟,太像当年的师父了。”
这一位陈有文,说起来还是村长的隔房堂弟。
但他与宝家的关系确是非常亲近,是村子里面最早一批跟着宝爷爷学厨艺的人。
这位陈有文,当年遵守的是手艺人的老规矩,五年学艺三年效力。
那时尚且年少的他跟在宝爷爷的身边,吃老爷子的住老爷子的跟着老爷子学手艺,老爷子这边分文不要。
手艺学成之后,人又到老爷子当年开的饭店去给老爷子效力,一分工钱不拿的白干三年,这才叩头出徒。
和后头那些过来学厨的学生们相比,他虽然没有给老爷子端过茶,也没跪拜过祖师爷的牌位,但是他更像是老爷子的徒弟而不是学生。
即便是出徒之后到大城市去工作,这位也没有留在村里的宝爷爷。
每逢老爷子的寿辰和年节,总会有礼物从外面邮寄回来。
对于宝焵来说,这一位从小就住在家中的叔叔,是记忆中非常温暖的存在。
“阿文舅舅,大表舅,你们快进屋,我给你们泡茶去。”
屋子里面几个人坐在桌子前面喝着茶水,陈家大表舅握着茶杯说道:“你文叔从我这里知道你回来经营民宿,需要人手帮忙,二话不说就辞了奉天那边的工作,回来给你打下手了。”
正在给长辈倒茶的宝大厨闻言一愣,看起来十分惊讶,随即有些激动的说道:“叔,您这样帮我,让我如何承受的起。” ↑返回顶部↑